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老师电台四期开营|孩子才三个月就开始筛查孤独症,有用吗?!

 北医脑健康 2021-07-20
作者 / 贾美香
编辑 / 嗨脑仁
从1982年诊断第一例孤独症孩子到今天已经过去了近四十年,而且近几年来这个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非常快。
这些孩子如果早期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干预,将来他们长大成人在社会上很难独立的生存,成为父母永远的牵挂和痛处。

01

孩子仅仅是说话晚而已吗?
有些年龄小的孩子,开始家长会认为孩子就是说话晚,有的爷爷奶奶会说:“爸爸妈妈小时候就说话晚,但什么都会,现在也大学毕业了,有了自己的工作和家庭”,所以家长往往觉得“说话晚”不是孩子的问题
也有家长会认为是孩子的听力有问题,就带孩子到耳鼻喉科去反复检査听力,做各种与听力相关的检查,但是查来查去并没有发现有听力的问题。
一些家长在孩子早期几个月或一岁的时候发现了有不对劲的地方,但并未引起重视。
也有的家长带孩子去医院看过大夫,但诊断的大夫如果不了解孤独症这个疾病,专业性又不够,往往有些孩子被误诊为发育落后,但做了脑核磁、脑电图、CT检査都是正常的,家长也就认为发育落后长大就自然好了。

02

你能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吗?
大家决不要片面强调孩子大点儿就好了,孤独症是一种疾病,随着年龄增长,他的表现可能会越来越明显。
有些家长也会说,孩子在家里跟家长有互动,自己玩的也很好,也不干扰大人干活,叫名字也有反应,只是他自己玩的时候对周围的人关注少,没觉得有任何问题,直到三岁上了幼儿园1-2个月后被有经验的幼儿园老师提出和其他孩子不一样反映孩子不合群,生活自理能力差,语言表达落后于其他孩子,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医院就诊检查。
幼儿园是一个集体环境,所有的孩子在同一个环境中比较,有一个孩子表现与其他孩子不同,细心的老师都会很快发现。
通常幼儿园的孩子按年龄分班,小朋友分成若千小组,一个小组有五六个孩子,围在一张桌子上玩或者是围圈坐着,基本上都能听懂老师的指令,能够安坐,唯独我们狐独症的孩子坐不住,他会到处溜达或围着桌子来回跑,一但看到有他喜欢的东西或物品,比如看到他喜欢的绘本或玩具,会不顾一切地冲过去拿到手,躲到一边去看绘本中的故事或念数字或玩他喜欢的玩具等,也许这时他会很安静,但是这件事完成就又跑掉了,根本不能按要求坐在椅子上,所以往往幼儿园的老师会很快发现孩子的问题。

03

干预不及时会导致什么后果?
孤独症孩子通过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会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一旦超过了最佳的干预年龄,比如超过了七岁,你再想去干预训练难度就会加大,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很难听从指令。他不太会按着你的要求去做,也许是没兴趣,所以也根本不学。
有些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往往开学不久、最多2-3个月就被学校退回了,因为他不能融入到集体环境里,老是在乱跑、不听指令,更坐不住。
我在门诊看到有个很典型的孩子:老师和妈妈一起带来就诊,老师反映上课铃声响了,小朋友们都往教室里跑,他却往操场上跑,他总希望老师追他跑,去抓他,所以老师越追他,他跑的越快,老师在后边追的越紧,一边追一边喊他,他就非常开心,反而跑的更欢。
这种状况每天都会出现,导致其他孩子在教室里面等着,老师要先把他从外面找回领进教室,安排他坐下才能开始上课,这样的情况几乎天天出现,于是正常孩子回家就会告诉家长,最后导致班上多数家长集体找到学校校长要说法,“老师到底只为一个人?还是要照顾大多数?!”并提出“这个班有这样的孩子,会耽误其他孩子的学习”,因此产生了很多矛盾,家长集体又找到上一级的领导要求解决问题,最后我们的孩子只好被学校劝退。

04

做好早期发育自检
握紧发育关键期
目前到医院来就诊的孩子,年龄最小的只有几个月,虽然我们不能给这么小的孩子下一个孤独症诊断的结论,但是他只要有些孤独症的表现,我们就会建议家长带孩子到专业机构进行早期干预和训练,决不能说等他长大了、症状典型了,再去给他做干预。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只要发现有些症状,哪怕是不典型的,也要及时告诉家长,建议抓紧时间干预。目前来就诊年龄最多的是两到三岁的孩子,也就是通常在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好多孩子因为没有语言,或者说些家长听不懂的话,或者重复家长说的话,家长才感觉孩子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就会来就诊。
 
 21天,《贾老师电台》
 带您打卡儿童发育里程碑 
《贾老师电台》是一档由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主任医师贾美香教授领衔主讲、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承办、与全国医疗康复专家发起的基于微信社群内举办的公益学习栏目。
本栏目用专业的智慧,和家长为伴,传递成系统、重实操的儿童发育发展技巧,让家长少走弯路!       
《贾老师电台》第四期将于6月22日开营!
这21天,贾老师将带领我们打卡儿童发育里程碑!了解孩子成长各个时期的能力发育及相应的干预原则,做好发育自检,不漏掉每一个细微的发育预警,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夯实基础!



21天,您将得到……
 ❶ 8:30a.m.【晨读】
每天10分钟,轻松get一个知识点。本期包含各个年龄阶段孩子的能力发育标准及干预原则。
尽管孤独症没有药物从根本上可以治愈它,但目前还是有很多的方法,可以让孩子的症状得到很大的改善:有些孩子通过早期持续的干预训练,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并回归正常幼儿园和正常小学,和正常孩子一起学习和生活,有些能力较弱的孩子,通过训练可以很大程度的挖掘出他们在某个方面的潜力。
 ❖ 特邀嘉宾 
这一期,我们特别邀请中日友好医院言语语言病理学专家、香港中文大学荣誉研究助理、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专委会言语康复组副组长、微信平台“话语泉”创办者薛勇医生做客《贾老师电台》!
薛勇医生擅长各种言语-语言、吞咽认知障碍的诊疗,也出版了很多相关的书籍,例如《失语症病例分享》、《语言康复》、《构音障碍的康复》等等。也许,您正苦苦钻研的书本,正是薛医生的学术杰作!
这次,我们将薛勇医生请到《电台》,为我们深度剖析各年龄段的儿童言语问题及解决方案,拿回属于孩子的“话语泉”!
6月22日开始,跟着贾老师和薛老师,学习家庭干预的重点要点,解决各种疑难杂症!
❷ 17:30p.m.【解惑】
针对孩子的日常行为问题,专业康复师每天会进行半小时的社群即时答疑。 
❸ 20:30p.m.【听绘本】
贾老师精选了每日有声绘本推荐给大家,家长们也可以学着自己给孩子讲故事。
❹ 20:00p.m.【JIA粉连线】
一对一在线咨询,聊聊您的亲子互动,说说遇到的小状况。贾老师或专业BcaBA将亲自为您解答!(名额需通过活动获取,具体方式见群公告)


第三期好评
家长打卡笔记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左右滑动进行翻看)
扫描下方海报,即刻加入电台!
限额2000人,先到先得!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