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唱着歌就把知识学了,这才是对教育最大的误解

 Ray先森 2021-07-20

职场丨认知丨思考

这是我的第320篇原创

今日主题:教育本质

Ray先森说✎

很多年前,我还在背着书包上小学的时候,社会上就流行着一套“快乐教育”的说法。
 
诸如“要给孩子减负”“让书包越来越轻”之类的口号,虽然喊得震天响,但丝毫不影响学校周六、日给我们安排补课,用张艺谋老爷子的电影名说就是:
 
“一节课都不能少”。
 
那时候只觉得就不能让我多玩两天吗,
 
甚至也有同学家长在家长会上公开质疑有没有补课的必要?
 
多年之后才发现,事情并不是“该不该补课”这么简单。

1  

总有人愿意为了将来更好的发展

选择一条现在看起来更苦的路

过去这几十年,很多人一提起中国教育,条件反射似的会拿“应试教育”来说事,这仿佛就跟调侃中国男足一样,不失为一种政治正确。
 
即便是到现在,这种刻板印象一样不少:
 
“应试教育”就是死记硬背;
学习强度特别大,根本不强调思考;
剥夺孩子的学习乐趣,不利于创造力发展。
 
有人说,中国教育是应试教育,所以应该走向反面,搞素质教育。
 
这句话不过是一句“正确的废话”,怎么搞?为什么搞?什么时候开始搞?一句都没提。
 
其实在北大社会系教授郑也夫在他的《吾国教育病理》里就讲过:
 
素质教育是要搞,但它不是中国教育问题的解决方案。
 
其实道理很简单:
 
只要教育还是一种选拔机制,但凡是选拔就该有个标准。
 
你把任何素质教育的内容加进来,不管是音乐还是绘画,是体育还是天文,甚至是插花马术料理等等,它最终还是会演化成应试教育。
 
教育的发展类似于军备竞赛,比什么压根就不重要,结果都会演化成恶性竞争,
 
因为总有人想赢得最后的胜利。
 
在吴军博士的《见识》这本书里,同样谈到了中美教育的差别:
 
美国名校为什么要搞素质教育?
 
其实有一个潜在的目的,是为了把家庭条件好的学生筛选出来,尤其是区分族裔差别、社会阶层、甚至是家庭收入等等。
 
比如,美国常春藤学校强调入学要考拉丁文和希腊语,为什么?
 
因为美国的公立学校是不教这两门语言的,只有富家孩子上私立学校才能学。
 
也就是这一道隐性杠杆,让不少在美国的亚裔家庭就非常痛苦,甚至包括了美国第18任交通部长、美籍华人赵小兰的家庭。

 
在这本书中,吴军老师就曾援引过赵小兰早年的一篇演讲:
 
因为我们的孩子是好孩子,非常努力而自律,我们的家庭重视教育,因此我们的后代非常优秀,对美国贡献非常大。
 
他们录取时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我们的孩子成绩好,却进不了常青藤大学。其他族裔的孩子成绩不如我们的好,却进去了,这违背公平的原则。
 
这是美国一些大学提出,人的发展是全面的,要考察学生们的体育,艺术等各种才艺。
 
赵小兰说,“好,那我们就来做这些,几年后,亚裔在这方面也是第一的”。
 
但是,到了录取的时候,大学又说要看领导力。
 
本质上,这就是一个别人制定游戏规则、而我们不得不去服从并参与的过程。
 
如果你觉得累和苦,可以不用这么折腾,完全可以放羊式的任由其在玩乐中长大。
 
但总有人愿意为了将来更好的发展和前景,
 
选择一条现在看起来更辛苦的路。

2

所谓的“快乐教育”

不过是提前透支孩子的未来

曾经有一位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一位记者休姆斯,跑到一家美国高中学校卧底一年,然后写了一本书,叫《美国最好的中学是怎样的》。

其中说到了一个数字:4。

这个4代表着:

4小时睡眠,4杯拿铁咖啡,4.0的GPA成绩。

4.0 GPA分数,是最好成绩。要拿高分,每天只能睡4个小时。那困怎么办?喝4杯拿铁。

这就是这所惠特尼高中学生的日常,其实和国内的衡水中学相比也没什么太大差别。

不是说好了美国人都是“素质教育”吗?

这看上去一点都不快乐啊,快乐教育,在理论上听着特别有道理:

快乐才能学的进去,不强制孩子,家长少费心少费钱,孩子也挺高兴。

但是了解多了才发现:

快乐教育是不是好事,这个有待论证,但真正的教育绝对谈不上轻松。

在《逻辑思维:什么是“精英教育”?》这期节目中,罗振宇就曾经对这个“快乐教育”的背后做过一些展开探讨:

在美国2019年就有几次教师大罢工,罢工原因是美国一些公立学校老师工资太低,而抗议的结果也就是工资涨个5、6%的。

那工资涨不上去,就不能让教师多干活,老师教学也没有什么责任心,下午三点就放学,别布置那么多作业。

这样你快乐学习、我快乐教书,合起来就是快乐教育。

美国低收入者群体的子女,上的就是这种学校。

结果是什么?

