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序(《樵夫诗吟》之序)

 新用户6526zsvC 2021-07-18

序(《樵夫诗吟》之序)  
张华兴      
        岳嵩好文,颇有傅氏之风;樵夫喜诗,并无造作之气。其文已集为《远远的城市》,文笔流畅清丽,余曾作读后感《感情与感动》而赋之;其诗又汇成《樵夫诗吟》,诗意质朴自然,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往事咏怀》中多首诗章如得竹枝词之韵味,一幅幅农村与城市之老画面叠次展开。集之短诗长句常为有感而发,而非无病呻吟,或感怀,或抒情,或叹伤,或鞭挞,数首诗作与吾曾有唱和,尤是感同身受。岳嵩作诗往往信手拈来,虽有旧制形式,却未拘泥于平仄格律,可谓旧式现代诗。余虽醉心于诗词曲赋,却惯持兼容之意。凡要真情而吟,秉善而书,皆可入诗,而无论近体新韵。岳嵩显然略有心得,高歌轻吟,虽尚未入收放自如之境,却已得畅快悠然之意。此为幸也。
        余与岳嵩少年同窗,心心相印;老来文友,惺惺相惜。生活阅历相似,人生感悟便可相得;平日爱好相近,文学思考即能相亲。岳嵩生性儒雅,为人好义,同学群里有“秘书长”之雅号,朋友圈中具“及时雨”之风范。于吾亦颇多影响,来者一句“岳嵩让我找你”,仆便再难推脱,于兄是尽好友之情意,于吾亦效傅君之一二。然数十年来,无论风雨,不计忙闲,岳嵩从来未曾放下抒情之椽,有思有得,或文或诗,虽经数十载风雨磨砺,诗与远方始终存于心中,流淌笔下。岳嵩之诗或长短之句往往从生活中来,多是生活感悟,人生感慨。如《往事咏怀》组诗,熟练运用白描手法,似是顺口溜,却自然率性而颇形象。《打谷子》“阿婆飞刀摘穗忙,扎捆谷杆竖围场”;《担水》“沉沉木桶弯弯担,厚厚坚冰深深泉”,还有《刨松鼠》《捡马粪》《犁地》《菜窖》等等,我辈读来就心领神会,记忆犹新。而在作者某些诗中,虽未遵守传统之平仄要求,如《农家春早》,然已始注重谋篇且有宽对之求,“深夜犬吠听细雨,五更鸡鸣观朝霞”;再如《风中独行》,“一身蓑衣越山径,几处晴云寄松波”等。其长短句中虽亦随意,却也时见佳句,如“月是中秋,远山着彩频招手”,山而拟人,多么灵动。实际上我最初作诗习词也是不太讲究或未深入研究平仄韵律,如此走过来的。岳嵩只要略下功夫,掌握平仄韵律技巧并非难事,其诗词面目可能就是另一番新貌。感人的是其悼亡长诗,如《悼和璧贤长》,娓娓道来,既叙事又抒情,一气呵成,贤长之风跃然纸上。诗歌《躺在妈妈生前的床上》,更如泣如诉,使人不忍读之。系列诗《樵夫进城》《樵夫停车》《樵夫坐公交》夹叙夹议,鞭挞于情理,感叹于人生。岳嵩之诗不仅感慨自我,而且关注现实。如《一声叹息》《雾霾》《谷雨晚雪》《环卫工》《扁担客》等作品就透露出一种责任意识。当读到《鹏飞自美国回乡与华兴三家小聚感怀》一诗时,过往的影像如历历在目,又流淌着一股新的乡愁,“秋风吹拂西游的云海,查理可迷茫东归的号牌。血脉是一条涌动的河流,把姑叔亲情串联起来”……这里可以看出,岳嵩不止注意情感之渗透,且重诗歌押韵,读之琅琅上口。如此在现代诗乱眼纷繁之当下,作者能承继传统,尤是难能可贵。
        纸短情长,岳嵩兄正当沉稳之季,又是风华之人,才气兼之,假以时日,更待其煌煌之作,又奚止乎上党城乡之间也。
            辛丑年榴月张华兴谨序于潞州古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