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篡改阴谋——秦始皇遗嘱密码(二)

 经史博物馆 2021-07-20
秦始皇遗嘱中
指定的接班人是扶苏,
然而
登上皇位的却是秦二世胡亥。
究竟是谁篡改了遗嘱?
又是谁,
改变了历史的走向呢?
作家张建安将为你讲述
始皇遗嘱密码第二集
迟到的遗嘱。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法律讲堂。上一回我们讲到秦始皇在第五次外出巡游途中突然病倒,即将死去。在他弥留之际,他想到一件大事,就是要立遗嘱、定皇位的接班人。


想到这个,他赶紧把随行队伍中最重要的三个人叫到身边。他们分别是李斯、赵高还有胡亥。
李斯,是秦王朝的丞相。百官之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辅助皇帝总揽朝政大权,当然是最重要的。
第二个人是胡亥,他是秦始皇的第18个儿子,年纪不大,20出头,深受秦始皇宠爱。第五次巡游前,胡亥请求跟父皇出去开阔眼界,秦始皇答应了。其他的皇子都没有这个福气。于是,胡亥成为秦始皇临终前身边的唯一皇子。
第三个人是赵高,宦官头子,所任官职为中车府令。秦朝的中央官制为三公九卿制。三公分别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比三公略低,分别是奉常、宗正、郎中令、太仆、卫尉、廷尉、典客、治粟内史、少府。丞相位列三公九卿之首。而中车府令只是九卿之一太仆的下属官员,职位并不是特别高。然而,由于赵高负责掌管皇帝的车马和符印,处在一个十分核心的位置。皇帝的车马,当然是秦始皇的交通工具,对于秦始皇的行踪与安全负有重大责任。符印中的符,即我们常说得兵符,用来调度兵马。符印中的“印”,是指皇帝的印章。皇帝的最高命令要形成正式文书,需要盖上印章。而这道程序需要经过赵高之手。所以,别看赵高只是一个办事官员,但至关重要。同时,由于深受秦始皇信任,赵高还经常代秦始皇书写公文,成为秦始皇的机要秘书。他还受命为秦始皇的儿子胡亥讲授法律文书,成为皇子的老师。这些,都使他的身份倍增。
本来,还应该有一个人。对于这个人,世人长期忽视了他在此时的重要性。但是,按照常理,他本应该在场,如果他在场,整个历史必定是另外一个样子。
这个人是谁呢?


他就是掌管国家法令位列上卿的蒙毅,其职位在李斯之下,却在赵高之上。蒙毅同时也称得上蒙氏家族在中央的代表。蒙氏家族,从蒙毅的爷爷蒙驁开始就为秦国立下汗马功劳。蒙驁因战功卓著被封为上卿。蒙毅的父亲蒙武同样是秦国不可多得的将才。而蒙毅的兄长蒙恬正受命统领秦王朝最精锐的30万大军,守卫边疆。蒙氏家族忠于秦王朝,深受秦始皇重用。
还有一点非常关键,蒙毅与赵高有过节。有一次,赵高犯了大罪,秦始皇把他交给蒙毅处理。蒙毅秉公执法,按照条令要将赵高处死。然而,秦始皇想留赵高,便不管什么刑律了,赦免了赵高,还让他官复原职。从此,赵高与蒙毅就成了死对头。秦始皇心知肚明,但他总是把蒙毅和赵高同时带在自己身边,这未尝不是秦始皇一种对大臣的制衡之术。
第五次巡游,蒙毅本来也是一直跟随在秦始皇身边。但秦始皇到了平原津病倒后,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派蒙毅返回去祭拜山川。在秦朝,祭拜天地山川都是皇帝的政治特权,以此宣传自己的至高无上的权力是上天赐予的,同时以此来祈求风调雨顺、政权平安。秦始皇本人很热衷这些事情。然而,在琅邪的时候,由于听信了徐福的话,秦始皇急着去射杀海上的鲛鱼,没有来得及祭拜当地的山川。他病倒以后,就疑神疑鬼,觉得自己生病是由于对山川之神不敬而受到了惩罚。所以,他特地派重臣蒙毅代自己去祭拜山川。蒙毅领命前往,而秦始皇很快就奄奄一息了。秦始皇临终前,蒙毅仍未返回。
所以,秦始皇临终前见到的重要人物只有三个。他想到自己无上的权威,想到这几人对自己的无限忠诚,所以很是放心。等三个人都过来后,由秦始皇口述,李斯和胡亥监督,赵高执笔,代秦始皇给扶苏写信。这封信的内容就是秦始皇最后的遗嘱。
关于这份遗嘱,《史记·秦始皇本纪》、《资治通鉴》上记载一致,都只有短短7个字:
“与丧,会咸阳而葬。”
《史记·李斯列传》中,在这七个字前面加了五个字,就是“以兵属蒙恬”。
意思就是,命令扶苏把兵权交给蒙恬,自己赶回首都咸阳,与治丧的队伍会合,主持安葬秦始皇的事宜。


