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暑假,你家孩子是不是玩手机 ? 最没用的是讲道理,最关键是立规矩

 新用户9088aVaL 2021-07-19

我们一起做独立思考、终身学习的人

清晨醒来,请读“胡说”

提醒胡粉“胡说”公号坚持日更原创,本号的网络教育课程辅导广告,都经由胡老师认真审查,高质靠谱,您可先廉价试听,获赠学习资料。如果涉及到存储和投资,请一定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不要贪图利益。

胡子宏生命日记(1730

这个暑假,你家孩子是不是玩手机 ? 最没用的是讲道理,最关键是立规矩

(一) 

暑假来临,家长和孩子们又忙碌起来了。爱学习的孩子,奔走于各个辅导班。不爱学习的孩子,基本上都呈现出同一个状态——沉迷于手机游戏和微信聊天中,再就是刷抖音。

周末,我回老家看望父母,全家人在大妹妹家吃午餐。我妹妹谈到,村里的孩子,10个孩子,有9个半沉迷于手机游戏中。

我问妹妹,难道家长管不住孩子吗?妹妹说,起初是意识不到去管孩子,等孩子大了,玩手机上瘾了,就控制不住了。

我妹妹做了姥姥,在老家照看外甥女。我在她家的四五个小时里,孩子不玩手机。不过,电视机一直在开着,播放着《西游记》。我们家,已经十几年不看电视了。

我不知道该不该建议妹夫关闭电视。电视机里播放着《西游记》,对孩子了解四大名著有一定的引导作用,我就没有乱提建议。

周末,我和儿子还串了一家亲戚。回家路上,儿子悠悠地说,哎呀,小孩子都在玩手机,正是学习的年龄,整天都在玩,家长也不管。

 

我跟亲戚聊天,谈到了孩子玩手机,亲戚也是感慨万千。她也知道,孩子们不能玩手机,但是,她的话往往被孩子视为耳旁风,基本上不管用。

很多家长在聊天中谈到,孩子玩手机成瘾后,已经把手机当作了精神支柱,如果去强行夺走孩子手中的手机,孩子就会对父母反目成仇,大喊大叫,失去理智。

很多家长在择校时征求我的意见,我就问对方,是男孩还是女孩,孩子是不是沉迷于手机。如果是那种沉迷于手机的孩子,我会毫不犹豫地建议家长,选择民办中学,尤其是衡水系民办中学。

如今,河北省各地已经限制了衡水系民办中学的招生,我依然建议家长把爱玩手机的孩子,送到寄宿制的民办中学。如今,所有的民办中学,都搬用着衡中管理模式,孩子在住校期间,根本没有机会接触手机。

可是,到了暑假,孩子们回到家,没有学校老师的管理了,不知不觉就缺乏了约束。这一点,我依然佩服衡水系中学的管理。绝大多数的民办学校给孩子布置了足够的作业,挤占了孩子玩手机的时间。

 

(二)

这个暑假,有三类学生玩手机发狂。一是高考结束后的准大学生,报完高考志愿后,一批孩子会考驾照,除此之外,就是处于休闲状态。他们肯定会玩手机。玩就玩吧,熬过了12年的做题生涯,权当犒劳他们吧。

二是小升初和初升高的学生,他们脱离了学校,且没有所谓的暑假作业,这些孩子开始“疯”起来了。这种缺乏管制下的自由状态,确实令家长有些着急,也有些无奈。

三是中考后,准备进入技工学校的一批学生。有些学生因为中考分数少,只好选择了职业学院,他们没有了学习压力,开始沉迷于手机。这个暑假,他们没有学习压力,也貌似没有升学的欲望,只好玩起手机来。

忍不住一声叹息。因为玩手机上瘾,有些学生没有熬到高考,就被手机决定了命运。有些学生,面临着人生分水岭,他们对手机的着迷程度,决定着他们未来的学习态度。

额外说一句,如果你家孩子读初中,爱玩手机,且是公办中学的走读生。这种状态很可怕,等待他们的,多半是没有满意的高中可读,甚至会进入技工学校,等待孩子的就是打工生涯。

