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章缺乏灵魂?运用写作公式写出有质量的文章

 理想192qoteiwo 2021-07-19
文章缺乏灵魂?运用写作公式写出有质量的文章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文章写着写着就偏离主题?有时候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有时候花费大量时间收集素材,东拼西凑地写出来,连自己都不忍直视?

这说明你写作毫无章法,没有确定的主题,也没有合适的素材来填充,更没有鲜明的观点做总结。

那如何摆脱写不出和不会写的困境呢?

运用写作公式帮你扫除写作障碍,成为真正的写作高手。

《写作公式:新媒体写作从入门到精通》这本书浓缩了写出上乘文章的精华总结:质量好的文章=阅读理解 旁征博引 原创金句。

这个写作公式的幕后高手是释若老师,他是人民邮电出版社签约共读营的写作教练,“公式写作课”创始人。累计写作1000万字,写过200余篇书评、图书解读类稿件,拆解过1000多篇新媒体文章,他从2017年开始接触新媒体写作,开启变现之路。

他的读书营从创办以来,吸引众多小伙伴加入。更有人在他的带领下,由写300字的困难户变成签约作者。

这本书在七月初首印,一经问世就抢购一空,出现脱销的状况,同类图书中销量排名第一,是不可多得的小白写作逆袭指南。

这个公式的含义是什么?

阅读理解:帮我们学习如何阅读,提高知识转化率,搭建个人知识体系。

旁证博引:运用素材证明观点,把知识理解透彻。

原创金句:把知识提炼成利于传播的金句。

理解了写作公式,我们就更加明白,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主题,主题是通过素材来表达中心思想,它统领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作者意图,而原创金句就是对一篇文章的精华总结。

那如何围绕主题写好文章呢?我分为三部分来阐述。阅读理解助力提炼文章主题;旁征博引,为主题寻找依据;原创金句,升华主题。

一、阅读理解有助于提炼文章主题

本书序言中释若老师有句话直击人心:我喜欢读书和写作,如果两者之间任选一个,我干脆全放弃,因为读书和写作,就如手心和手背,去掉任何一个,都与砍掉整个手掌无意。

这句话说明输入可以倒逼输出,输出质量不高,很大部分原因是没有好好阅读。

每读完一本书都要挖掘这本书的核心知识点以及中心思想,要明确这本书讲了什么,能能帮助你解决什么问题。

书中提到四种读书方法,它们是深度阅读、对比阅读、同频阅读、致用读书法。每种读书方法都对应不同的写作类型,深度阅读法适用于讲书稿,同频阅读法适用于散文小说一类,对比阅读适用于主题阅读,而致用类书籍用致用读书法。

我今年参加了致用类读书的共读营,这个方法刚好为我所用。

通过近半年时间,读书营的学习,我最大收获是,写文章有深度了,主题更加明确。

这离不开致用读书法给我的帮助,致用读书法简称QPA读书方法,它的要点有三个,分别是提出问题,给出方案,持续行动。

1.提出问题:有两方面内容,工作或者生活中遇到问题,明确处理问题需要具备的知识 。另一方面,读完一本书,抓住作者的核心观点,指导自己的实践。

2.确定方案:指总结归纳知识点,解决具体问题,做知识应用方案。

3.持续行动。我们从书中学到的知识必须通过行动来验证,这个环节需要记录行动过程、行动效果、总结行动经验,指导我们以后采取新的措施。

比如说我最近在读《认知天性》这本书,这本书利用心理学与脑神经科学的前沿研究成果,打破原有的学习误区,获取“复杂时代”最有利于大脑的简单学习法则!阅读收获明白学习误区,认清学习过程。学会打造自己的“心智模型”

读完这本书最大收获是认知得到提升,让我深入思考,探索学习的本质,重塑学习思维。

把握一篇文章的主题,就是要表达自己的核心观点,而阅读理解就是帮助我们提升这种能力,我们每读一本书,都会总结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从中得到什么收获,以及如何指导我们行动。