扶苏是什么人?
他是秦始皇的大儿子,懂儒学,讲仁义,曾多次直言劝谏秦始皇。在上一讲提到的坑儒事件中,秦始皇因受卢生之骗而大发雷霆,一下子就要把周围460多名方士、儒生活埋。扶苏劝谏:“天下刚刚平定,远方的百姓还没有完全归附。儒生们都诵读诗书,效法孔子,现在皇上都用重法制裁他们,儿臣我担心天下不安,影响国家社稷,恳请皇上明察。”秦始皇在气头上,一怒之下就把扶苏贬到北方上郡,也就是现在的陕西榆林南面,去监督蒙恬的军队。好在,在秦始皇生命的最后时刻,原谅了扶苏。
秦始皇有20多位皇子,却单单给长子扶苏写信,让他主持丧事,用意十分明显,就是要让扶苏当他的接班人。
有人可能会疑问,既然秦始皇立扶苏为接班人,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在遗嘱中体现呢?
关于这一点,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也许,在快要死亡的时候,即便秦始皇也身不由己,他或许只说了这句话,再想说些什么的时候,却已经说不出来了。也许,还有许多也许……但当时的历史现场,我们无论如何是无法完全复原了。那么,我们只能运用我们的思维,根据有关的史料,从正反两方面来探究历史真相。
我们先用排除法进行选择。因为没有任何人被立为太子,而其他皇子都与秦始皇的遗嘱没有任何的关联,当然就很容易把他们排除了。那么,除了扶苏,还能有谁?!
我们也可以正面分析秦始皇传位扶苏的理由:
一、扶苏以皇长子身份继位,名正言顺,符合从商周以来一贯的宗法制度,符合世人的正常观念,可以极大地减少其他皇子对皇位的觊觎,有利于皇权平稳过渡;
二、扶苏是一个很有能力、文武双全的人。即便拥护其他皇子的大臣,例如胡亥的老师赵高,也不能不承认扶苏的能力。秦始皇喜欢的皇位继承人当然必须是有能力的;
三、扶苏有帝王气魄。秦始皇晚年的时候,听不得一点意见。所有的臣子,包括秦始皇的儿子们,都在他的淫威之下不敢直言。这种情况下,只有扶苏数次直谏,表达出相对独立的治国理念。秦始皇一怒之下,把他赶出京城。尽管如此,秦始皇在冷静时会想到:这才是自己的儿子呢。倘若只是一个阿谀奉承的无能之辈,怎能放心把国家社稷的重任交付给他;
四、秦始皇时代,皇子们被锦衣玉食养起来,却不再赋予他们官爵和政治实权。众多的皇子中,只有扶苏有重要职权。也就是说,秦始皇是把扶苏当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的。
五、秦始皇将扶苏赶出京城,名义上是贬,但其实扶苏更有权了,而且到重要的基层岗位任职,未尝不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六、秦始皇将扶苏赶出京城的时候,是派扶苏去监管边疆拥有三十多万大军且在朝廷及军队中最有威信的蒙恬。而蒙恬家族是对秦王朝最忠心的家族。外有蒙恬,内有蒙毅,可成为秦王朝最坚实的保障。扶苏与蒙恬相处融洽,一旦继位,必能得到蒙恬家族强有力的支持,稳稳把握住局面,使秦王朝平稳过渡。
所以,把扶苏定为接班人,不仅是秦始皇遗嘱的真正意思,而且这份遗嘱还称得上秦始皇晚年最明智的举措。
我们继续回到秦始皇临终前的历史现场。
只见这份最重要的遗嘱写好后,郑重地用玉玺盖上印章,密封起来,马上就要交给使者,发送出去。
但没想到,写得太晚了,还没有发出去,秦始皇便一命呜呼。
或许只是几分钟、甚至几秒钟的时间,假如秦始皇死得稍微晚一点点,以他的绝对权威,只要他活着,就没有任何人胆敢扣留遗嘱,那么,遗嘱会被发出,然后到达扶苏手中,整个王朝的命运将会没有那么多悬念。
但人算不如天算,秦始皇恐怕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刚刚死去,最有权威的遗诏便被篡改,梦想传万世的王朝也在瞬息间土崩瓦解。


