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愿所有走过的路,都不负此生

 湘江一叶舟 2021-07-18

每一次回老家,都必定要去小镇的集市买几斤豆腐带回来,每一次买豆腐,都必定要去位于拥挤的集市里一个毫不起眼的摊位。摊位的主人是一个胖胖的中年男子,见着我总会爽朗地笑,热情自然地流露,原本不大的眼睛会被大幅度的笑容挤成一条细缝。

我们,三十年前就认识了。他比我大几岁。三十年前,我还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学生,而他,却是一个没有进过学校大门的半大的小伙子,个子不高,但腰背与手脚显得很是粗壮。他家和我家相距不过两里路,印象中,在我认识他时,他家就是做豆腐买卖的,可以算得上是“豆腐世家”。

那时,每天早晨,日上三竿的时候,远远的,都能看见他和他的父亲各挑着一担豆腐,沿着田埂,拖着长长的叫卖声一路走来。那是两对硕大的箩筐,箩筐上罩着大簸箕,一头是白豆腐,一头是油豆腐,上面盖着一层雪白的纱布,担子在如水一般清澈的晨曦中晃荡,豆腐的香,洒满一路。

他家的豆腐用料好,做工细致,油豆腐大小适中,色泽金黄,白豆腐方正齐整,鲜嫩诱人,都一样的有着纯正的味道和口感,价格又公道。尽管我的父母只是偶尔叫住他们买下一两斤豆腐,但是,我却每一天都盼着他们的到来,仿佛一听到他们悠长而嘹亮的叫卖声,寡淡的味蕾一下子就被催生出了一种美好的念想,觉得生活多出了一种别样的滋味。

后来,我走出村子去上高中、大学,参加工作,在仓皇的奔波之途上尝遍酸甜苦辣,也渐渐淡忘了这一对父子。

两年前,偶然一次在家乡小镇上闲逛,出乎意料遇见了三十年前那位卖豆腐的少年,当然,他还在卖豆腐,只是中年的虚胖与沧桑已明显可见。我见到他时,他正站在豆腐摊的后面,一边给络绎不绝的顾客打着招呼,一边手拿铁钳麻利地挑拣豆腐,称秤、找零,油光锃亮的脸上挂着极为友善真诚的笑容,一如三十年前,那么生动,美好。

巧的是,胖胖的他也认出了我,人到中年且暌违许久的我们,竟然有了一次毫无时光隔阂的寒暄与攀谈。我得知了他的父亲二十年前就已意外离世,没有上过学的他毫不犹豫地继承了父亲的“豆腐事业”,一担豆腐从村里卖到了集市。地点变了,来来往往的人换着不同的面孔,但没变的是,他依然使用父亲传给他的那一套土方法做豆腐,豆子要是上等成色,颗颗饱满,粉碎豆子用的是石磨,去渣用的是人力与手工,水温和火候要把握得恰到好处。更重要的是,他依然用着当年他父亲一样的态度、语气以及足秤的分量,对待来到豆腐摊前的每一个顾客。

当他说到,他就是靠一副豆腐挑子在离家五里远的村子里捞着了一个好老婆,后来,又靠一个豆腐摊在镇子里买了房子安了家,一双儿女上了初中,成绩都还不错,双眼就笑得眯成一条缝,那笑容里,仿佛散发出浓浓的,豆腐的清香。

三十年了,他还在卖他的豆腐,每一块豆腐里都裹着他最初的满足与快乐。三十年了,我也还在一本本书里跋涉穿行,在一行行文字里驻足凝思。再次相逢,虽然脚下的路已经延伸出去很远,但时间似乎并没有篡改彼此的心灵,我们依然如曾经的少年,守护着各自当初最简单最素朴的梦。

就像三毛曾说过的一样:我们一步一步走下去,踏踏实实地去走,永不抗拒生命交给我们的重负,才是一个勇者。到了蓦然回首的那一瞬间,生命必然给我们公平的答案和又一次乍喜的心情,那时的山和水,又回复了是山是水,而人生已然走过,是多么美好的一个秋天。

就这样走下去,愿我们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愿我们所有走过的路,都不负此生。诗与远方并不是重点,接受平凡的自我,怀着最初的梦和信仰,我们,都在路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