文章缺乏灵魂?运用写作公式写出有质量的文章

二、活用素材,旁征博引,为文章主题寻找依据

主题不明确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乱用素材,堆砌素材。

作家之所以能写出脍炙人口的作品,离不开对素材的把握程度,著名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就很善于使用素材,他会建立分类清晰的素材库,这些都是他灵感的宝贵来源,随时能够调用。

选择合适的素材能决定一篇文章是否出彩,就如著名作家刘青的一句名言:“人生的道路漫长,但紧要处只有几步,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可以理解为,写一篇文章有许多环节构成,但素材的选取是最关键的一环。

选择素材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归类。可以把素材分成不同类别, 比如我用关键词分类,情感、善良、养育、孝顺等,当然也可以按照标题、金句、案列进行分类,具体的分类标准以自己专业领域特点相关,我是以观点文的标准分类。

第二步,排除。就是把与原文逻辑不强,关联程度低的素材踢出。我最容易犯得错误是同一类型素材列举好几个案例,显得语言啰嗦重复。

第三步,检查。选取完素材后最关键的一环是,检查素材质量是否过关,主要从素材类型、逻辑性、关联程度、趣味性、共情力、表达力度、结论,这七个方面进行效验。

这三步中最难以做到的排除素材,不好做取舍,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利用“写作素材自查表”检查素材,给素材打分,得分高的留用。

2.根据自己的需要,确定素材数量,比如用正反两个素材,保留一个金句。

3.把问题讲清楚即可,余下的素材无论多好都是多余,不需要为此纠结果断删除。

选取合适的素材以后还要对其进行加工整理,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层次分明,略有侧重点的表达,才能把一个素材在文章中的价值显现出来。

文章缺乏灵魂?运用写作公式写出有质量的文章

三、原创金句,升华主题

金句是一篇文章的升华,短小精悍,含义隽永,是一篇文章的点睛之笔,放在文末 ,首尾呼应,使一篇文章的立意更加光彩夺目。

奇葩说里就有不少脍炙人口,朗朗上口的金句,傅首尔、詹青云都是金句频出的专家。

其中有一期,傅首尔关于人生真谛的句子让我印象深刻,这句话是这样说的“成长是你最终发现世界上什么人都有,当你能豁达的面对他们, 拥有制怒之力, 不再妄想强行改变谁,这将会是自己的新生”。

傅首尔把这句话总结为一句简短的金句“管好自己,但行好事,不渡他人”。

这短短的十二字,不就道出了人间真谛,人活一世,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看法,活好自己,管好自己,划清界限,不要把别人的事当回事。

释若老师在这本书中提出训练写金句的方法是:模仿、套用、发散思维。

1.模仿不是照抄,是指字数、意境、结构都已原文为模板,不要随意改动。

比如傅首尔的金句我可以模仿为“管好自己,多行善事,唯有自渡”。

2.套用的能力有三层意思,需要大量知识储备才能在调用时,随时采纳;表明观点可以直接引用作者原句;不留痕迹引用经典。

3.发散思维能力就是同件事从不同角度解读,做到“一题多解”以不变应万变。

金句的作用就如释若老师所说“金句之所以受人喜欢,除了因为其思想深邃,总是能一针见血地点透问题的本质”。

跟着释若老师的步伐,进行大量刻意练习,掌握科学的方法,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出自己的金句。

文章缺乏灵魂?运用写作公式写出有质量的文章

总结:

写文章并不难,写十篇文章,不如打磨好一篇文章,打磨一篇文章标准是主题鲜明、表达恰当、层次清晰,结尾紧扣主题。

有质量的输入才能保证高质量的输出,带着问题读书,变主动为被动,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为提炼文章主题打好基础。

建立自己的素材库,随时随地,快速收集好与文章主题对应的素材,而不是“书到用时方恨少”。

用生活感悟写出自己的原创金句,用我手写我心,形成独特的写作风格。

《写作公式:新媒体写作从入门到精通》这本书助你一臂之力,它是小白的写作指导手册,有趣有料,有案例分析,课后答疑,每一章节干货满满,是释若老师竭尽全力的用心之作。

愿每个人都有写出来的勇气,多看多写,都能有所收获,执行力比方法更重要,愿我们“一块写写”写出有质量的文章。

文章缺乏灵魂?运用写作公式写出有质量的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