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颈椎病现在还是「老年病」吗?

 百草宜本 2021-07-20

是的,颈椎病的本质,是颈椎的一种退行性疾病。什么是退行性?简单地说就是老化。在以前,颈椎病就像牙齿松动、头发花白、皮肤松弛一样,常常随着年龄增大而自然发生,符合自然规律。

但现在不在只是老年人才会得,如今的年轻人,也刮起了颈椎病~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脑、手机、汽车的普及,「低头族」以及「开车族」越来越多~

1.颈椎的构造

了解颈椎病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颈椎的解剖结构。

颈椎有七节,第一节颈椎称为寰椎,第二节颈椎称为枢椎,之后依次是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颈椎。像平常医院的影像检查报告所呈现的C1-C7,其实就是代表着颈椎的不同节位。

第二节至第七节的颈椎结构是椎间盘,椎间盘将每一节颈椎连接在一起。在椎节后端有一个空腔,每一节空腔纵向连接起来形成椎管。椎管里走行的就是脊髓,以及脊髓发出的各条神经。

2.颈椎病的分类

六种常见分类

颈型颈椎病

年轻人或者长期对着电脑的群体居多。主要以颈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为主。


神经根型颈椎病

由于椎间盘的退变或者突出,压迫了颈椎内的神经根。主要表现为除了颈痛、活动受限以外,还会出现手麻、手痛等相关症状。


椎动脉型颈椎病

因为颈椎的退变、增生刺激了椎动脉而导致的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表现症状为头晕、眼花、耳鸣。


脊髓型颈椎病

这是所有类型中最严重的一种,由于椎间盘突出或者椎管狭窄导致了颈椎的脊髓受到压迫,表现出相关的临床症状。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主要是因为颈椎的退变、增生刺激了交感神经,表现出头痛、胸闷、头晕、眼花、眼睛干涩等由交感神经引起的相关症状。


混合型颈椎病

在临床中有以上五型颈椎病的其中两型或者三型混在一起,就称为混合型颈椎病。

在以上类型中,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占60%

 

现代医学认为,颈椎病的病因病机复杂,骨性组织与软组织的劳损退变、代偿与失代偿,生物力学与生物化学平衡的失调,互相联系,互为因果,共同构成颈椎病的两大发病机制。

急性损伤、慢性劳损、炎症、天气变化、精神紧张、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都会导致颈椎的动力平衡失调。

若长期得不到纠正,就会引起整个颈椎系统的功能絮乱、颈椎稳定性丧失和生理弧度改变,从而引起包括颈肩酸痛、背部沉重等在内的一系列相应临床症状。

3.中医角度看颈椎病

中医学没有明确提出颈椎病的病名,有关类似颈椎病的病因、病机、症状中医归类于痹症

中医主张颈椎病的发生内因是由于肾精亏虚,脊髓不充,外因是风寒湿邪侵袭,跌打扭伤,使颈部经络气血痹阻,导致经络不通则疼痛、酸胀。

在大部分情况下,很多神经根型颈椎病都会被建议采用手术治疗或等待手术治疗。

事实上,除非特别严重的情况,多数颈椎病都可以采用保守治疗,中医治疗主要是以按摩、整脊、针灸、理疗、中药口服和外用等方式,中医整脊是常用有效的治疗方式。

台湾平衡骨架整体脊柱矫正导师、柔筋调骨联合创始人丘书捷主任在对待颈椎病的调理思路如下:

情况主诉

43岁的刘先生,颈痛、肩背疼痛半年,疼痛症状突然加重一周后前来就诊,并出现怕风、偶尔晕眩、睡眠质量差等情况。

专项评估:

1. 体格检查:颈曲度直。寰枕关节压痛。C1向左移。压顶+,右臂N+

2. 影像检查:颈反弓、C5/6项韧带钙化、C5/6间隙向后成角

诊断结果:

颈椎病

调理方案:

1. 推拿:通过手法改善颈椎及周围软组织力学平衡          
2. 正骨:恢复颈椎关节肩位置关系

3. 远端力学平衡调整:调整骶骨以平衡骨盆应力

调理效果:

一阶段:3次操作后相关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二阶段:5次巩固后,复查影像显示:颈椎力线基本恢复,寰枢关节位置恢复正常。

百草宜本快问快答

问:颈椎病的自愈性?

不会自愈。有的患者症状轻微,可通过自行锻炼调整,恢复正常,但容易反复发作。

百草宜本快问快答

1.问:颈椎病能治愈吗?

早发现、早干预,都可有效控制疾病进展,缓解症状,实现临床治愈。

2.问:颈椎病的治愈率情况?

90%患者经过保守治疗获得痊愈或缓解。持续2~3周,通常均可显效。

3.问:对颈椎病患者的饮食调理建议?

颈椎病患者的饮食要有节制,不可暴饮暴食。人体的阴阳是平衡的,饮食过度或过寒、过热都会使阴阳失调,而致脏腑受伤。长时间食生冷寒凉的食物,会伤脾胃之阳气,导致寒湿内生,从而加重颈椎病的症状。具体的饮食建议还需根据个人体质进行辨证论治。


颈椎自检:测测你的颈椎健康吗?

自检秘笈:

一级:脖子酸痛、僵硬。

(这是颈椎病的最常见症状,也是预警信号)

二级:肩膀、后背(尤其是肩胛骨内侧区域)酸痛,僵硬。

三级:睡觉经常落枕。

(落枕是一种早期颈椎病)

四级:胳膊出现疼痛、麻木,严重的时候出现过电样的感觉。

(从这一级开始要尽快就诊)

五级:手变笨,不灵活。

六级:写字开始变化,吃饭开始用勺,不敢用筷子。

七级:走路出现不稳、发飘、跑偏、走路像踩在棉花上,一脚深一脚浅的感觉。

八级:四肢出现无力感,走路出现跛行。

九级:小便、大便、性功能出现障碍。

十级:出现瘫痪,下不了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