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亚坤夜读丨听“枢”⑱长沙太守张仲景(有声)

 孟溪ProbeT连山 2021-07-20

稿源:掌上长沙
2021-07-18 21:30

  

  张仲景(约150—219),东汉末年人,名机,字仲景,被后世称为“医圣”。他是河南南阳人,但人称“张长沙”,这是因为东汉建安年间他当过长沙太守。1981年,河南省南阳市医圣祠院内出土一块墓碑和墓座,碑的正面刻有“汉长沙太守张仲景墓”九个大字。

  张仲景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当他十岁时,他的同乡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后来,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关,但主要是他热爱医药专业,善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结果。

  张仲景处在的东汉末年连年混战,都市田庄多成荒野,人民颠沛流离,饥寒困顿。各地连续暴发瘟疫,尤其是洛阳、南阳等地疫情严重,“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他“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发愤研究医学,立志做个能解脱人民疾苦的医生。

  当时,在张仲景的宗族中有个叫张伯祖的人,是个极有声望的医生。张仲景拜其为师。张伯祖见仲景聪明好学,又有刻苦钻研的精神,就把自己的医学知识和医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而张仲景尽得其传,并精于伯祖。由于医术大进,汉献帝之初,张仲景被举为孝廉。

  张仲景是怎样当上长沙太守的,这得从他的前任张羡说起。东汉时期长沙郡和南阳郡都隶属于荆州。东汉建安年间,荆州刺史为刘表。建安三年(198年),张羡发动反叛,刘表派兵征讨,数年未平,直至建安五年(200年)张羡病死,其子张怿继任长沙太守。刘表继续发兵攻伐,次年张怿被彻底打败,长沙郡重归荆州。张怿兵败之后,长沙太守空缺,这时刘表的故交、同乡,号称东汉“建安七子”之首的王粲向刘表推荐了张仲景。原来张仲景多次为王粲诊治过疾病,两人过从甚密。公元202年,刘表任命张仲景为长沙太守。至公元207年,张仲景任长沙太守共五年,《伤寒杂病论》正是他任长沙太守期间完成的。

  《伤寒杂病论》序中有这样一段话:“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生长全,以养其身”,表现了张仲景作为医学大家的仁心仁德。这部著作当中体现出来的“辨证论治”的重要医学思想,是中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对后世中医学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这是张仲景为人敬仰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隋唐以后,张仲景的著作远播海外。自宋以后的医家,多称《伤寒杂病论》中的药方为“长沙方”,还有《长沙方歌括》一书传世。历代为《伤寒杂病论》作注或阐发其思想的著作逾200种,清代所编的《医宗金鉴》评价它:“古经皆有法无方,自此始有法有方……诚医门之圣书。从晋朝至今,中外学者整理、注释、研究、发挥《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而成书的已超过1700种,这在世界医学史上实属罕见。

  清乾隆《长沙府志》载:“汉时长沙大疫,治法杂出,太守张仲景作《伤寒论》《金匮方》行世,全活无数。”东汉长沙城为长沙郡的治所,长沙郡下辖十四县,范围很广。作为长沙郡最高行政长官的太守,张仲景要操心的公务自然繁多。而任期内正值病疫流行,当时的官箴规定,太守不得擅进民屋。张仲景便以自己的名字冠以“坐堂医生”四字,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日打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地仔细为百姓诊治。他让衙役贴出安民告示,告诉老百姓这一消息。时间久了便形成了惯例,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他的衙门前便聚集了来自各方求医看病的群众,甚至有些人带着行李远道而来,不少危重病患经太守的救治起死回生。这是张仲景为人敬仰的又一个原因。

  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诊脉开处方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许多药号也以某某堂而名之,如长沙九芝堂、北京同仁堂等。

  当时,湖南各地中医师都拜张仲景为先师。在长沙,人们更建了张仲景祠(今蔡锷北路湖南中医附二院所在地),供世代祭拜。

【作者:陈先枢】 【编辑:罗亚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