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应对新型冠状病毒!如何与孩子一起“打赢”防御战?| 洗手及佩戴口罩篇

 北医脑健康 2021-07-20

作者 / 周雅文 BCBA
编辑 / 嗨脑仁
近日来,武汉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已经在全国范围内扩散,我们也在密切关注着疫情发展的动态。
在这个特殊时期,家长和星宝们能做的,就是最大程度预防病毒的感染。虽然网络上流传着孩子和年轻人不容易被感染,但不易感染并不代表对病毒有免疫。
因此,综合了多家权威机构的预防建议,家长们需要与孩子一同做好以下防护措施:
1) 勤洗手——特别是咳嗽、打喷嚏后和吃东西前;
2) 外出需要尽量佩戴口罩;
3) 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
4) 打喷嚏或咳嗽时,使用纸巾或手肘捂住口鼻。
当然,上述防护措施可能对于成年人或青少年非常容易做到,对于我们的星宝却未必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许多孩子由于无法正确的按照步骤洗手,或拒绝佩戴口罩而使防护效果大打折扣。
不过,不用担心,我们一起来对洗手和口罩的佩戴进行步骤分解,帮助家长们在家中进行居家训练!
01
洗手的正确方式
洗手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维持个人卫生的活动之一。
但其实,里面的步骤可是大有讲究,在居家训练中,家长们可以使用任务分析的方法,将步骤拆解,教授给孩子。笔者在这里准备了一版步骤拆解, 供家长使用:
步骤一:拧开水龙头
步骤二:将手部充分打湿
步骤三:使用肥皂或按压式洗手液
步骤四:将肥皂泡或洗手液在手心和手背充分揉搓(不少于6次)
步骤五:将手心与手背充分的冲洗(直至没有泡沫)
步骤六:关闭水龙头
步骤七:取出纸巾,将手擦干
步骤八:将纸巾扔进垃圾桶
在家长使用任务分析的方法时,如果遇到1-2个孩子做起来非常困难的步骤,也可以将这些步骤单独进行动作模仿的练习,来帮助孩子快速掌握。
当然,除了勤洗手之外,我们也有一些其它的方法可以作为辅助,减少手部细菌的滋生。
例如:使用免洗洗手液。虽然官方并未给出免洗洗手液可以杀死冠状病毒,但是对于普通细菌的效果也是经过验证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免洗洗手液外,消毒湿巾也可以帮助孩子们有效抑制手部细菌的滋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们咨询了北京儿童医院的医疗专家,流动水和肥皂洗手的效果是最好的。如果孩子实在不能配合,可以选择含有75%左右的酒精免洗手消毒液,对于新型冠状病毒也有一定的杀灭帮助。

 (图片来源于网络)

02
如何让孩子乖乖戴口罩?
正确佩戴口罩的步骤,想必这几天家长们在网络上已经看到很多,在这里我们就不赘述了。
但是,我们更加关注的是一些孩子对于佩戴口罩、帽子、手套等极度排斥,往往会出现前一秒家长刚刚戴上、后一秒孩子就摘下来了的情况。
那么,如何能够让孩子乖乖戴上口罩,避免感染?
     (图片来源于网络)
1)  与孩子做游戏
看到标题大家肯定很疑惑,与孩子做游戏跟戴口罩有什么关系吗?
其实,这里是指通过游戏的形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帮助孩子从对于戴口罩的抵触变成主动愿意戴口罩。
有很多孩子会出现和家长“对着干”的心态,这时候,家长们就需要开动脑筋,想一些吸引孩子的故事:
如,“我们马上要出门咯,外面有很多的病毒怪兽在巡逻,要想防止这些病毒怪兽攻击我们,就要戴上口罩,咱们看看谁坚持的时间长!让爸爸来做裁判好不好?”
2)  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将带口罩的重要性灌输给孩子
对于认知理解能力较好的孩子,也可以通过故事的讲述,说明带口罩的重要性。
3)  高密度强化孩子的佩戴口罩的行为+家中模拟练习
针对认知和理解能力没有那么好以及年龄较小的孩子,通过做游戏或者讲故事的方法可能很难行的通,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使用高密度的强化来维持孩子佩戴口罩的行为,并且搭配在家中的模拟练习同步进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具体方法如下:
a.    在家中帮助孩子佩戴好口罩,并记录孩子能够坚持的时间。
b.    定时给予强化。(如果孩子可以坚持30秒钟,则在25秒左右的时候给予强化。)
c.    当孩子能够在家中佩戴一定的时间,再带孩子出门。并在出门后也遵循同样的方法进行强化。(不推荐使用食物,可能会造成细菌从口入)
4)避免户外活动是最好的办法
前面三种方法都是在万不得已,需要出门时才要用到的。其实最好的办法还是避免户外活动,尽量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特别是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尽量不要出门。
家长们外出归来,也应当自己先做好个人卫生,先洗手,换上家居服,再与孩子进行互动。
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还将针对疫情与防护措施推出系列文章,如果家长和老师们有比较关心的问题,欢迎留言讨论!
最后,祝大家春节快乐!
荐阅读
《6种实用的正强化技巧》
《看到大龄孤独症的更多可能性》
《老师施了什么魔咒让孩子这么听话?》

你 可 能 想 了 解


(点击关键字即可获得)

幼儿丨心理 早期干预
ADHD丨辨别  多动症  注意力不集中
生活技能丨生活自理 如厕 自我管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