分享

北京西顶娘娘庙、古麦钟桥遗址、原天主教神哲学院旧址……这些竟然都在世纪金源购物中心周边,这些年我只知道逛吃逛吃

 心尧九十八谈 2021-07-17

第231篇

【心尧爱北京】

世纪金源购物中心在北京海淀区,长春桥边的远大路这儿。自打非典前后开张,这么多年每次来这儿都是逛吃逛吃,欢天喜地。

从没注意过在金源周边,还留存着不少旧日的遗迹。它们矗立在光天化日下,却成为最被忽略的视而不见。

通常的规律是:你越关注什么,眼前就只会看到什么,其它一律选择性消失。

紧挨着金源购物中心的北边,就是西顶娘娘庙,是北京五顶八庙中的五顶之一。

西顶庙的旧址是明正德年间创建的嘉祥观。万历十年(1582年)重建,并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建成,赐额“护国洪慈宫”,内有《洪慈宫完工记》碑。

明天启年间再次修缮。天启四年(1624年)竖《敕赐洪慈宫碑记》碑。

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重葺,次年竣工。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改名广仁宫。

西顶庙又称碧霞元君庙,因庙内供奉碧霞元君,被大家俗称为娘娘庙。

现在看到的娘娘庙已经是后来重新修缮涂装过的,大体的规制还在,除了最后一进院不能参观。

入门后第一进院很宽敞,西侧为财神殿,东侧为药王殿。

财神殿内供奉道教财神赵公明,是道教四大元帅之一,为正财神,司掌世间财源。

我们平时常说“五路财神”,究竟是哪五路呢?娘娘庙里给出了答案:

这头一路就是上面提到的正财神赵公明,其余四路分别为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和利市仙官姚少司

药王殿内供奉药王孙思邈,专司消灾延寿祛病。孙思邈是唐代著名的医药学家、道教名人,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摄生论》等著作。

院落正中的地面用石子铺就太极八卦图,承托着整个空间的氛围。

中间为正殿,门额悬挂康熙帝御书“金阙宣慈”匾额,殿两边分别立御制碑一通,殿内供奉碧霞元君、慈航真人和妈祖。

我们刚一进门的时候,看到院子里立着一位高挑的姑娘,穿着白色长袍,乌黑的头发挽成髻,整齐地梳在脑后。她手里捧着一只茶盘,上面摆了许多只白瓷茶盏,每只都盛满清茶。

画面很美。

可我不懂道教的礼数,姑娘端过来的茶我也没好意思伸手,欣赏欣赏就可以了。

顺着西侧的小路来到第二进院,这里有一株参天的大树,枝繁叶茂,树根粗壮,夏天在底下遮阴避暑,无比清凉。

树上牢牢拴着无数善信的愿望,红色的绳带将心愿顺着风,讲给大家听。

刚才看到的白袍姑娘也来到这棵树下,祭拜土地爷爷和土地奶奶。

二进院的东西两侧供奉着太岁大将军,整整齐齐的两大排,每位将军都司职不同的出生年份。

道教的太岁大将军是岁星的神格化,与中国自古以来的星斗崇拜有关。南斗管人的生,北斗管人的死,作为人的司命神。

太岁大将军与个人的生命结下不解之缘,每个人都可在其中找到保护自己的本命星君。

无论这世间是否真的有神仙存在,都是人们对正义与善良的渴求。心愿强烈了,自然就会寄托在塑造出来的众神身上。在神仙的世界里,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诸恶莫作,至善至美。

可叹人间太真实。

二进院正中的诸真殿正在维修,围得严严实实,无法参观。

第三进院过不去,里面有元辰殿和甲子殿。顺着东侧的小路折回,一路上看到一些石碑散落的构件,掩藏在稀疏的竹林里。

出来娘娘庙,我们又围着西墙和东墙绕了一圈。东墙这里在第三进院的位置开了一扇门,里面正在施工,不过可以看到三进院的大殿有两层,类似于藏经楼。

西墙的样貌:

娘娘庙正南的这处古建筑,我们猜测应该是原本的山门和前殿, 不知道为什么没有一起保护修复。

现在已沦为民居杂院,破旧不堪。但依旧能看出从前的规制,还有八字照壁。

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们又特意上到金源的五层,从窗边俯瞰了一下娘娘庙周边的整体环境:

从金源往东过长春桥,再往南拐,一路顺着河道走到半壁街,会看到一座横跨河面的石桥,这就是麦钟桥。此次想来寻找一下古麦钟桥的遗迹。

在路边望见护坡下方有通石碑,赶紧下去一探究竟。可惜碑身损毁严重,什么都看不清了。

正在可惜之际,抬头忽见路边的石栏上刻着“古麦钟桥遗址”几个大字,瞬间开心起来。原来河岸边这些层叠的石块儿就是古麦钟桥啊!

** 麦钟桥微历史:

  • 古称麦庄桥,始建于明朝。

  • 与白石桥、 高粱桥年代相仿,距今已600余年。

  • 明清文献资料上均有“麦庄桥”的记录,该名称沿用至民国。

  • 1998年疏理河道时发现麦钟桥遗址

  • 现在看到的双曲拱桥是治理后重建的,仿赵州桥样式。

河面上时不常有游船驶过,沿河一直开向颐和园,这一路是说不尽的过往。

离麦钟桥不远的厂洼路上,还留存着一座外观白色的建筑。一眼就能觉得它和普通的大厦有些不一样,却又说不出哪儿不同。

后来听田同学说小时候这大楼是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原本楼顶是有十字架的。2000年新校址迁往大兴。

好家伙,原来在金源购物中心周边有这么多的历史呢!不留心探访还真从来没注意过。

北京的地名几乎都是有来历的,以后慢慢分区分片走一走,看看这名字的背后都藏着哪些历史、流传着哪些故事。


- FIN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