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个月,VB评估从90分到137分,我的干预秘诀是…| 星宝故事

 北医脑健康 2021-07-20

孤独症孩子的家长最希望看到的,莫过于孩子的不断提升和进步。

由于他们的“特别”,他们的每一个小进步都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上一期星宝故事的主角凡凡在短短的十个月里,VB评分从90分上升至137分,这令人惊喜的进步,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口述 / 凡凡妈妈

编辑 / 嗨脑仁

 1
进步,需要十一分的耐心
刚开始进行干预的时候,凡凡的基础很差,他们的课程进度非常慢,同一个内容需要反反复复地练上两三周。
当时我对教学方法提出质疑,但班主任简单地用一段解释便打消了我的全部疑虑:即便我们已经反复练习了很长的时间,他也不一定能真正记住,因为每个孩子的接受程度不一样。
比如,练习某个技能一周以后,孩子看似是学会了,这时我们问一些延伸性的问题,或者比平时多问一个问题,孩子如果答不上来,也就说明仍然没有学会,他并没有泛化,只是在机械复述,而不是真正习得了。
以前我认为,孩子们在机构做的练习都是一些非常简单的事情,顶多练习5、6遍应该就能学会了。
但是,我忽视了一点,因为“特别”,他们需要付出比普通孩子多倍的努力。
 2
成长,需要适度的鞭策
经过三个月的个训练习,凡凡的进步很大,在此基础上,我便与班主任商量,能否为他升班?
我当时的考虑是,一般的孩子至少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会考虑升班,但我希望他可以在相对优秀的环境下得到更大的改变。
我相信,只要能够抗住压力,他的进步一定很快!
不过,如同在上一期心得分享里谈到的,我是个很容易焦虑的妈妈。大家担心我的情绪会影响到孩子,于是向我打了很多预防针:孩子到了更好的环境里,可能会因为能力悬殊过大而导致挫败感。同样,作为妈妈,也不可以因此对孩子丧失信心。
可能因为凡凡本身就是爱笑的孩子,很招人喜欢,他成为了老师口中“人缘很好的孩子”。升班后,老师很照顾凡凡,而凡凡也很棒,他并没有因为能力低而产生很大的压力,仅仅两天,便适应了环境。
凡凡升班后,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有进步:
1、社交技能提升
在接受干预之前,凡凡从来不关注小朋友,他只关注自己的爸爸妈妈等家人,在幼儿园里,他甚至会开心地扑向同学的妈妈,但绝不会与同龄孩子互动。
以前的班级,孩子们的能力里都很弱,即便凡凡想与他们互动,对方也不一定能准确接收到信息、也不会理凡凡,加上孩子们本身的等待能力较弱,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回应,也就不会再理会对方了,关注度也会变差。
但是能力好一些的孩子具备一定的互动能力,他们会互相借玩具、互相问对方问题等等。
2、游戏技能、认知能力提升
在课堂教学方面,不论是课程还是游戏,都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更具竞争性,对凡凡来说是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当然,这在无形中也是一种鞭策。
课堂上,老师以游戏教学为主。例如,捉迷藏、抢凳子、传球等等。这个班和幼儿园的上课模式有点相似,所以凡凡在机构练习了这些技能之后,到了幼儿园就能跟上其他小朋友的节奏了。
我很明显能感受到凡凡在这里找到了自信,当他有了自信之后,他才能到幼儿园那种让他有压力的群体里,释放他的自信。
 3
历练,需要一点点勇气
在第二个班待了三个月以后,我又想给凡凡升班了。
因为我觉得凡凡已经摸清了他们的上课模式和游戏规则,当他觉得自己什么都学会了的时候,他就会开始松懈。
我认为他需要新的更优秀的环境的刺激,哪怕他成为了小学渣,我也觉得一试。老师也建议我:因为能力相差很大,如果孩子感到很大的压力而状态不好的话,需要马上换回来。
于是,我们尝试着换到了现在的班级里,这些孩子能力真的很好。他们会自己讲故事,并且会思考、会反问,运动技能也不错。相比之下,凡凡显得有些“笨笨的”。
班里的老师对孩子们的常规要求很严格。比如“必须在凳子上坐好,离开时要站起来双手搬回去”。进班第一周,我能明显感受到凡凡确实有压力,有时候上课跟不上就会走神。
慢慢地,我发现她的状态越来越好,和其他小朋友的互动也越来越多,甚至学会差遣同班同学去关教室门了。
有一天,老师告诉我说,凡凡对小朋友说了一句特别牛的话:“我说什么?你记住了没?咱俩现在就是好朋友了!”
当时听完我特别高兴,尽管他还没有学会持续社交,但起码他在进步。要知道,以前的凡凡,只能说出“baba、mama”等无意义音节。
4
难度相适应,训练才有意义
虽说我在持续给凡凡升班,但是我必须强调的一点是:孩子接受的训练,必须与他个人当前的能力相当,否则只会适得其反。这是我的经验教训。
前段时间,我每天早上都会锻炼他独立工作的能力,在我看来是非常简单的事情:我画了6个图形,其中3个圆形、3个三角形。我要求他把三角形涂成红色,把圆形涂成蓝色。
当我布置完任务后,我问他“妈妈说什么了?”他说“所有的都得涂上颜色”,我又问“还有呢?”他便回答“没有了”。这种对话反复持续了很多回,但依旧没有达到我的要求。我将问题反馈给老师,她竟惊呼“太难了!”我很奇怪,这种简单的事情,能有多难?!
老师向我解释:“我们大人会觉得这件事情很简单,但是对于孩子来说里面有3个任务:认图形、个数、涂上不同的颜色,而且还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对于他来说真的太难了,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于是我按照老师的要求,将任务分解成几个小步骤。刚开始的时候,他每画一个形状,都要休息一下,把笔帽合上玩一会儿,然后才会接着画下一个,这样其实很浪费时间。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今早我发现,他可以把3个一样的形状都涂完后再把笔帽合上了。这就是一个进步,他会主动思考如何才能高效率地完成任务,专注力也在提高。
5
希望,永远在前方
刚开始干预的那段时间,我经常会做一个梦:我们家 ,把楼梯全都砸了,然后我整个晚上都在做梦找楼梯,但是我找不到楼梯,更回不去家——那种没有出路的感觉,我一直记在心里。
但是凡凡这段时间飞跃的进步让我十分欣慰,我觉得只要我能够坚持,希望永远都会有。
我会一直坚持专业干预到机构不再收他。在那之后,我会选择自学知识,进行持续的家庭干预。

我和孩子,都在很努力地进步。

您有想对凡凡妈妈说的话吗?请在下方留言,我们将选取点赞数最高的粉丝,赠送嗨脑仁公仔一个~
星宝故事-推荐阅读
《孤独症康复≠早教》
《星宝如何融入社会?》
《一个孤独症患者的自白》
你 可 能 想 了 解

(点击关键字即可获得)
幼儿丨心理 早期干预
ADHD丨辨别  多动症  注意力不集中
生活技能丨生活自理 如厕 自我管理

进入“订阅号”界面,

把北医儿童发展中心设为星标,
获取更多资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