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获取高质量线条的两个路径

 攸州刀郎 2021-07-19

中国书画的线的流动、虚实形式胜过西方团块、光影的造型。

敦煌《飞天》的飞动线条美到极致;

获取高质量线条的两个路径

张芝、王羲之、张旭、怀素的草书线条行云流水,淡化了汉字的字体形态,虽然以单一的线条程式化,但依然遵从严谨的文字规律,成为最有表现力之美线条。

获取高质量线条的两个路径
获取高质量线条的两个路径

在这里,线是全部的气韵,西方的光是多余的,影也是次要的,是西方雕塑、绘画无法比拟、替代的。

现在有人提出“符合规律的就是艺术”、“有限制的激情释放是最快乐的”“像足球一样,射了再说”等等言论,多少有些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书法的通天大道你不走,偏走山间小道;家花不要,採野花;家里的饭不吃,嚼别人家的馍。

有人以为这是创新,艺术就是要另辟蹊径,否则千人一面还是艺术吗?

我说你偷换概念了!

走高速、坐动车,这是为了更加快速的达到目的地好吧!你不会为了与众不同,走一条从无人走过的路去目的地吧。

中国书画的线条讲修炼,讲意境。这就是我们要毕生追求的目的。

宗白华先生在它的《美学散步》中,举例《论语》“绘事后素”和《韩非子》“客有为周君画荚者”,说明在中国古代绘画就十分重视线条

而要获得极致的、高质量线条唯一有效的只有两个路径,一是修炼,二是灵感。

我们说,修炼成高质量的、能与西方光、影媲美的线条,绝非比西方艺术简单。我们的祖先说“书画同源”,直白理解,就是同属一根线条。

古人讲究用笔,讲究中锋用笔,与其说是一种笔法技巧,不如说是一种修炼境界。我们只要达到每一笔,每一个点画都能自觉维护形质的属性,再融入书家的个性、书家的情感、书家的灵魂,那就是高级笔法,就是高级线条,就是有生命力的象征,就是神采。

我们说“二王”的书法,之所以经典,就是因为其行云流水般的笔法中蕴藏着“肤肌之丽”的点画线条,是秀美兼顾雄强,沉着蕴涵流畅,内敛藏着灵动。

他们以线条之魂附体的形质精神,在张旭、怀素的狂草书中,发挥到了极致,其线条张力、气势达到了中国书法线条属性的顶峰。

所以,我们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笔法,强调点画线条质量,注重源长期笔墨修炼,就是为了获得一根有灵魂的点画线条。

二是灵感也能获取有精神的线条。

你看《飞天》的线条,并非都是根据人体和形质的需要产生的,有些线条完全是画家自己凭着感觉、灵感产生的,这虽说也与作者修炼养成有关,但其实多出于其内心世界。但前提是不能脱离形质的束缚。

为什么“二王”之后,会出现张旭、怀素,又为什么旭素之后,草书还能发展,这里就说明,与修炼同样重要的是书家的思想、书家的灵感。

古人说“书为心画”,而孙过庭说“草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虽说是异曲同工之妙,但也反映了孙过庭的灵性修为。

我们千万不要看不起我们的传统,我们在传统面前那种叶公好龙般的虚伪更要不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