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清玄:如果内心的蝴蝶从未苏醒

 湘江一叶舟 2021-07-18

大凡爱过文学的人,没有读过林清玄散文的应是少之又少,而读他的文字大约又都在少年时期,在《读者》、《青年文摘》、《意林》、《格言》等情味隽永的杂志上。印象中,他的文字总是短小精悍的篇幅,清新平淡中不乏深刻而独到的哲思,娓娓叙说中总能让人品出生活的真趣,择取的人事,又总能恰到好处地显出人性的真、善、美。

那时读林清玄,一会儿感觉他像一个慈祥的老者,用温和的语气在对我谆谆告诫,一会儿感觉他如一名良师益友,在与我推心置腹地交谈,一会儿感觉他就是一个贴心的知己,揽我的肩,在我的耳边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兴味盎然的故事……不玄虚,不做作,只在我们最迷茫与莽撞的少年时光相伴走一程,目送我们走远之后,再一个人转身走进时光的深处,丝毫不惧被冷落与遗忘。

事实上,他又怎么可能被冷落与遗忘,30岁之前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25年的创作生涯出版作品逾百部,其中,《身心安顿》、《烦恼平息》在台湾创下150版的热卖记录40岁完成菩提系列,畅销数百万册,是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书之一,创作的现代佛典系列,带动佛教文学,掀起学佛热潮……如此耀眼夺目的成绩,足以赢得身前身后名,也足以让他以大师的身份,屹立在文学的圣殿,接受众生的仰望与膜拜。

但是,我要说的并非这些,我要说的是,在我对他的光芒一无所知的少年时光,我从他的文字里得到过最触及心扉的教诲、温暖与感动;我要说的是,在我读过他的文字不及他作品百分甚至千分之一的情形下,在我早已想不起曾读到他所描述的故事细节的今天,依然会笃定,他是我在文学世界里接触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人,在我青葱的年华里,将善良与悲悯,希望与爱,植入我稚嫩的心灵,并渐渐凝聚成我笔端挥之不去的情愫。

虽然衰颓的记忆不能拼凑出作品的内容和细节,但曾摘抄在硬壳日记本里的一些零散句子,却还能想起几个,它们就像记忆里倔强的烛火,在持久不竭地发光,照亮我脚下漫长的一段路。

他说:让自己用一颗柔软的心包容世界,柔软的心最有力量真是一语道破天机,世间看起来心肠很硬的人,最后皆不堪一击。冷漠与自私,对他人的悲苦无动于衷,最终换来的只会是众叛亲离的孤独与毁灭。一个人用一颗柔软的心来包容世界,他的心里一定装满了爱,爱的力量,无穷无尽。

他说:“山谷的最低点正是山的起点,许多走进山谷的人之所以走不出来,正是他们停住双脚,蹲在山谷烦恼哭泣的缘故。”都只知道人生有山谷山峰般的起伏,但只有他告诉了我,山谷是山的起点,只有从这里出发,往前走,才有可能到达峰顶,停下来哭泣,于事无补。

他说“既生而为人,就要承担,安然接受人生可能发生的一切。”我们要承担的,包括悲欢离合,包括成败毁誉,包括爱恨情仇,包括生老病死……遇到人生之幸,想想这句话,就不会太得意忘形,遇见人生之不幸,想想这句话,就不至于身陷绝望一蹶不振。

他说:“今天比昨天慈悲,今天比昨天智慧,今天比昨天快乐。这就是成功。”年近不惑,才深味这句话的价值,那些对高大上的理想与目标求而不得的痛苦,此时,皆可放下,在面对许多事无能为力的年纪,关于“成功”的定义,还可以放宽到这样一个境地,再努一把力,今天,自己依然可以拥有“成功”。

他说:“生命里偶然的欢喜、悟、心灵的光,就像鸽子麻雀突然来到我们的窗前,当它们飞走的时候,我只要保有那种欢喜就好了。人之一生,缘起必有缘灭,相聚必有离散,没有哪一样美好可以永恒,既然如此,在美好失去的时候,记住它来临时的那一份欢喜,也就够了。

他所说的,看似云淡风轻,却极其精准地触及到心灵中最脆弱的地方,并给予恰到好处的鼓舞与抚慰。究竟拥有什么样的智慧和对人世如何精深的洞察,才能写出如此绝妙的句子?

斯人已逝,这注定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

如果内心的蝴蝶从未苏醒,枯叶蝶的一生,也只不过是一片无言的枯叶。我想,他写下的这句话,或许可以视为答案。他的内心,一定有一只早早便苏醒的蝴蝶,让看似与常人无异的他,向世人呈现出了无与伦比的斑斓与绚丽。就算从今往后,枯叶“零落成泥碾作尘”,而那只蝴蝶依然会在文字里,在世人的心空,飞来飞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