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书稿的3个表达方式 讲书稿就是读书体会吗? 我总是分不清楚,直到看到这本书《写作公式》,作者释若老师是这样解读的: 读读书体会主要谈自己读完一本书的感悟与体会,讲述稿必须梳理用户思维,相当于我们帮用户把一本书读薄,把书中的干货做成知识产品呈现给赌用户,帮用户节省时间,节省读书时间,看了这段话可以一下子班儿读书体会与讲述稿区分开了。 作者在书中讲到了,写讲述稿是必须牢记的三个点,按照这三个点可以。写出一篇标准的读书稿。 第一采用线性逻辑写作。 首先我们要明白,讲书稿发布的形式是以音频类为主,产品以让人听懂为原则,听众在接受内容时呈线性思维。 线型特点是从某一个点开始,经过一个或几个点推演,最终到达一个结果,属于比较简单的复述类模式。 讲述稿的这个特点,符合现代人听书的需求。现代人生活节奏特别快,如果讲书稿存在多层思维逻辑,那么大众容易绕晕,并不容易理解,听众会减少对听书的兴趣,也降低讲书稿的价值。 釆用线性逻辑写一篇讲书稿,也遵循了音频类知识产品让人听得懂的原则。 第2点,口语化表达。 口语化表达,符合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文绉绉的文,已经不符合现代生活信息的传播。 无论是微信朋友圈产品文案,还是各种平台视频内容,接地气的口语化,已成为主流。用作者书中的话就是“只有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才顺耳”,遵循这个原则,讲书稿写出来才越来越受欢迎。 第三点,必须写过渡句。 过渡句是承上启下的作用。犹如炒好一道菜,锅热,放油,放切好的菜,放调料,按照炒菜顺序,才容易色香味俱全。假如一下子全部放锅里, 最终也会熟,但总归有区别。 讲书稿有过渡句就有连贯性,听众更容易听懂,显得比较顺畅,整体融洽。 讲书稿的3个表达方法,你学会了吗? 下次讲《写作公式》第4章,复述技巧。#读书笔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