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交流】翟玉堂老师文学创作55周年分享交流活动举行/赵付友

 西平文学 2021-07-20

“诗歌给了我一双抚慰疼痛的手,擦拭向美向善的心灵”

                  ——翟玉堂老师文学创作55周年分享交流活动举行

年终岁尾,辞旧迎新,诗歌作伴,虽寒犹暖。

20191221日,由西平县作家协会主办的翟玉堂老师文学创作55周年分享交流活动举行。西平县作家协会部分理事、骨干作者参加了这次诗歌盛宴

交流活动分为三个环节:翟玉堂老师分享自己的诗歌创作情况,与会作家诗人谈阅读感受、交流评论,诵读翟玉堂老师的诗作。县作协主席田春雨首先说明了这次文学创作分享活动的缘由、目的和意义,并简单介绍了翟玉堂老师的文学创作情况。翟玉堂,退休干部,河南省作协会员。曾在《诗刊》《诗歌月刊》《大河诗歌》《河南日报》《葡萄园》《诗刊》《阳关》《奔流》等报刊发表诗歌、小小说作品。1965年开始走上创作之路,1967年就在《解放军文艺》上发表文学作品。今天分享他的创作经历、学习他创作中的心得、感受,既是以此向一位在诗坛跋涉55年之久的老人致敬,也是为了激励我们后来者在今后各自的文学创作中恒守初心,笔耕不辍,多出精品佳作。

随后,翟玉堂老师就自己的文学创作历程、创作经验等情况作分享报告。他说自己的创作经历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服务政治时期,第二阶段公共抒情时期,第三阶段书写灵性时期。1964年,青年翟玉堂步入军营后开始接触文学,从此,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以诗歌为主,兼顾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体裁,作品不断见诸国家、省市有关媒体。如今,将至耄耋之年的他,又把爱好拓展到了书法、绘画领域,但文学创作始终是他的最爱。用他自己的话说,“回首一生诗歌创作,虽然诗歌没有给自己带来大富大贵,诗歌却给了我一双抚慰疼痛的手,让我去擦拭向美向善的心灵。”

在与会的作家诗人发言时,县诗词协会主席邵兴治说,翟玉堂老师的诗挖掘出了人性美,诗歌创作有高度有层次,尤其近期创作的作品,读来令人叹服,有一种从原来的地面踏步上升到了蓝天云游之感。

县作协副主席、知名诗人耿永红就西平文学公众号上最近发表的翟玉堂老师的两组诗歌进行了点评解读,概括出了翟老师诗歌创作的“三美”特点:语言美,意象美,真情美。

原县作协副主席、知名诗人赵建伟谈翟玉堂的诗歌创作一方面一直在向外“求变”,以达到与时俱进;另一方面则是向内“不变”,努力坚守,持之以恒,恒守初心。畅谈结束,赵建伟即兴朗读了赠给翟玉堂老师的一首诗歌《赠友人》:在文字间/纵横驰骋55/被你征服的文字/何止千万/被你征服的文字/为你所用/供你驱使/为你传递消息/为你守一方天地/已开拓出越来越辽阔的江山/在你越来越辽阔的/万里江山中/那些智慧的花朵/是多么鲜艳。

县作协副主席、知名小说家赵文卿发言说:年届70仍笔耕不辍,这是什么精神?这就是对文学这个老情人忠贞不渝的精神!与诗歌白头偕老的精神。翟老师最值得学习的有三点:一是为人有精神头,二是作品有嚼头,三是思想赶潮头。所有过去,皆为序章。愿翟老师把过去的55年当做序幕,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其他与会的作家诗人黄兢业、赵付友、赵大磊、张文韬、刘贵学、于廷见、陈富立、蒋静静、孙秋鹏等或从不同角度交流阅读翟老师诗歌的感受,或现场朗诵他的诗歌佳作。

活动最后,县作协主席田春雨说,翟玉堂老师是西平文学界的一棵“常青树”迄今已过古稀之年的宝刀不老、笔耕不辍,尤其近年来,他所创作出的诗作,质朴、纯粹、深刻、厚重,对拘泥守旧之态保持着清醒的辨识,时时闪烁出突破窠臼的哲思之光。他勤读善思、不懈躬耕的创作之态,是西平诗人学习的榜样;他研学探新、求索不息的精神,是西平诗歌界的一笔宝贵财富。希望西平文友多向翟老师取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创作出更多的精品佳作,为西平县文学事业的繁荣作出新贡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