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肠癌“前传”:大肠息肉你不得不防!

 ThinkfunQd 2021-07-20

本文作者为第三届“广东十大科学传播达人”初选入围的候选人之一孙锋,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大肠息肉泛指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通俗地说,是长在肠管内的一个“肉疙瘩”。大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病,且大多为腺瘤性息肉,据研究:这种腺瘤性息肉的癌变机会是非常高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癌变的机率会逐渐增高,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讲,大肠息肉是肠癌的“前传”。

图片


肠息肉离肠癌到底有多远

肠息肉从病理上可分为:1、腺瘤性息肉:包括管状、绒毛状及管状绒毛状腺瘤;2、炎性息肉:黏膜炎性增生或血吸虫卵性以及良性淋巴样息肉;3、错构瘤性:幼年性息肉及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Peutz-Jeghers综合征);4、其他:增生性息肉及黏膜肥大赘生物。

图片

在大肠息肉中,有些是非肿瘤性息肉:比如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这些息肉的发生、发展与大肠癌关系并不大。与之相对应的息肉叫做肿瘤性息肉,最常见的是腺瘤性息肉,此种息肉与大肠癌的发生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腺瘤性息肉是公认的大肠癌的癌前病变,演变成癌所需的时间为5~15年,演变过程是:息肉→腺瘤→腺瘤伴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统计表明80%的大肠癌都是由大肠腺瘤演变而来的:腺瘤性息肉患者肠癌的发生率比一般人群高3~5倍,多发性腺瘤可高出10倍甚至更多。另外,腺瘤性息肉体积愈大,癌变机会越高;无蒂腺瘤较有蒂腺瘤癌变率高,可见将腺瘤性息肉列为癌前病变并不是空穴来风的,如果不能够及时发现、并早些斩草除根,它们其中的一部分有朝一日就会来个“华丽转身”,变化成可怕的肠癌。

图片

息肉→腺瘤→腺瘤伴不典型增生→原位癌→浸润性癌↑↑↑

为什么会得肠息肉

大肠息肉的发生原因还没有分确定,与个体因素、遗传因素、年龄、饮食习惯有关。
1、饮食性因素:长期进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性饮食者结直肠息肉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2、胆汁代谢紊乱:高脂肪、高蛋白、高能量饮食能促进胆汁的分泌,胆汁在肠道菌丛的作用下转化成次级胆酸,该物质对结肠隐窝上皮细胞有细胞毒作用,造成不可修复的细胞DNA损伤,这些细胞逐步演变成息肉。 
3、遗传因素: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约有10%的患者具有家族患癌病史。同样,家族性息肉病具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
4、肠道炎性疾病:结肠黏膜的慢性炎症病变是导致炎症性息肉发生的主要原因,最多见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以及阿米巴痢疾等。

大肠息肉是如何“潜伏”的


多数大肠息肉患者起病时临床上可无任何症状,它们会默默无闻一直“潜伏”在我们的身体内,不易被察觉,绝大多数都是在体检或检查其他疾病时才被发现的。一些较大的息肉也可引起肠道症状,主要为大便习惯改变、次数增多、便中带有粘液或粘液血便,但偶有腹痛,极少数患者大便时会有肿物自肛门脱出。一些患者可有长期便血或贫血症状,有家族史的患者往往对息肉的诊断有提示作用。

图片

怎样向大肠息肉Say No

大肠息肉是肛肠外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而现实情况却是很多患者不了解本病,罹患该病后往往久拖不治或盲目乱治。大量的的临床诊治经历告诉我们:大肠息肉若长期失治误治,对身体潜在影响很大,严重的还可迁延成癌症,所以,针对大肠息肉一定要重视“三早原则”,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肠息肉的预防


我们要从管住嘴、迈开腿着手;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减肥,有家族史的及早进行筛查等,就能有效预防;据推测,从正常结肠黏膜发展为腺瘤需要5年,发展为浸润性癌需要10年。因此,做肠镜检查是阻断肠息肉癌变进程的最有用方法,一旦发现息肉就切除它,不给它癌变的机会。我国大肠癌人群发生率从40岁开始上升速度加快,50岁以上加快更为明显,最新指南推荐从45岁开始常规筛查,推荐从45岁后推荐做个肠镜(可选无痛或有痛),将肠道进行可视化检查,无负担又安心。

肠息肉的治疗


当发现肠息肉时不需要恐慌,因为息肉不论是什么类型的,都还是良性状态,还没有发展到癌,应尽早切除,以免带来一些其他疾病,甚至于恶化成肠癌。根据肠镜活检的病理结果,炎性息肉以治疗原发肠道疾病为主,增生性息肉症状不明显者,不需要特殊治疗。腺瘤性息肉,则建议进行治疗。

对于直径<2cm、数量少的小息肉可采用内窥镜治疗包括高频电切除(电凝器灼除、活检钳凝切、圈套凝切、EMR、ESD)、微波治疗和激光治疗等。对于病理检查证实有癌变或疑有癌变,且数量较多、直径≥2cm的广基型腺瘤患者,应采用手术治疗。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息肉切除后再检出率可高达86%,因此术后一定要遵医嘱复查。

图片

肠息肉的圈套凝切↑ ↑ ↑

总 结

总之,大肠息肉在临床上有特点可循,有上述症状的患者更需提高警惕,不可抱有侥幸心理,应掌握其特点并结合大肠息肉恶变的危险因素,及时前往医院接受诊治,减少大肠息肉恶变为大肠癌的发生,让名为“肠癌前传”的大肠息肉永远不会有续集上演。


如何支持你喜欢的候选人?


三届“广东十大科学传播达人”初选
入围的30位候选人
将在8月15日前
创作原创科普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