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害羞”不是影响孩子交朋友的重要因素

 黄寿根图书馆 2019-02-27

神经科学的成长启示

养育难题的解决方法


在孩子的社交问题上,父母们比较常见的一个担心是——


孩子比较羞涩,或者性格偏内向,会不会就不容易交到朋友呢?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青少年问题专家迈克尔·汤普森博士对此明确回答:


害羞对于交友的影响,并没有人们通常以为的那么大。早期依附关系才是真正重要的因素。


什么是“依附关系”?它与孩子的社交能力有什么关系?下面我们与大家分享汤普森博士对这个问题的分析。


依附关系

“依附关系”是一个心理学词汇,用来描述“用爱、食物、慰藉和滋养来蓄满孩子空杯”的过程。

父母或主要抚养者被比喻为“港湾”——


一个孩子可以从这里出发,并在探索的过程中能够安心回归的地方。


从婴儿的视角来看,依附关系就来自他心情不好时得到的抚慰,尽情玩耍时得到的快乐。


而从成人的视角来看,依附关系就是回应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面部表情和情绪作出相应的反应,以及全心全意地爱上这个令人惊叹的新生命。


如果一个婴儿的杯子总是满的,而且一旦因为饥饿、疲惫、孤独或者受到伤害而变空,就能够马上被蓄满,那么这种依附关系就是牢固的。如果成年抚育者能够成为一个安全的港湾,那么这种依附关系就是坚实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依附关系都如田园诗一般美好。每个孩子都会经历挫折和失败。没有哪个父母能始终做到完美回应。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看到,有些依附关系常常伴随着焦虑和冲突。


但一旦建立起了稳定、优质的依附关系,就为未来的友谊发展打下了基础。


亲子关系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这一点大部分人都能接受。可是, 说“亲子关系是社交能力的重要因素”该怎么理解呢?“亲子关系”与“同龄友谊”之间是如何发生联系的呢?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汤普森博士列出了建立友谊所需的基本技能——

基本的交友技能

1

享受他人的陪伴

2

互惠,轮流,合作以及分享的能力

3

同理心

4

切实的,积极的期待,让人能充满自信与世界接触

5

控制攻击性冲动以及其他情绪的能力

6

解读情感的能力,特别是那些微妙而复杂的情感

7

享受他人的陪伴

8

承受挫折的能力

9

“心系他人”的能力

10

相信他人能够,并且也愿意把你放在心中

11

控制攻击性冲动以及其他情绪的能力

12

自我坦白——愿意且能够展现自己的弱点

以这个列表为依据,我们来逐一分析亲子间的依附关系与社交能力之间的关联。


享受他人陪伴

孩子们从婴儿时期就开始学习享受他人的陪伴,而成人先是喜欢与宝宝长久地对视,之后又愿意和孩子玩躲猫猫、做鬼脸等有趣的游戏。


家长们发现,他们的小宝贝不只是一个小肉团,而是能与之互动的对象。同时,婴儿也发现,自己不仅仅是妈妈的附属,而是一个独立的存在。


轮流、分享

及克服挫败感

最初的需要轮流来做的游戏就发生在婴儿期——比如,轮流微笑。


学会分享和克服挫败感,是孩子们在幼儿期学习的极为艰难的课程。小婴儿为了生存,为了赢得妈妈的关注,必须与自己的兄弟姐妹、父亲,甚至与工作和睡眠竞争。


同理心

及感知情绪

只有父母对孩子投注了充足的情感,孩子们才能学会同理心。


只有父母对孩子的情绪敏感,孩子们才能学会体察他人的情绪,并且表露自己的情感。


这种敏感性也有助于孩子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这就意味着,在建立友谊的过程中,他们能够处理并解决冲突,能够为各种问题找到富有创意的解决办法,并且不会因为朋友在游戏中获胜,或得到了新玩具而充满愤怒或嫉妒。


对未来的

积极的,切实的预期

当一个孩子得到的稳定照顾,拥有牢固的依恋关系,这个孩子就会对未来有实事求是的,积极的期待。


这对建立友谊是极为有益的,因为,如果你总是担心遭到背叛或拒绝,那你往往就真的会得到这样的结果。


这种稳定性和对情绪的回应还能帮助孩子辨别,谁有可能与他成为好朋友,以及最好避开谁。


另外两条容易被我们忽视的重要能力——


列表中有两条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心系他人的能力”和“相信他人能够,并且也愿意把你放在心中”。