那么,究竟是谁胆敢篡改秦始皇的遗嘱?让我们继续探讨。
秦始皇之死,如山陵崩塌,势必会影响整个秦王朝的稳定。他又死于远离都城的沙丘平台,知道他死亡情况的只有李斯、赵高、胡亥以及身边两三位宦官。他们将怎么办?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丞相李斯理所当然地担当起主持大事的职责。因为秦始皇死于外地,他害怕这一死讯一旦传开,京城的诸位皇子就会乘机篡位,招致天下大乱。所以,他将皇帝死迅严密地封锁起来。
为了掩饰,他还命令一位近宦坐在秦始皇的车里正常吃饭,正常办事。这种做法,是特殊时候的特殊举措,是无可厚非的。


问题是,李斯万万没想到,他的非常合适的举措,却给了阴谋家赵高一个很好的机会。赵高要在遗嘱上大做文章。
赵高本是六国中赵国贵族的后代。他的父母迁移到了秦国后,都犯了重罪,受到严惩,赵高兄弟受到牵连,被阉割成为宦官。因此,赵高内心里对秦国有很大的仇恨。不过,他把这种仇恨藏在了心里。赵高有力气,精通法律,擅长书法,在宫廷中崭露头角。秦始皇听说后,把赵高留用在身边,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发现赵高果然能干。同时,赵高很善于拍马屁,秦始皇很受用,便任命他为中车府令。赵高受命当了皇子胡亥的老师后,更是把这个小皇子哄骗得非常到位,使胡亥对他言听计从。
作为深具政治智慧的秦始皇,虽然也以蒙毅来制约赵高,但仍然给了赵高太多的权力。
秦始皇死时,制约赵高的蒙毅不在场。而赵高掌管着皇帝的符玺并代替始皇写信、监督信件的发送,这些权力,使他有机会在皇位交替的特殊时机里兴风作浪。


