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终于实施!国家卫健委发文,你家娃学校再有它,可以投诉了!

 DrX说 2021-07-17
国家卫健委联合四部门发布重磅规定
中小学校内不得设置小卖部、超市
具体情况如下
近日,由国家卫健委、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体育总局联合印发的《营养与健康学校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发布。
《指南》第六章膳食营养保障中明确要求,不得在校内设置小卖部、超市等食品经营场所,不得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的食品和酒精饮料。不得对含糖饮料、调味面制品等零食进行广告宣传。
这些食品有什么危害?
高盐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天盐的摄入量不宜超过6g。而现状是我国居民日平均盐摄入量达到12g,甚至有的高达20g,而生活中隐形盐的摄入无疑更是雪上加霜。
一般我们感受不到零食也含有“隐形盐”,因为在吃零食的时候貌似没有什么明显的咸味。
可事实并非如此,海苔、鱿鱼丝、薯片、蜜饯、夹心饼干、方便面等都含有大量的盐,一小包薯片,较低的在110毫克钠,最高能达到340毫克钠,相当于0.3-0.7g盐,100克鳕鱼丝含钠2000毫克,相当于5克的盐!而一碗方便面钠含量高达2780毫克,相当于7g盐
长期摄入盐过量,不仅会增加高血压、心肾疾病的风险,对于孩子来说,更会导致钙流失,从而妨碍骨骼正常生长发育,使得儿童身体发育迟缓,影响身高
高糖
对成年人来说每天不能超过50g糖的摄入,也就是一瓶500ml左右的可乐的含糖量。
每天随便吃两种就已经超量了,更可怕的是,糖和盐一样会让人上瘾。
大脑爱上糖的感觉,还容易增加龋齿、肥胖的风险,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问题也接踵而至。
高脂

油炸食品同样容易导致肥胖,患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的风险增高,更严重的是,油炸食品往往含有致癌物质。

比如油炸淀粉类的,会产生丙烯酰胺油炸肉类,会产生多环芳烃,都有潜在致癌风险的物质。

而很多甜品也是高脂肪食品,比如奶油蛋糕、巧克力派等,不仅脂肪含量高,还可能使用的是人造脂肪、人造黄油、人造奶油、代可可脂,这些都是反式脂肪,会干扰正常脂肪的代谢,阻碍孩子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让孩子“越吃越傻”

酒精类

酒精的危害真的不用我多说了,酒精作为一种精神活性物质,对于大脑和神经系统可以产生刺激、麻痹作用,从而减弱大脑对于人体行为和意识的控制。

而当这种刺激和麻痹作用在未成年人身上,将会直接导致智力发育迟缓、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甚至发生更为严重的头脑和神经疾病。

有调查表明,经常饮酒的未成年人,其成熟期会推迟2-3年

不让孩子喝酒几乎是家长们的共识,但你不知道很多零食里也含有“酒精”。大家有没有听过新闻——司机被检查出酒驾,原来竟然是吃了一个蛋黄派。

蛋黄派口感松软,味道好,挺多人都喜欢给娃买着吃。
但是翻过来一看配料,除了白砂糖、起酥油、各种添加剂竟然还有食用酒精。



Dr.X说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匮乏感」,说白了,得不到的就是最好的。


在「零食」这件事上,家长应该适当地满足孩子,但这些被纳入了黑名单的危险零食一定要警惕。


别忘了转发+在看,让更多的爸爸妈妈们知道~

图片来源 | 网络

喜欢我,记得点一下在看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