这意味着,即便朋友不在身边,我们也会惦记她,并且相信他们也会同样惦记我们。


多莉.麦迪逊(Dolly Madison)曾说过,将你的悲伤向朋友诉说,悲伤会减半;把你的快乐与朋友分享,快乐会加倍。心中有他人,这就是友谊的魔法。


如果有糟糕的事情发生,我们会想要马上告诉我们的朋友,因为我们知道他们会安慰我们,或者让我们开怀大笑。如果有什么好消息,我们也会立马想要分享给朋友,和他们一起感受加倍的喜悦。“我想你”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不就是“我把你放在心上,你也把我放在心上”吗?


“放在心上”不仅仅只是想到对方,而是对彼此心怀善意。这种对友情敞开心扉的态度是其实就来源于那些小游戏,比如躲猫猫(爸爸妈妈消失一会儿,又马上回来)、捉迷藏(消失的时间更长一些)。


也来源于很多生活瞬间,比如父母去幼儿园接孩子时欣喜重逢的那一刻;亦或半夜将从噩梦中惊醒的孩子揽入怀中,温言安慰的那一刻。


总结

简而言之,孩子们维系友谊的基本条件——坚信自己很好,并且也相信朋友们很好——是早期依附关系的产物。


它直接来源于我们在孩子还是婴儿时给予他们的信心:我很好,并且我会获得好的照顾。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


如果孩子没有良好的早期依附关系怎么办?


汤普森博士也谈到——


我们看到,一些孩子在依附关系中会表现的焦虑和黏人;另一些孩子则显得疏离、沉默,或者容易生气,充满怨恨。还有一些孩子会抗拒身体或者情感接触,所以很难跟他们建立联结。


但好消息是,每一个新的环境,不论是幼儿园、中学、大学,还是象棋俱乐部、小镇足球队或者夏令营,都有可能成为弥补孩子早期依附关系不够好造成的缺失。


也有可能会遇到另一个在依附关系或人际交往方面有相似困难的孩子,这两个孩子可以成为彼此的灵魂伴侣,为对方提供他们之前竭力回避的亲密关系。


同时,父母也应该,并完全可以为孩子的社交能力提供持续的支持。对此,汤普森博士的建议是:


假如你发现你的孩子缺少上述列表中的某些技能,别指望他或者她能从书本或课程中学到。这些技能只能通过互动,通过与他人的交往来学习。


孩子如果没能在早期依附关系中逐渐积累这些技能,那么就需要与人建立新的,让他感觉到安全和有意义的联结,从中重新学习。


这种联结可能是与你之间建立的——也许孩子小时候,你因为自己生活中的一些经历,比如失去亲人、罹患疾病或其它创伤,而无法与孩子建立起早期依附关系,不过你现在依然有机会弥补,可以与孩子重建良好的关系。这种联结也可能是与一位爱他,呵护他的叔叔阿姨,或者老师、治疗师之间建立的。


获得友谊的技能就是先在孩子与他信任的大人之间,然后在同龄人之间,通过无数次的微小互动,逐渐积累起来的。

以上内容摘编自:

《妈妈,他们欺负我——帮孩子解决社交难题》



正如上面这篇文章提到的,孩子的社交能力,首先是要通过孩子与他信任的大人之间的互动来逐渐积累和学习。


在这方面,除了父母之外,经过专业培训的老师也能为孩子,以及为家庭提供有力的支持。这也是游戏力工作室的“家庭支持”正在做的事。



游戏力家庭支持


寻找愿意和我们携手行动的家庭。

家庭、游戏老师、咨询老师三方合力


2-8岁的孩子

共同构建支持性网络,

打造积极的养育环境


父母遇到的每一个育儿难题,

我们与你共同面对。



游戏课程

经过专业培训的游戏老师每周进入家庭,和孩子展开以人际互动游戏为主的一对一游戏课程。


一方面让孩子在游戏中逐渐增强自信心、自控力和适应力,另一方面,也为家长提供了“如何根据孩子的独特需求,高质量地陪伴孩子”的直观示范。


咨询支持

咨询老师、游戏老师与家长一起组成专属微信群,共同面对养育难题。


老师们会通过孩子日常的行为表现和情绪状态,分析孩子的心理需求,为家长提供建议和方法,优化日常的亲子互动方式;带动和鼓励父母实践高质量陪伴。



对孩子和家长两方面同时提供手把手的支持,不仅让父母“知道”,更帮助父母“做到”,打造更利于孩子成长的生态环境。


让孩子的童年成为每个家庭的美好时光。


常见问题

Q:游戏力家庭支持针对什么样的家庭呢?


