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王朝若将“灭亡”,必定会刮起这3种歪风,西晋就是最好的例子

 昵称55301288 2021-07-17

《旧唐书·刘子玄传》一书中有记载:“史才须有三长,世无其人,故史才少也,三长谓才也,学也,识也。”我们在通读历史的时候应该有规则的阅读,没有人可以逃脱历史的发展。因此我们在研究历史的时候,要多学习,多认识以及多研究。

晋朝版图

前言:

在三国后期,有一个名为西晋的国家,在历史中西晋和东晋一直是并列存在,两个朝代被人们称为晋朝。为了更好地区分东晋和西晋,人们有的时候还将两晋地区称之为司马晋。

纵观中国历史,还没有那个年代像西晋那样,国家的发展趋势可以直线下降,整个朝廷的社会风气败坏到了无法拯救的地步。

在西晋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三种“不正经”的风气,就是这几种风气将整个晋朝社会风气搅的一团糟。

▲晋武帝司马炎

奢靡风

首先就是奢靡风,司马炎登上皇位之后,最先做的事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样貌出色的美女,并且将这些美丽的女子带回皇宫。除此之外,司马炎在占领吴国之后,还将吴国后宫中的貌美妃子全部运回自己的国家,用来充实后宫。

为了选择一个合适的妃子侍寝,司马炎每天都会驾驶一辆羊拉的小车,车辆停在哪个妃子的门前,今天晚上就宠幸哪个妃子。皇帝这么喜欢美人,朝廷官员自然也不能落后,每天花在吃饭上的钱就和老百姓们一天差不多。西晋一位有识之士曾说过:“如此的奢靡浪费,一定会遭到报应的。”但是他的话司马炎并没有放在心上。

▲晋武帝司马炎剧照

拜金风

金钱对于人们来说是极其重要的,但是如果过度的喜爱钱财那就是拜金。拜金和奢靡是不一样,奢靡是贪图享受,而拜金只是极度喜爱钱财。

在司马炎的带领之下,西晋的官员们为了收敛钱财使出了浑身解数,为了从老百姓的手中赚取钱财,可以付出一切,就算违背道德伦理也要做到金钱至上。

在当时的西晋,有钱就代表拥有一切。人们在生活中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因为钱,为了钱可以付出一切代价。

孟子云:“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如果一个国家的人都钻进了钱眼里,那么这个国家就危险了。在金钱的催化下,西晋的社会问题与日俱增,礼教崩坏之后便是朝纲崩坏、法纪崩坏,为了追求钱财,已经违背了传统规范,那么王朝也在逐渐被腐蚀。

▲王衍剧照

虚浮风

在拜金和奢靡的带动下,人们的生活已经不再稳定发展,历任王朝中的文人雅士都会批评这些不正当的风气,那么西晋的文人雅士都去哪里了呢?

西晋王朝的人们平时的主要工作就是说一些不切实际的胡话,根本不能起到什么决定性作用。官员们天天拿着扇子,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讲道理的时候都是侃侃而谈。

琅琊族出生的王衍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朝廷中王衍位居高处,手中掌握着巨大的权利,但是他为朝廷做出的贡献却寥寥无几。

平时王衍做的最多的事就是针对国家大事提出建议,王衍手底下都是一群拍马屁的好手,说出的建议也都是虚浮之词,根本就是不切实际,国家真正面临的问题根本得不到解决。

▲“八王之乱”形势图

西晋灭亡的时候,王衍也随着死亡,在死亡之前他已经深深的明白,想要治理好国家一定要做实事,自己平时所说的虚浮之话根本没有任何用处。

司马炎在得到皇位之后,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治理国家,随着社会上上下下集体发生腐败现象,西晋灭亡的日子就在一点点的逼近。以上说到的三种不正经行为,导致西晋王朝的灭亡。

▲剧照

综述

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往往一件小事就会造成一个国家的灭亡,司马炎在治理国家的时候显然是不知道这个道理的。

社会的不稳定导致整个国家内部发生混乱,西晋里里外外滋生的腐败现象,导致了后期发生八王之乱的凄惨。

正是这样的混乱,是中国南北方分离了近三百年。司马一族为了所谓的权利与利益争夺了一辈子,最后的结果却如此凄惨。司马家昏招连连,西晋立国仅仅51年、统一仅仅36年便灭亡,实在是中国史上最耻辱的王朝之一。

【参考资料】:《旧唐书·刘子玄传》《晋书》

【图片来自网络】

【文案编辑】:目海志刘小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