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aFFR上市后临床研究启动仪式暨冠脉生理学论坛·四川站成功举办

 临海听风wjsugl 2021-07-20

2021年7月10日,《caFFR上市后临床研究启动仪式暨冠脉生理学论坛·四川站》成功举办。专家围绕功能学评估指标caFFR、caIMR的意义、前景和临床应用进行介绍,并启动了四川省上市后临床研究启动仪式。

参会嘉宾: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贺勇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刘健教授、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汪克纯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李晨教授、四川省人民医院李进嵩教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赵然尊教授、昆明市延安医院薛强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力生物学研究所霍云龙教授等。

图片

主持人贺勇教授

图片

主持人汪克纯教授


贺勇:造影caFFR的研发助力推动冠脉生理学发展
图片

贺勇教授指出,随着冠脉介入技术的成熟和冠脉年介入量的增多,术者对心血管病患者的救治理念已发生改变。如何恰当地使用冠脉介入手术,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和术后生存质量是术者们首要考虑因素。冠脉造影作为术者的“第三只眼”,长久以来在冠心病患者诊疗过程中充当重要角色,然而血管狭窄不等于心肌缺血,功能学评估手段能够科学诊断心肌缺血程度,辅助临床决策,受到国内外专家指南的重要推荐。caFFR作为创新功能学诊断设备,具备简便、高效、精准等优点,给FFR临床应用带来新契机。为进一步验证caFFR诊断准确性,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发起了caFFR上市后临床研究,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积极响应并参与,希望能够为创新型医疗器械提供更多临床证据,提高FFR整体临床应用率。

图片

李晨:caFFR上市后临床研究方案介绍
图片

李晨教授对caFFR上市后临床研究的基本信息、实验目的和具体方案展开介绍。caFFR上市后临床研究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发起,为前瞻性、多中心、盲法、随机、非劣效临床试验。针对造影结果符合入排要求并签署知情同意患者,各研究中心在对需紧急处理患者行PCI后,随机将其纳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并进行为期24个月的长期随访。当前实验已完成首例入组,预计将在2022年12月完成竞争入组,分别于2023年12月、2024年12月完成随访。此外,研究特设国际顾问委员会、试验指导委员会、临床事件委员会、数据安全检查委员会,以确保实验科学行和严谨性。

图片

刘健:caFFR评估的意义和前景
图片

刘健教授指出,中国逐年增长的PCI例数,隐含对手术适宜性和诊疗策略愈高的要求。FFR作为冠脉功能学诊疗金标准能够精准识别冠心病患者、缺血血管和病变水平,辅助制定冠脉介入策略,该结论获得DEFER、FAME I、FAME II等三个里程碑研究的证实。研究表明,FFR指导冠心病诊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预后,节约医疗资源。尽管FFR诊断准确度获得广泛认可,但导丝FFR的操作复杂性和手术风险性使术者望而却步,导致FFR中国临床使用率整体偏低。caFFR无需压力导丝、血管扩张剂和额外手术操作,且适用范围广,在稳定型冠心病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中,有着重要指导作用。刘健教授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未来caFFR必将有着更广泛的应用,推动精准医疗发展。

图片

李进嵩:FFR在冠心病临床诊疗中有多种应用场景
图片

李进嵩教授提倡PCI术应该追求“功能性血运重建”而非“解剖学血运重建”,经过长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FFR成为冠脉狭窄功能性评价“金标准”,强化冠脉病变功能学评价重要性,提出功能性血运重建冠心病治疗新理念,为甄别冠脉病变和指导血运重建提供了有力工具。在临床诊疗中,FFR应用极其广泛,除了可以在术前指导中度狭窄病变、持续病变、弥漫性病变、左主干开口或远端病变、分叉病变、多支病变诊疗,也可用于判断是否干预STEMI非罪犯血管,预策CABG预后和桥血管病变,检查支架内再狭窄等。