A:以往家庭支持案例中,孩子的状况各不相同,有谨慎退缩的,也有冲动难以自控的。相同点是父母关注儿童心理健康,积极行动,构建利于孩子成长的生态环境。不在于孩子的问题有多严重,而是如果父母感觉到孩子因此而不快乐,受到困扰,那么就可以尝试通过家庭支持,一起帮助这些孩子摆脱困境,逐渐积累起信心与勇气,并最终获得主动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环境的适应力。

Q:家庭支持的过程和进度是怎样的?


A:初期,游戏老师会以跟随的方式,先与孩子建立联结,为孩子补充正情绪。


随后游戏老师和咨询老师会共同努力,按照安全感、自信心、适应力这三个心理层级,从建立和补充安全感开始,逐层“搭建”,逐渐帮助孩子提升自信心,培养适应力。


Q:家庭支持为什么会有效?


A: 家庭支持的首要目标是优化亲子关系。从真正读懂孩子的心理需求开始,为孩子创造适合的环境,成长蕴含的积极力量就会显现出来。


亲子关系涉及日常生活中各种互动,会不断涌现出新的疑问。家庭支持在一年时间中全程陪伴,家长一方面可以看到游戏老师与孩子的互动方式,获得直接的感受和方法,另一方面,通过与咨询老师针对每一个细节充份沟通,找到最适合自已家庭状况的养育方式。


Q:孩子会积累一些负情绪,压抑在心里,在其它小事上突然情绪爆发,对于这样的状况,家庭支持能起到什么样的效果呢?


A:孩子的情绪就好比是一个天平,有的时候负情绪多,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总去挖掘原因,把这些负情绪拿掉,而是主动的注入积极的快乐的正面的情绪,这样,孩子情绪的天平就不会倾斜。


根据以往的案例经验,课程初期家长会看到孩子很喜欢这样的游戏课程,用家长的话说,这课对于孩子像一次“深度放松”,“孩子笑的特别开心”。在笑声中,孩子的情绪天平不再失衡,快乐的情绪会改变大脑的化学环境,在积极的情绪影响下,人会更倾向于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勇于尝试,正情绪日积月累,孩子的神经系统从生理层面会发生改变,呈现出来的结果是孩子面对复杂环境适应力增强了。

Q:孩子在同龄社交方面遇到一些麻烦,家庭支持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A:人生下来开始学的第一件事,学习一辈子的事,就是社交。每个孩子除了身体能力的练习,剩下的就是社交练习,其重要性远胜过学习知识。

 

社交必须有对象,成年人是社交环境中首先出现的重要元素,同龄伙伴的重要性要到8、9岁以后才显现出来。每一个孩子都是通过与成年人交往的经历中,不断进行学习,然后再应用到同龄交往中。学习自己与他人到底构成什么样的关系,自己在与他人的关系中,到底是个什么角色,处于什么位置,与他人交往时,最好采取什么策略。

 

当孩子遇到社交问题,一味将孩子推向同龄伙伴,得到的可能是更多的挫败感,对于社交越来越紧张,有压力,甚至在同龄群体中直接被贴标签。游戏教师会根据孩子的特殊状况,有意识的不断调节游戏的类型及强度,提供一个练习社交技巧的最佳环境。孩子通过和游戏教师不断变化的互动,体验社交中的种种场景,认知自己和对方的情绪,打磨社交技巧,更好的应用到同龄社交中。


在游戏课程以外的时间,孩子面临社交难题,父母会随时获得工作室咨询老师的支持,咨询老师成为父母的外部调节器,父母成为孩子的外部调节器,帮助孩子走出社交困境。

Q:孩子有比较强的攻击性,怎么通过游戏课程来解决这个问题?


A:正如《游戏力》书中所说,孩子需要与攻击的冲动和平相处,不管这种冲动是他自己的 还是别人的。假如我们不让他们在游戏中练习,那么他们会在真实的生活中练习。


目前仅在北京提供一对一家庭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