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难言“痔”隐,该往何处诉

 timtxu 2021-07-19
难言“痔”隐,该往何处诉

有一种疾病因其发病部位特殊,症状影响正常生活而令人烦恼,其发病或轻或重,时发时止,但又往往难以启齿,故而,成为人们的难言“痔”隐。

我国对痔病的记载始于夏商时期,《山海经》中就已有痔病的书面记载。而在其发病机制方面,早在《黄帝内经》中便提出痔的病因是由于饮食不节、血管松弛、腹泻所致。《疮疡经验全书》一书中说,“饮食不节,醉饱无时,恣食肥腻,胡椒辛辣……乃生五痔。”中医认为平素过食醇酒厚味及辛辣肥甘之品,损伤脾胃,导致湿热内生,下注大肠,瘀于肛门局部而发为痔病。也就是说过食辛甘肥美食物及过量饮酒使其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医治疗将其辨证为风伤肠络、气滞血瘀、脾虚气陷、湿热下注四大证型。

痔疾一般分为内痔、外痔及混合痔。建议有便血或突出症状的相关人士能去专科医院让医生来判断、诊断,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随着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的上升,便血不仅仅是痔疾引起,需要肛门镜、肛门指检,甚至全消化道肠镜来鉴别诊断。

有了痔疾并不可怕,更不需要担忧。治疗痔疾注重一个原则,即“无症状的痔无需治疗,有症状痔的治疗目的重在消除、减轻痔的主要症状而非根治,一般对各类痔的治疗都是必要的”。哪个阶段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中医对痔病有着较为深入的认识,历代医家重视通过对病机的治疗及病因的祛除治疗痔病,往往采用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分为一般治疗、内治法、外治法及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

多饮水,多进食膳食纤维,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和腹泻,温热坐浴,保持肛门清洁等。往往针对一些症状不明显或是偶发的患者。

内治法

从整体观念进行辨证施治,口服中药,根据证型的不同可采用凉血地黄汤加减、脏连丸加减、止痛如神汤加减、补中益气汤加减等中药汤剂以及一些缓泻剂或是静脉活性药物。

外治法

熏洗法:用中药药液,先熏后坐浴,具有活血止痛、收敛功效;

外敷法:适用于各期痔病及术后换药,以膏剂、散剂敷于患部,具有消肿止痛、祛腐生肌功效;

塞药法:用药物制成各种栓剂直接塞入肛内,具有消炎止痛、黏膜保护或修复作用。

合理饮食,起居有度,养成良好排便习惯,多做提肛运动锻炼。相信可以远离这难言“痔”隐。

易进(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肛肠科副主任医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