 

很多家长只看到手机游戏和微信聊天、刷抖音占据了孩子们的学习时间,却没有意识到,手机游戏还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扭曲。

不信,当你家孩子玩手机的时候,你伸手夺走他的手机,孩子就会暴跳如雷,对你撒泼使性子。此时,所谓的亲情,在孩子的世界里荡然无存。

很多孩子一旦沉迷于手机游戏,情绪就变得极端易怒,暴躁失常,厌学厌世,叛逆期提前到来,同时还会产生各种社交障碍症。

这时候,引起家长们警惕的,不是去纠正孩子玩手机,而是当心孩子跟你争吵中,一着急,就去跳楼。唉,木已成舟,他玩就玩吧,一个沉迷于手机游戏的孩子,总比跳楼殒命的恶果,要好多了吧。

很多家长跟我探讨,如何管住孩子玩手机。这些家长基本上有三个特点:一是孩子已经开始沉迷于手机,家长管不住了;二是他们缺乏足够的勇气,对孩子横眉冷对,对孩子的使性子心里发怵;三是他们曾经为了让孩子安静片刻,递给孩子一部手机。

在任何教育环境中,最没用的教育方法,就是滔滔不绝地讲道理。因为空洞的道理,在实实在在的诱惑面前,基本上不起作业。

譬如,你现在给孩子讲理想信念,讲人生哲理,他们能听懂,但是缺乏领略残酷的现实,所谓的道理,在脑海中基本上留不下印痕。

就像我们成年人都懂得遵纪守法,但是,若非违纪违法之后,被关到看守所拘留几天,被相关的法纪惩戒一番,遵纪守法往往是脑袋里的自我约束。

 

(三)

什么办法有用呢?立规矩,且严格执行。我家大儿子上初中的时候,我曾经允许他周末玩电脑游戏,但是,他到了周五,就等待着周末。甚至,趁我不在家,用猜密码的办法,破解了我的电脑密码。

结果,小子的成绩下降,没有达到我的要求。干脆,我就给了他两个耳光,告诫他,今后若非家长允许,看一眼电脑都不行。偷玩电脑,必须打屁股。

小儿子有可能私下玩过手机,那也是受了小伙伴的怂恿,得到了小姨私下的允许。但是,在我面前,他绝对不敢玩手机游戏。一旦被我发现,直接打耳光。我的愤怒,会给孩子足够的威慑力。

任何亲戚好友带着孩子来我家,都是不许玩手机的。哪怕我得罪全部的亲戚,也不容许他们的孩子在我家玩手机。甚至,亲戚的孩子干脆就不来我家,或者见我在家,转身离开。

 

我和妻子也不玩手机游戏,偶尔会微信聊天,看看视频。不过,现在孩子大了,对父母的尊重已经成为习惯,能够远离手机游戏。小儿子没有自己的手机,刚刚有了自己的微信,除了家人,没有微信好友。

日常对孩子没有立规矩,等孩子玩手机上瘾再发脾气,讲道理,基本上是覆水难收。改变孩子人生的不是讲道理,而是规矩,同时,家长必须做表率此时,如果一个母亲的强势,表现在对孩子玩手机的管教上,是非常奏效的。

我跟妻子经常吵架,但是,对孩子玩手机的管教上,立场出奇地一致。

判断一个孩子懂事与否、家教好坏,不必看他懂得多少道理,而要看他能否守得住规矩。在任何家庭,只要你想让孩子学业进步,那么,严谨孩子玩手机,那就是铁板一块,没有任何的缝隙,不接受孩子的任何反驳。

道理是抽象的,在孩子心里留下的轻飘飘的句话规矩则是非常具体地摆在那里,告诉孩子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如果违反,家长就要动怒,孩子就要遭受皮肉之苦。

文乃心声,喜欢则赏

点击“在看”,给我加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