结果是美国的教育自动完成社会分层。

穷人觉得是在享受“快乐教育”也不错,放飞天性。中产阶级以上的社会,却不信这一套,仍然实行的是精英教育,大家不仅要在应试上搞军备竞赛,还要在素质教育上搞军备竞赛。

这正是应了那句话:

我以为你放学在家玩,结果我真的在玩,而你在搞学习。

真等到了孩子开开心心什么都不学进入了学习阶段,发现人家孩子小学课本都提前摸了个滚瓜烂熟,还顺便拥有了1000+的词汇量。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嘴里这句“读书无用论”快要脱口而出了,甚至还想说“你又在贩卖焦虑”对不对?

没关系,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曾说过一句名言:

如果你认为教育的成本太高,试试看无知的代价。

世界上哪有那么容易的事,唱着歌就把知识给学了,快乐着就成了人才?

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胜出,必须吃苦,这就是历史久远的朴素道理。

你要想拿下一代的前途去试验一句“读书无用论”是真是假?

那你尽管去试。

 3

竞争的本质

是为了可以自由的选择

最近有几个新闻很热:

一位哈佛大学的物理学博士,去深圳南山区的一个街道去当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浙江省余杭区招聘公示显示,应聘街道办主任全是清一色的北大清华毕业生,学历不是博士就是硕士。

忧国忧民的网友立刻就炸了,都说简直是浪费人才、资源错配。

哈佛博士,难道不应该是在实验室里穿白大褂搞研究,怎么能去当一个公务员?

清北毕业,难道不应该是在北上广CBD里谈大买卖,怎么能委身于一个街道办?

官方回应很有意思,说这是个人选择。

“个人选择”,这四个字提醒我们:

什么是个人最有利的选择,只有自己最清楚。

很多人会觉得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跑去做街道办事处主任?

这简直是浪费时间,但真的是这样的吗?

就拿这次上新闻的余杭区街道办来看,所在的地区是杭州余杭区,地处杭嘉湖平原南端,西倚天目山,南濒钱塘江。2019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GDP)2824.02亿元,截至年末,全区户籍人口116.18万人,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区人均GDP为24.99万元。

更重要的是,余杭区2019年的GDP数据在杭州市各区县中名列第一。

2019年,余杭全区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44家,全区国高企总数首次突破1000家,阿里巴巴的总部也在这里,妥妥的杭州经济发电机。

平台的起点非常高,这也同样意味着,对进入平台的人的要求也会相应提高。进了发达地区体制内的年轻人,无疑都是非常优秀的,能从千军万马杀进来,概率不亚于进入如今的互联网大厂,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进了体制内以后,同样,平台的待遇也非常优厚。

从2019年余杭区街道办的招聘待遇来看,不仅会为现场面试的考生提供免费食宿和一定的交通补贴,薪水方面也较为可观。

清北招聘录用人选中,博研参照事业副处级薪酬水平,硕研参照事业正科级薪酬水平,政府中级雇员年薪博研约38万,硕研约35万。

海外招聘录用人选中,政府高级雇员年薪约50万,政府中级雇员博研约38万,硕研约35万。

画个重点:起点高、平台好、资源足、后劲强、薪资壕。

在这些条件面前,别说哈佛清北毕业生了,就是一个普通人也想着挤破头进去。

那你凭什么又有什么资格对别人的选择说三道四?

竞争的本质,是为了可以自由的选择。

别人读了这么多年的书,考了这么多年的试,甩开了这么多竞争者的围追,

不就是为了能在将来可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找一个最优选吗?

这是他赢得的,也是他应得的。

而通往最优选的道路上,受教育绝对算得上是成本相对较低、性价比相对较高的一笔投资。

写在最后:

终身学习时代的教育,早已不是知识的灌输这么简单,

更重要的是如何理解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如何看清自己,如何和外界交互时做更合宜的选择,

这才是我们对教育最好的理解。

最后,今天是教师节,在此也致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

感谢你们为人类的共同进步做出卓越贡献。

更多内容

简历  | 求职 | 工作 | 辞职

领导力 | 职场危机 | 年终奖

Ray先森(Rayzhang1993):专注和你分享职场工作及感悟,主要内容涉及:职场认知、个人成长、职业技能等方面内容。

 好文推荐 

品牌推广 投放合作 | 职业咨询 | 转载开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