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济导报】“办证不求人”是最贴心的服务

 东海问渔 2021-07-20


图片


强化换位思考,从群众需求出发,日照市创新打造不动产交易登记新模式

“办证不求人”是最贴心的服务

日照市不动产交易登记中心主任徐汉栋解释,此次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化改革,一以贯之的就是坚持群众路线,任何一项改革措施都由群众需求引发,最终的成效也由群众评判

  让企业和群众不托人也能办成事、办好事、快办事,对日照不动产交易登记来说,数据是有力的说明:办理业务3.1万件,平均时限0.5个工作日,提速50%。

  走进日照市政务服务大厅的不动产专区,现场人头攒动,最多的一天办理了550多笔业务。“特别方便”“服务很好”,是现场听到最多的评价。

  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日照不动产交易登记创新“一体化全业务通办、一件事全场景联办、一码式全过程帮办、一链条全流程智办”的“四个一”模式,赢得了群众频频点赞。

  强化换位思考,通过“减流程、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以更贴心的服务,让群众办证不求人,是日照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化”改革的真实写照。

再造流程:以“物理整合”催生“化学融合”

  “一个窗口快多了!”这是某房产开发公司赵彦超的感慨。

  给业主办证,是赵彦超的日常工作,每隔几天都要去不动产登记大厅送材料,材料只用放在大宗业务窗口,回去等通知就行。相比过去,他最大的感受是“快,还省心不少”。

  “过去先到房管窗口提交材料,然后等着不动产窗口通知出证。因为办大宗业务,可能一次就有上百份材料,所以得好好瞅着哪个窗口人少”,赵彦超坦言,“这样无非就是想着能快点。”

  那么,“不快”到底卡在哪儿?

  “尽管房管、不动产、税务在一个大厅,且并联受理业务,但合了大厅没合职责,减了窗口没减环节,不少时间耗在部门沟通上”,日照市不动产交易登记中心工作人员董磊说,“我们也想快,但流程必须要走。”

  更快,是从“一体化”开始。1月28日,将房屋交易管理、面积管理、资金监管等职能整合后,日照市新的不动产交易登记中心揭牌。由此,机构改革的物理变化催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从职能整合,房屋交易登记“一件事”实现全业务市区通办、一站通办;到业务融合,房屋面积和权籍调查办理环节由8个合并为1个;再到队伍聚合,综合窗口制、全能柜员制让群众到1个窗口、交1套材料、与1人互动。

  正因为“一体、一环、一窗”的流程再造,才有了赵彦超只对接“一个窗口”的方便与快捷。赵彦超打开日照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平台,实时查询自己的业务办理进程,“这不,我现在只需要到这一个批量业务窗口交上材料,剩下的事情都不用我管了,等通知来取证就行了,大宗业务基本5天就能办结。”

  一体化全业务通办,让群众少了多头跑、反复跑,办理时限实现大大提速。如今,不动产新增了企业间转移等5类业务“即时办”,除继承和婚姻析产等复杂业务需公示外,所有二手房业务全部纳入“1日办”。

  “在资料齐全或共享信息完整的情况下,一般业务20分钟左右即可办结。”日照市不动产交易登记中心直属业务部主任李逦介绍,群众领取受理单后,可以自愿选择证书快递业务,也可以自行到自助服务区打印证书,更加便捷。

变革理念:以“群众视角” 对接“群众需求”

  “不见面”能行吗?这是办理房屋过户时刘兵的最大顾虑。

  5月,刘兵通过某房产中介购买了一套二手房,房主是日照人,但常年在外。前期都因为对方在外地耽搁了不少时间,这要办理过户了,卖方却在湖北回不来。因为第一次办理这样业务,刘兵急得直挠头,“有人说对方在外地,业务也能办,我的第一反应是'开玩笑’吧。”

  让他没想到的是,6月10日在服务大厅的不动产业务区,真的是双方不见面就办了过户,“全程线上办,也就10分钟的事,不用来回跑了。”刘兵边说还给了个赞。

  “站在群众视角,提升群众体验”,日照市不动产交易登记中心主任徐汉栋解释,此次不动产交易登记一体化改革,一以贯之的就是坚持群众路线,任何一项改革措施都由群众需求引发,最终的成效也由群众评判。

