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六经病欲解时来分析生命与健康

 人老颠东 2021-07-19

今贤顾植山教授认为:六经病欲解时也是六经病的相关时。我的理解是,这不但是六经疾病的相关时,也是六经的相关时。

从六经欲解时的各自时间段来观察,有以下几个现象:

其一,三阳经的欲解时都是一个接着一个,彼此之间不重叠;而三阴经的欲解时虽然也是一个接着一个,但彼此之间有重叠。

其二,三阳经的欲解时各占三个时辰,合计九个时辰;而三阴经的欲解时自亥至卯,共五个时辰,明显少于三阳经。

其三,三阳经与三阴经欲解时相重叠的时辰包括两个:厥阴经、少阴经与少阳经重叠于寅时,厥阴经与少阳经重叠于卯时。这两个时辰都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时辰。

其四,三条阴经都占有的欲解时是丑时。说明两个问题:一方面,一天12个时辰之中丑时最阴;另一方面,丑时包含了三阴经的开阖枢,是太阴为开的尾,是厥阴为阖的头,也是少阴为枢的中间。

我思考以上现象,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阳所占的时辰明显多于阴所占的时辰。说明生命以阳为本,以阳为用,天地之间阳多而阴少。进而推之,临床的常见病往往病在阳,当从阳论治。这或许也是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一书中所述三阳病的篇幅远远多于三阴病的原因之一。

其二,阳主动,阴主静。阳多则动多,阴少则静少。由此说,生命的自然规律是动多而静少。我们顺应自然规律,应该适当地运动起来,减少久坐或过静。

其三,阳多而阴少,养阳的生发容易,而养阳的收藏则难。不管是养生还是治病,当考虑阳气易散而难藏的特点,当于阴中求阳,使阴足而阳自生。

其四,三阴经相关时与睡眠的分析:

常有人问,我们应该在几点入眠?我的理解是:人的睡眠应该在三阴经的欲解时期间,即从亥时至卯时,也就是从晚上九点至早晨七点。这是睡眠的最佳时间段,也是最符合天地规律的时间段。为什么这样说呢?亥时入眠,阴门打开,阳气开始向内收藏,这符合天地规律。至子时少阴为枢,丑时厥阴为阖,一个接着一个,非常紧密,有助于我们迅速养好阳气,并恢复体力。理论上说,这亥子丑三个时辰是睡眠的黄金时间段,若能睡好这三个时辰,相当于保证了最基本的生命活力。年轻人睡的多些可顺延至寅时或卯时,老年人也差不多睡足了。

今时我们开始睡觉,往往在子时,甚至子时之后,相当于把太阴为开的时间给忽视了,直接在少阴枢机发力的时间入眠。结果就是:一方面,睡不深,睡不沉,容易造成失眠;另一方面,睡眠没有跟上天地的节奏,容易精力不足,进而影响健康水平。

其五,三阴经相关时与体质的分析

我认为,睡眠太晚与今时人的体质变差亦有相关性。太阴为开,亥时阴门打开,阳气开始敛藏。白天忙碌了一天,阳气耗损地厉害,在太阴经相关时收藏阳气,这样能跟上天地的节奏,有助于人体阳气以得休息。

若在亥时不肯睡觉,反而各种折腾,甚至跑步,或大吃大喝,使人体的阳气不但不能敛藏,反而疏泄于外,这就逆反了天地规律,结果就是阳气不能敛藏,人的阳气活动跟不上天地的节奏,久则影响人的健康和体质。特别是会造成阳根下拔,下虚上实的体质。这样体质表现为:阳气开泄过度,下元易虚,易患多种三阴病证。事实上,今时三阴疾病流行,包括癌症、高血压、糖尿病、中风等等,都是三阴病证,其病机也都是下元不足。

进而分析,今时之时往往睡的晚而起的晚。睡的晚导致太阴经相关时阳气未能敛藏,而起的晚导致少阳经相关时阳气未能生起。其实就是没有跟上天地的节奏,结果必然会体质下降。

事实上,今时的人体质越来越差,慢性疾病越来越高发,估计与这样的睡眠有相关性。而且,我推测:在将来因为人们普遍睡的越来越晚,甚至子时睡,辰时之后醒,体质更会越来越差,直接的结果就是人的阳气生发不足,体力下降,慢性疾病越来越多。

其六,三阴经相关时不但可用于一天,也可用于一年。

按一天来看,从亥至卯为三阴经的相关时;若按一年来看,从亥至卯相当于从立冬至春分,这段时间也是三阴经的相关性。三阴疾病以及三阴体质都与这段时间有密切的相关性。我们可以在这段时间里重视养生,特别是养三阴经的阳气,使阳气跟上天地的步伐,就有助于康复康复,也有助于改变三阴体质。

欢迎大家点击下方图片购买选择中医推荐产品
👇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选择中医推荐商品聪明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