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乒乓高手的必备套路,拧拉后衔接正反手连续,想进步得这么练!

 乒谈 2021-07-20

2021年127篇


作者|乒谈

版权申明|原创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反手拧拉,可谓是乒乓球领域的一次技术革命!

拧拉一般是处理台内短球的。

以前没有拧拉技战术的时候,球员接短球的方式都是偏于控制和防守,防止被第三板上手,或者给自己的第三板上手创造机会。典型的接发球手段有:搓、摆、劈、晃等。

而现在,反手拧拉技术已经广泛地出现在乒乓球比赛中。和挑打一样,这是属于偏进攻性的接发球手段,反而压力到了发球方,因为如果自己反手不好,很容易就被对方压制住了。

拧拉拧冲一板得分当然好,但是如果对手接过来了呢?所以说,想要发挥拧拉技战术的最大价值,我们要重视拧拉后的衔接。

拧拉之后,对手回球过来是下旋球的可能性不大。因为拧拉的落点一般比较短,除非是故意拧一个深落点。

如果对手侧切一板,那回球就是下旋或者弱下旋。但是一般人没有那么好的手感,更多的时候,回过来是上旋球。

所以,我们就要思考,如何进行拧拉后的正反手衔接进攻上旋球?这也是我今天想要分享的重点。


01

拧拉的小细节

以右手持拍为例,左手同理。

关键词:脚步先行、还原要快

拧拉的时候,要上右脚,右脚前叉上去,然后身体俯身,才能够到球,这是用身体和脚步够球,稳定性更高。拧拉出手的瞬间,可以决定你是拧到什么方向。

拧拉完成之后,一定要及时将右脚扯下来,将身体恢复到准备姿势,准备下一板的击球。因为如果不尽快还原,对手借上你的力量或者主动发力,回球会很快,马上就会顶着你。

因此,拧拉的关键词是:脚步先行、还原要快


02

下一板的衔接:手的位置很重要

关键词:不要掉手、抢点

拧拉完成,还原动作的过程中,不要掉手,也不要大幅度拉手(引拍)。

因为基本上回过来的球就是上旋球,所以我们这一板的任务就是将球打过去,追求速度和上台(如果机会特别好,那就直接发力冲)。

同时,从反手转换成正手过程,也不要掉手。用并步找位置,然后正手加速迎前。

所以说,拧拉之后的正反手衔接,就是要学会抢点。

在平时的训练中,我们可以练练正反手的套路,在第三板的时候先不要发死力,而是将板数和连续性打出来,感受拧拉后的衔接和正反手衔接攻击上旋球的感觉。长期以往,动作就能练出来。

最后再总结一下吧:衔接不掉手,反手身前击,动脚转腰到正手,正手要迎前。整个过程要注意动作的连续性,千万不要出现拉手的大动作。

我是【乒谈】,一名国家三级乒乓球裁判员,13年打球经验,致力于为您带来有趣、有用的乒乓资讯和知识。如果您喜欢我的作品,欢迎点赞、收藏、转发和评价,也希望您关注我,和我一起感受乒乓球的伟大魅力!





从发球和接发球角度,探寻乒乓球前三板的奥秘!


打乒乓球伤膝盖怎么办?专业教练给的3点忠告,球友快收藏!


正手的单板进攻威胁不足?乒乓球友试试这7种技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