  于是,不只是被刘兵竖起大拇指的“不见面”办证,近距离感受不动产交易登记服务,对接群众需求、优化服务流程的改革,在点滴之处持续发力。

  在线下,一件事全场景联办,让群众不跑腿——

  过去,不动产业务只能在大厅办。如今,不动产在全省率先实现电子签章,服务网点延伸至1家公证处、3家法院、5家中介、24家银行的169个网点。

  过去,办理贷款多头跑反复跑。如今,通过系统互联,实现在金融部门或公积金部门即可办理不动产抵押、解押登记,办事“只跑一次、只进一门”。

  过去,“水电气热”过户需人工推送信息至相关部门。如今,正在积极推进不动产转移登记“水电气热”过户网上协同办理,全程无感知。

  在线上,一码式全过程帮办,让服务不掉线——

  过去,不动产办理流程和相关政策在墙上。如今,106项晦涩难懂的不动产业务指南集成到一个“智慧导办”,扫码关注后,操作一目了然。

  过去,“网办平台”场景不好用、使用率不高。如今,通过智慧导办智慧指南的递进式引导,自主选择业务类型,系统根据业务难易,线上线下智能派单。

  过去,市直属大厅与分中心业务不均。如今,引入场景模式,“码”上即时显示市区5个业务部排队情况,自动选择最优路线、最短时间,网上派单取号。

直击痛点:以“看不见的流程” 实现“看得见的服务”

  6月22日,日照、青岛两市率先完成了首笔不动产登记“全省通办”业务,这让张旭阳连连感慨:“真是方便,不跑腿也不求人,业务就办好了。”

  原来,张旭阳所在的公司在日照市岚山区投资了一个钢铁精细加工项目,在向日照银行申请贷款时,需用青岛房产做抵押。银行工作人员告诉他,“办这项业务,不动产抵押登记双方都要到不动产所在地(青岛)才能办理。”

  然而,6月22日下午,两人来到日照市政务服务大厅不动产交易登记窗口,工作人员通过登录青岛市不动产登记网办系统,发起抵押登记申请。青岛市不动产登记部门接收到异地代收的案件信息后,对业务进行受理,并审核通过。当天下午,抵押权人日照银行就领到了电子不动产登记证明。

  这虽是新闻报道中的案例,但是“让数据多跑路”的便民服务新措施,在不动产登记中心不断“解锁”。

  不动产的业务很复杂,让“数据多跑路”说起来简单,但却需要打通多个部门的多个系统。堵点在所难免,且都是“难啃的骨头”。

  比如二手房过户,需要登录房管产权交易、资金监管、维修基金、产权登记等6个系统,办理一个业务需多人在多个系统切换。这就造成“一次交易多次签署合同、反复提交资料、反复按手印”。

  直击堵点痛点,日照市不动产交易登记中心以数字化为手段,整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和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三部门的需求与服务,把全业务类型的“不动产交易登记”相关系统集中在一个平台。

  在此基础上,该中心正积极推进房屋交易登记电子合同,让群众只签1个电子合同,可供交易、核税、网签、贷款、登记5个场景共享提取使用。通过电子签章、数据共享,实现不动产业务的“零材料”“无纸化”。

  据悉,本地市民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可一证(身份证)通办、刷脸通办,更加便利,这一创新举措在6月底已经落地落实。

  “我们提出以'互联网 ’向'务联网 ’进化,其中'务’是指'服务’,即疏通部门壁垒堵点,化解数据共享难点,实现全流程'服务互联’。”日照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局长李仲强说,“我们正努力将所有场景痛点通过'服务互联’解决,真正实现一链条全流程智办。”

  据介绍,下一步,不动产一链条全流程智办将着力实现金融协同、风险防控、信息共享三大目标。所谓金融协同,是指嵌入“智慧贷款申请”模块,二手房交易“卖方还贷款、解除抵押、房屋过户、买房再抵押贷款、打款给卖方”合并同步办理,消除买卖双方的“信任痛点”。

  风险防控,是指联合各大银行,对交易资金账户进行监管,全程显示资金转入、转出动态,对风险警示信息实行刷脸确认等,解决资金挪用风险失控的“监管难点”。

  信息共享,是指精简审批材料,实现“2个免提交”,即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一律免予提交实体证照;能够用共享或核验方式取得的资料,一律免予提交纸质证明材料。

图片
图片

来源 / 经济导报

图片
点分享
图片
点收藏
图片
点点赞
图片
点在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