图片

霍云龙:caFFR、caIMR冠脉微循环阻力指数的研究进展
图片

造影系列产品研发者霍云龙教授从技术角度对caFFR和caIMR进行介绍。caFFR通过测量压力降计算Pd值,结合实时主动脉压力计算FFR值。影响压力降的因素很多,狭窄血管直径影响约为40%、流速影响约30%、狭窄长度影响约15%、主动脉压和一系列参数变化影响约15%。为了确保测量精准度,caFFR将三维重建后的血管划分为无数网格,利用优化CFD算法计算每个网格上FFR值,一次测量可以得到整根血管FFR值。微循环功能障碍也是影响心肌缺血的重要原因,冠脉微循环评估指标为IMR,然而传统导丝IMR检测需注射腺苷及三次生理盐水,手术难度大、风险高、手术时间长,导致IMR难以在临床获得推广。润迈德医疗研发的造影caIMR,无需压力导丝、血管扩张剂,也无需额外手术操作,造影同时即可得到IMR值,其诊断一致性经caIMR回顾性临床研究获得证实,可有效替代导丝IMR。最后,霍云龙教授指出,caFFR和caIMR的有效结合将显著提高心肌缺血的宏观和微观功能学诊断。

图片

赵然尊:冠脉微循环阻力指数可预测临床不良事件发生
图片

赵然尊教授介绍微循环疾病诊断的重要性,指出微循环障碍可预测临床不良事件发生,对于INOCA、PCI术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脏移植术后和TAVI术后微循环障碍患者有宝贵预测价值,并获得INOCA诊断流程专家共识的推荐。caIMR回顾性临床研究证实,造影caIMR能够克服导丝IMR的不足,替代压力导丝作用快速诊断微循环功能性缺血,指导INOCA、MINOCA患者诊断用药,评估STEMI患者罪犯血管术后血流情况及非罪犯血管缺血情况,制定稳定及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术后诊疗策略等。为了评估caIMR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发起了Flash III临床实验,以IMR=25为临界值,判断caFFR的准确性,目前实验正在进行中,期待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早日推动caIMR走上临床,造福患者。

图片

薛强:术后FFR与患者预后呈现明显相关性
图片

研究表明,PCI术后FFR值与预后呈现明显相关性,术后FFR值越高、FFR术前与术后提升百分比越高,预后效果越好,MACE率越低。造成FFR术后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包括人为技术原因、患者病变类型、手术方案差别。对于因复杂病变和次优介入方案造成的FFR值不理想,仍能通过优化的药物治疗和介入方案获得较好效果;因技术原因造成的结果差异,则可以通过选择高效的评估手段有效避免。传统导丝FFR操作复杂、可重复性低、风险性高,caFFR则更加简便、快捷,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术者诊断效率。薛强教授指出,随着PCI术的普及和支架集采的推进,冠心病诊疗已不再成为技术和经济难题,但如何制定科学诊疗方案,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仍是术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图片

李晨:警惕经验主义,冠脉造影狭窄≠心肌缺血
图片
  • 病例1:58岁女性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因反复胸痛2月入院就诊。造影显示:LM、RAC未见明显异常;LCX轻度狭窄;LAD近中段弥漫狭窄,最重约为50-60%。LAD目测狭窄程度不重,倾向药物治疗,但考虑弥漫病变,拟行caFFR功能学检查。结果显示,LAD=0.75,根据指南推荐需要做介入手术。术者在预扩张后,植入1枚支架,术后caFFR=0.9。

  • 病例2:58岁男性高血压、高血脂患者因反复胸痛1年,加重2月入院就诊。造影显示:LM未见明显异常;LCX轻度狭窄;LAD近中段弥漫狭窄,目测狭窄程度最重为60-70%;RAC轻度狭窄。caFFR检测结果显示LAD=0.58,术者在进行预扩后植入2枚支架,术后caFFR=0.95。

李晨教授介绍,以上两个病例表明,弥漫长病变往往导致低估病变狭窄程度,即便目测狭窄不重,也推荐试用功能学检测或者腔内影像学检测进行准确评估。他认为,caFFR无需额外导丝操作,无需腺苷,安全性和效率均高于导丝FFR,是一种性能平衡且出色的功能学评估方法。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