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医太守张仲景

 wps0321 2018-06-20
行医太守张仲景

♣ 张向前

没来医圣祠之前,一直以为张仲景本来就是行医治病的,没想到他竟然是做官的,而且官至长沙太守,时人谓之“张长沙”。

拾级而上,一对庄严雄伟的子母阙提醒着人物所处的那个时代。缓步入祠,只见树木苍翠,花草繁盛,倒不失为一个清新雅致的地方。近前是一组人物雕塑,个个仙风道骨,卓然超群,似乎都很有独特的个性风貌。沉默内敛的华佗,抱手思虑的神医扁鹊,傲然昂首的秦国良医医和,向天而问的著名医学家歧伯,沉吟稳重的“针灸鼻祖”葛洪,谦虚谨慎的“太医院判”李时珍……每一个人都堪称一部医学词典。居中而立的张仲景发髻高挽,胡须飘飘,清癯的脸上神情忧虑。他眉头紧锁,炯炯目光穿越千年,射向那个被称为乱世的东汉末年。

张仲景进入官场,是因他承袭家门,被州郡举为孝廉。建安年间,张仲景被朝廷任命为长沙太守。太守也算一个不小的官了,知一州之大小事情。按理说,他应该很忙。可他却有些异类: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专门为老百姓看病。每到就诊日,官场成了市场,衙门成了医院,大堂成了诊所。老百姓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赶来,在衙门前早早地排起了长龙,不是上访告状,而是看病抓药。张仲景热情接待每一位病人,认真地把脉,仔细询问病人的症状,耐心地为病人就诊。对于生活困难的患者,他不仅免费看病,连药费也不收,令百姓感激涕零。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大夫,通称为“坐堂医”,用来纪念张仲景的善行和德政。

青史留名的太守比比皆是,撰写《醉翁亭记》的滁州太守欧阳修,著写《后汉记》的宣城太守范晔,创作《岳阳楼记》的邓州太守范仲淹,那个重修岳阳楼的巴陵郡太守滕子京,被誉为“四知太守”的东莱郡太守杨震……这些太守大多以诗文及业绩立世,可称为“文章太守”,或“功名太守”。独有这个长沙太守张仲景,另辟蹊径,独出一辙,首创“坐堂行医”的先例,被冠以“行医太守”之名,以医治世,惠及千载。

残酷的社会现实让张仲景中道变辙。东汉末年,不断的战争导致瘟疫流行。张仲景的家族也受到严重的侵害。原有二百多人的大家庭,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就死了三分之二,其中有十分之七死于伤寒病。目睹百姓的灾难,加上自家的伤痛,张仲景递上了辞职报告,接替他任长沙太守的是三国著名战将孙坚。张仲景本意是想远离官场,潜心研究根治伤寒病的良方。从太守到平民,他这个身转得并不华丽,却为一个旷世医家提供了可能。

青少年时期拜同郡医生张伯祖为师,奠定了张仲景良好的医学基础。辞职后,他仔细研读过《素问》《灵枢》等古代医书。除了勤求古训,他还博采众方,广泛搜集古今治病的有效方药。东长廊一组汉代画像石刻,真实地再现了张仲景当年下荆襄、登桐柏、赴京洛、涉三湘,寻医问药的艰难历程。到建安十五年,被誉为不朽之作的《伤寒杂病论》横空出世。这部最有影响的光辉医学典籍,后来被奉为“方书之祖”,张仲景也被誉为“经方大师”。

中有门庭,穿堂而过,是一清代四合院,主殿供奉着张仲景的镏金坐像,神态平和。他左手握着一本摊开的书,似乎是在看了一眼之后,正抬起头来思索着什么……东首王叔和是晋代著名的医学家,西首的孙思邈被尊为“药王”。以王、孙二人的医学渊源,配祠医圣张仲景,倒真是相得益彰。竖行楷体,还有一些繁体字在东西两面的墙壁上蜿蜒,一百一十三剂方子赫然在目。那不仅仅是一剂一剂的方子,更是张仲景毕生的心血,庇祐着斯时,也润泽着当世。

这一天高天旷达,云霞萧索。徜徉前祠,见草木竖系标牌,初时不经意,以为那就是植物的名称标牌而已。仔细一看却大谬不然。“榙柏,柏科。树叶药用价值:能袪风散寒,活血消肿、利尿”、“辛夷,木兰科,花蕾功能主治:散风寒、通鼻窍”、“山楂,蔷薇科,果实药用价值:开胃消食,化滞消积,活血散淤,化痰行气”、“棕榈,棕榈科,功能主治:收敛止血”、“女贞,木樨科,果实功能主治:滋补肝胃,明目乌发”……一棵树,一茎草,除了标注名称、科属,均有医药功能的介绍说明。草木之间,似乎也有了神性与灵性。倘若仲景先生此刻踱步园内,想来也得驻足侧目,欣然颔首。

医圣祠内门庭上,有著名学者任应秋先生题写的对联:阴阳有三,辨病还需辩证;医相无二,活国在于活人。名医治病与名相治国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活人”。“活人”,意即让人健康、幸福、有尊严地活着。

诚哉斯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