那么,赵高为什么要篡改遗嘱呢?因为这份遗嘱严重地触犯了他的私利:如果扶苏继位,以扶苏的性格,赵高绝对不会受到重用。蒙恬、蒙毅兄弟势必掌权,而蒙毅与他有过节,如果算起老账,对他极为不利。再加上他处心积虑已有多年,现在一旦有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他一定要千方百计、铤而走险地篡改遗嘱。
 篡改成什么样的遗嘱呢?
就是改立他能掌控的胡亥为皇帝,并借着假机杀死扶苏,处决他的政敌。然后自己扶摇直上,从中牟取最大的权利。
由于秦始皇的遗嘱还未发出,这就为赵高提供了机会,他利用职权,首先扣留下这份书信。然后开始实施他的阴谋。
当时的状况非常明了,因为知道秦始皇死讯的两三位小宦官,都是唯赵高马首是瞻,不必多加考虑。那么,赵高所要应对的主要就是胡亥与李斯了。这两个关键人物当中,胡亥是跟随秦始皇出来的唯一皇子。他虽然只是因为好玩出来的,但外界并不知情,反而猜测他有继承皇位的可能。李斯则总理朝政,有执行遗嘱的权威和能力。那么,只要争取到胡亥与李斯,赵高的阴谋就可以得逞。
想到这些,赵高首先去说服自己的学生胡亥。
他首先试探性地对胡亥说:
“皇上驾崩,没有留下遗诏分封各位皇子却惟独赐长子扶苏书信,用意是很明显的。如果等扶苏到达咸阳,马上就会被立为新皇帝,而公子您就惨了,连尺寸分封的土地都没有,您可怎么办呀?”
赵高为什么要这样说?他将扶苏和胡亥放在一起对比,明显的有挑拨的味道。但是,他的这些话也是有一定现实基础的。因为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皇子们不再像周朝那样被分封土地,被分为王侯,他们甚至没有什么政治实权。在这样的情况下,扶苏一旦成为皇帝,他马上就拥有了天下。而胡亥与扶苏相比,将是天壤之别。所以,赵高用“公子您就惨了”这样的话,来刺激胡亥。
当然,赵高本来是要实现自己的阴谋,但他一点不说是为他自己,而是做出一副完全为胡亥着想的样子。这是他说话的技巧。
胡亥还是个毛头小子,他虽然得到秦始皇的宠爱,但前面毕竟有17位兄长,皇位怎么轮也轮不到他身上,所以从来没动过这个心思。他也没有多想赵高暗含的意思,顺口就说:“扶苏继承皇位,这不是很正常吗。我听说,圣明的君主最了解臣子,开明父亲最了解自己的儿子。既然皇父临终前没有分封诸子,我听命就是,还有什么可说的!”


赵高见胡亥对自己的暗示没有回应,不但没有泄气,反而心里更有底了。为什么?因为如果胡亥早有这么大的谋略,说明他不是个只会享受的平庸之辈,那样,以后反而不好控制了。
时间在这个时候非常重要。
赵高感到事不宜迟,干脆挑明了。他大声说:“不然。”就是说:“你这是大错特错的。”“现在天下的大权,天下人的存亡,操纵在公子与赵高我,还有丞相手中,公子你可要为自己的前程好好考虑呀。你是想做主人还是想做臣子,你是要做人上人,还是要做人下人,是驾驭人还是被人驾驭,这两种滋味可差得很远呀!”
赵高的这些话如此露骨,胡亥再傻,也能明白他的意思,他的内心不由地震了一下,觉得不应该,但又本能地想得到。最诱人的美味突然间摆在了自己面前,说不想吃那是假的,他起初还有点胆怯,用冠冕堂皇的话回绝,但很快就被赵高说服,喟然长叹道:“现在父皇的丧礼还没有办呢,怎么适合用这样的事情干扰丞相呢!”
这句话表明胡亥已经同意了,但还担心丞相李斯的阻挠。
赵高大喜,兴奋之余,但说话都变得急促起来,说:“时乎时乎,间不及谋!赢粮躍马,唯恐后时!”
就是说,时机时机,稍纵即逝。好东西就在前面,要赶紧抓住!
见胡亥点头,赵高马上去找丞相李斯。
李斯是什么人?他可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他具有非凡的政治手腕,地位和权力又远远高于赵高,他能够被赵高蛊惑吗?我们下回再讲。谢谢大家。
帝王将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