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42条)

 玄冰生孙洁 2021-07-17

从头学中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42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142.太阳与少阳并病,头项强痛,或眩冒,时如结胸,心下痞硬者,当刺大椎第一间、肺俞、肝俞。慎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脉弦,五日谵语不止,当刺期门。

一经之病未尽,已传于下一经,二经共病,名为并病。太阳病,故见头项强痛。少阳病,故见眩冒。少阳胆经入缺盆,下胸中贯膈,属胆络肝,故而少阳亦可见心下痞硬,形如结胸。但结胸之胸胁心下硬满是持续存在的,本证则时不时可见心下痞硬。

太阳少阳并病,故当二经同治,可用柴胡桂枝汤。也可用针刺,则刺大椎、肺俞以解太阳,刺肝俞以解少阳。

邪已入少阳,少阳为弱阳,不耐汗、吐、下诸法攻逐故曰“慎不可发汗”。若误汗,则伤津液,胆火益甚,扰动心神,而见谵语。五六日后,经气传尽,谵语当止,若不止,说明邪热仍盛。以其脉弦,知病仍在胆,故而可刺期门以泻肝胆之气。

点击下方链接复习近三条伤寒条文: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39条)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40条)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41条)

字帖获取请点击:

伤寒论字帖
现已更新至128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