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孩子进步不大?那是因为你没选对......

 北医脑健康 2021-07-20
1  
融合幼儿园集体课中的游戏是针对普通孩子设计的,对于特殊孩子不一定适合。

这些游戏都不是基于ABA训练法设计的,进行过程中也缺乏强化训练,这种游戏课可以让航航处在集体的环境中,但对于社交能力的提升并没有明显帮助。航航依然总爱自己玩,从来不会主动跟其他小朋友互动。我问他:“儿子,今天在幼儿园做什么了呀?”他也只是简短而刻板地回答:“跟大家一起玩”或者“玩'猜猜看’了。”

2 
虽然有影子老师的帮助,但航航依然很难交到朋友。

普通孩子天然的社交能力就很强,反应很快,每个环节都占优势,容易让谱系孩子在社交群体中有很多挫败感。

比如:刚开始也会有其他小朋友主动靠近航航,想跟他一起玩玩具、做游戏,影子老师也会及时给予辅助,但他在许多方面跟不上普通孩子的速度,很快小朋友就对他失去了兴趣,航航需要一个过渡和提升的过程。

3 
缺乏针对提升谱系孩子社交能力的课程环节。

虽然也开设有个训课、感统课、手工课等针对谱系孩子的课程,这些课程可以增强认知、大运动、手部精细等能力,但对于已经基本具备这些能力的航航来说,并不是当前最迫切需要的,反而对于他最需要提升的社交技能,在课程设置上是空缺的,比如:邀请别人一起玩、回应别人、泛化性模仿、听从集体指令、运用和解读社交中的肢体语言等。

就在我进退两难之时,北大医疗儿童发展中心老师给我带来了希望,她打电话告知我最近新增设了社交班,很适合航航目前的状况,通过沟通我了解到:

1、社交班的课程是基于ABA设计的,并且班里都是和航航综合能力相符的孩子。不仅可以很好地在老师的引导下互相配合完成集体游戏,而且相似的反应节奏可以使孩子们快乐地融合在一起。师生共同营造的良好游戏氛围更有利于孩子学习社交技能。

2、每个孩子的秉性能力各异,同一个游戏课程中主教老师会根据不同孩子的需求进行有目标性的微调,孩子们也会得到老师们的不同支持。游戏中孩子之间也会出现很多难以预料的碰撞,在处理当中老师既要注意目标差异化,又要相对公正地展示原则,为孩子们创造社交成功感,当然这对老师们的引导技巧要求是非常高的。

3、课程主要以社交游戏为主,能激发起孩子对上课的兴趣。游戏种类丰富多样,有看医生、去餐馆点餐、开茶话会、接力模仿、静静听、打保龄球等,不仅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社交技巧,而且可以在游戏中熟悉实际生活社交场景,同时在课上跟小朋友的互动中建立真正的友谊。

我立刻将航航转园过来,不到三个月航航的社交技能就有了明显提升。最近我去接他的时候,他会告诉我今天玩了哪种游戏,并讲述游戏规则给我听。不仅每天跟班上的小朋友们玩的挺开心,还主动邀请班上的岳岳(化名)来家做客。能看到儿子有这么大的进步让我感到很欣慰。

-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