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9)

 高参88 2021-07-20

本篇目录:

*********************************

490   17.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

1943年至1945年                   浙江省长兴县

491   18.福建船政建筑

清                               福建省福州市

**************************************

17.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9)

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位于浙江省长兴县城西北槐坎乡温塘村,纪念馆原为清代咸丰年间民宅,距今150历史,房屋建筑呈砖木结构,正屋是一四面高墙前后两进五开间的走马楼,共有房屋46间,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整个建筑规模宽敞,布局紧凑,构造精巧,雕饰华丽,错落有致。体现清代民宅建筑古朴、庄重典雅的艺术风格。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9)

1943年12月,新四军6师16旅在旅长王必成,政委江渭清的率领下,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郎溪、广德、长兴一带)。1945年1月粟裕率师南下,在长兴仰峰与16旅会合。43年1月13日,新四军军部根据中央军委电令成立苏浙军区,任命粟裕为司令员,谭震林为政委。1945年2月5日,苏浙军区成立大会在此宅大操场召开,自1945年1月起,为苏浙军区司令部。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9)
新四军苏浙军区纪念馆在长兴县槐坎乡温塘村,是一座晚清时建的前后两进、四面高墙,东西有两排侧屋的两层楼建筑,总面积2000多平方米。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9)
馆内陈列抗日时期新四军十六旅和粟裕南下后建立苏浙军区后的革命文物,介绍当时军事机构序列,领导人活动图片,使用的武器和缴获日、伪、顽的战利品,还有抗日根据地组织状况,以及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介绍。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9)
该馆原是新四军十六旅四十八团司令部机关的驻地,时十六旅旅部和苏浙军区司令部、政治部和粟裕则驻在仰峰岕,苏浙公学驻在该馆附近台基村。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9)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9)
粟裕将军逝世后,遵照他生前遗愿,将部分骨灰撒在纪念馆操场,并由县人民政府立碑以志。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9)

2001年6月25日,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含15个点)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8.福建船政建筑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9)
马尾船政建筑群,历经了一百多年的时事变迁,马尾造船厂庞大的建筑群有的毁于战乱炮火,有的坍塌于风雨侵蚀之中,只有部分厂房和设施保存到了现在,它们成为中国工业源头的实物见证。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生产船用蒸汽机的轮机车间。随马尾造船厂宣传部的邢小姐来到一幢红砖砌墙的楼房前,这座法式风格建筑,就是现今中国工业最早的机器制造车间,也就是当年生产船用蒸汽机的轮机车间。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9)

轮机车间当年的整个造型和布局都是法国人设计的。法国人按照同样的图纸建造的车间有两座,一座在法国,一座就在中国的马尾。法国那边早就没有了,马尾的这座也就剩下三分之二的建筑。作为中国军事工业的一个基地,马尾造船厂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抗日战争期间遭到日军的狂轰滥炸,轮机车间外墙上残留的累累弹痕就是日军暴行留下的铁证。而这座厂房能够幸免于难,不能不归功于它的建筑的牢固。前些年,有一批来自欧洲的外国朋友参观了轮机车间,感慨地说,象这样保留着当年风格的厂房,如今在欧洲也是很难见到了。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9)

“1887年中国又在马尾第一艘钢制军舰,叫'平远’号,整个船体甲板都是钢板构成的。北洋海军主力军舰有八条,大部分都是从德国、英国买来的,只有'平远’号是国产的,是马尾造出来的。”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9)
钟楼建于1926年,是船政局局长陈兆锵号令军民作息而设。楼高18.2米,方形五层,底层曾作总务办公室,自二楼起,各层安有花铁栏杆。顶层置四面机械钟,直径各一米,楼顶设风向仪和指向标。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9)

明末清初的100多年间,罗星塔几乎成为海外的水手认定是否到了中国的一个标志,他们只有看到了这座罗星塔,就知道中国到了,所以就称为是'中国塔’。(还有)我们船政测量了我们中国第一个受到国际上广泛承认的国际标准,被称为是'罗零点’,这是测量海拔高度的基本点,这是中国(在)1992年统一用'黄海零点’来作为陆地海拔的基准点之前,我们全国特别是东南沿海这一带,都是采用'罗零点’来标志陆地上的海拔高度。”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9)

昭忠祠大门前的两尊大炮,是从马江海战中被击沉的军舰上拆卸下来的。祠堂大殿的正面墙壁上镶嵌着刻有阵亡英烈名单的牌匾。沿着祠堂回廊,陈列着介绍海战过程和英烈事迹的一百多件珍贵的文物资料。出昭忠祠边门,沿着石径向前走几十米,那就是马江海战烈士陵园。马尾文管会主任张寒松告诉记者,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华人从海峡两岸以及世界各地来到这里,他们以各种方式祭奠英烈,抒发着期盼祖国早日强盛的铮铮情怀。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9)
昭忠祠,它是建于1886年,当年是为了纪念在中法马江海战中阵亡(的)福建将士专门修建的一座纪念祠堂。1984年国家(拨款)60万(人民币)重修,才有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么大的规模。199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所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单位,是因为它的历史价值,而不是它的文物价值。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9)

船政天后宫占地面积7205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500平方米,门楼高12米,主殿5开间,进深8.3米,总布局为一轴二进二院,一进为门楼,二进为供奉妈祖的中堂大殿。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9)
2001年06月25日,福建船政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