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卡夫卡式的悲凉和绝望

 hercules028 2021-07-19

他的名字,在捷克语中意为“寒鸦”。

“尽管人群拥挤,每个人都是沉默的,孤独的。对世界和对自己的评价不能正确地交错吻合。我们不是生活在被毁坏的世界,而是生活在错乱的世界。我们就像被遗弃的孩子,迷失在森林里。当你站在我面前,看着我时,你知道我心里的悲伤吗,你知道你自己心里的悲伤吗?”

这是典型的卡夫卡式呓语,这样的自我质问和审视,有些人会视为无病呻吟,充满了矫揉造作的意味,而另一些人——当然不是多数,而是极少数,会视之为人生的必要动作,我们称之为“发现自己”或者“倾听内心的声音”。

因为这只是极少数人生命中的一个仪式,所以通常这一部分人会比别人更孤独,但也更接近真实的自己——那个自己藏在面具、袍子之下,只有独自一人或夜深人静时,才出来晃一晃。在庸众的眼里,他们是活得像“一个问题”或者“一堆麻烦”的那类人。

所以,“卡夫卡”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家的名字,也是生命的一种短暂的存在方式,一种人类永远的精神困扰。从这个意义上讲,卡夫卡的人生和他的作品一样价值非凡。

卡夫卡一生被各种问题充斥:家庭问题、职业问题、恋爱问题、婚约问题、创作问题、信仰问题、疾病问题、死亡问题……

用米兰.昆德拉的观点来说,这是生命之“重”。而卡夫卡完全有机会和资本过一种相对更“轻”的生活,他家庭富有,职业体面,相貌俊雅,谈吐不凡……只要他愿意,他完全可能过上主流意义上的“好生活”。

但他却在与世界的对抗中,过完了惨烈却又默默无闻的一生。所有的惊心动魄或者云淡风轻,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的朋友遵从他的遗嘱,把他所有的作品付之一炬,他甚至不会在死后被人再度提起。卡夫卡在捷克语中意为“寒鸦”,他是一只比孤独还要孤独的寒鸦。

卡夫卡的人生是该被我们同情还是赞赏?或许,我们并没有资格同情或者赞赏。就如爱因斯坦在读过卡夫卡后沮丧地承认:“我无法阅读他,因为人类的心灵还不够复杂。”谁又敢肯定,以我们的资质和悟性,可以真正理解卡夫卡呢?

所以,卡夫卡的人生不是一种可以评价的人生,它只是一种存在:充满了太多的困惑和诱惑,令人恐惧,又让人着迷。

“我走过的三十八载旅程,饱含着辛酸,充满着坎坷。”这是卡夫卡给他炽烈爱过的女友密伦娜信中的一句话。

卡夫卡只活了41岁,除了订婚三次又三次解除婚约,终生未婚,其他的经历和生活状态与常人无异。他是法学博士,保险公司高级职员。人生称不上春风得意,但也算不得凄风苦雨。

卡夫卡所言的“辛酸”和“坎坷”,更大程度来自于精神世界。卡夫卡在成人世界里非正常的,甚至是变形的、充满悲剧意味的生活,追本溯源,却在于他的家庭,在于他和父亲至死未和解的对抗和疏离状态。

从宿命的角度讲,人生来就是一个矛盾体,我们试图改变某些与生俱来的东西,但又被这些东西左右一生。如果说未经本人许可被安排到这个世界是一种命运,同样,我们出生于一个富有或者贫穷的家庭,我们拥有开明或者蛮横的父母,同样是一种命运。

对这种安排,无非两种选择,要么委曲求全,要么抗争到底。卡夫卡选择了后一种。

卡夫卡出生于布拉格一个犹太商人家庭。父亲是白手起家的成功商人,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并以此为傲,从而也养成了粗暴、专横、刚愎的性格。父亲对卡夫卡实行“暴君式”的管教,从来不曾试着去理解儿子的才华,也反感他所有的朋友。

卡夫卡称父亲是“坐在靠背椅上统治着世界”,而他自己则“像奴隶活在父亲掌控的世界里,并且已经丧失了说话的能力”。这让天生慧根和“反骨”的卡夫卡从童年开始,就陷入了这场旷日持久的对抗之中。

这其实是几乎所有孩子共同的困境,来到这个世界,就被要求去接受无数的秩序、规则,因为这样才有可能获得一个更主流、更正常、更成功的人生——虽然这未必是你需要和中意的那一款。大部分孩子默许和接受了这样的安排,卡夫卡也是如此,一方面他十分崇拜和敬畏父亲,另一方面,他一生都生活在父亲强大的气场之中,这形成了他孤僻忧郁、内向悲观的性格。

1921年8月,38岁的卡夫卡给妹妹艾丽写信,就她提出的关于孩子择校的问题表达意见,说“孩子们可以拯救他们的父母”,还引用了斯威夫特的话,“在孩子的教育方面,父母是最不可信赖的人。”卡夫卡认为家庭是“一个极其复杂且不稳定的有机体”,在家庭中,父母“剥夺了孩子的个性权利”,仅仅为“遵守某些要求的某些人”留下了空间。

这些言辞,正是卡夫卡在多年的遭遇和体验中形成的一种锐利、深刻的思考,也从一个层面上呈现了人生的荒谬感:我们人生最大的负面影响,正是来自那些我们认为天经地义应该爱着我们的人:父母、伴侣、儿女。

卡夫卡有时也会试着和家人接触。在他的日记中,记录着他陪父母打牌的心境:“我坐在一边,完全像个陌生人一样。我父亲要我玩一把,或者至少看他们玩,我编了个理由拒绝了。从童年开始,我就常常重复着这样的拒绝,它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在这种冷静得近乎冷酷的叙述中,与其说我们看到了他和父母感情疏离的那种窘况,不如说我们看到了人生最深处的那种悲凉和绝望:即使最亲近的人也是很难分担孤独的。

我的一位朋友这样向我描述,每次和妻子做爱,过程完整、热烈,不乏高潮,但在完事之后,他却觉得像是和一个陌生人在亲热。有一种小众的说法是,检验一个男人爱不爱你,只需用一个细节判断,在缠绵之后,他是不是会拥抱着你,有和你说话的欲望。这个细节可能会让大多数女人黯然。

其实卡夫卡式的悲凉和绝望,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只不过,和我们对此表现出的麻木、迟钝和顺从不同,卡夫卡仿佛从他本人中抽离出来,冷静地审视和品味着这一切,所以他对此的感受也远比我们敏锐、具体和深邃。

当然,卡夫卡这种过于灰暗的心理,也被广泛质疑。人是否应该向着光明疾走,而不是在黑暗中沉溺?这可能取决每个人的视野和心灵的宽度。和活得轻盈、自由的杜尚、梭罗不同,卡夫卡的生命恰恰不能承受这样的“轻”。

卡夫卡式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或许可以用深受其影响的米兰.昆徳拉的话来阐释:

“我们常常痛感生活的艰辛与沉重,无数次目睹了生命在各种重压下的扭曲和变形,平凡一时间成了人们最真切的渴望。但是我们却不经意间遗漏了另外一种恐惧——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其实是在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

End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