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乾州蕞娃:《伏羲伏羲》读书札记

 W行走在人世间 2021-07-20


《伏羲伏羲》读书札记

乾州蕞娃

《伏羲,伏羲》原载《北京文学》1988年第3期,原名叫《本儿本儿本》。本儿本儿是当时的——种说法,是指男人的下体。现在的名字更有寓意,传说伏羲是人类的始祖,人类是伏羲与女娲兄妹通婚的产物。而作品中天青与菊豆的不伦之恋也最让人难以言说,也难以评判。后来改编为电影《菊豆》(1990年,张艺谋执导、巩俐和李保由主演)。(P1)

是菊豆开启了杨青山对性的渴望,虽说这份渴望有些模糊,有些不伦,但还是在这个青皮的心里扎下了根,并且不断生发、成长,以至到最后压抑无法排解时,沦为压垮人伦的罪恶。如果用宿命论来解说,他们互为上世的冤家,这辈子生来就是为了报冤的。所以,这一切无法避免,也无处逃遁。这是两人情欲的萌生阶段。(P9)

杨金山的暴虐和小婶子的隐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小婶子的同情和贪恋,使得杨天青迷失了自我。他对自己的行为失去了基本的判断。他越是压抑就越失控,越是自责,就越解脱。他仿佛寻偶的动物一般,卖力地向菊豆展示自己的雄性魅力,以图获得对方的好感,却忘记了这样的做法会让他在人伦的悬崖上越滑越深,以至于最终跌落谷底,沦为笑柄。这是第一阶段。(P13)

这次清理火炕烟道时的意外发现,让杨天青沉沦于无尽的遐想之中,菊豆对于此事或许是不知情,或于是采取了纵容的态度。他们就像一对陌路相逢的蚂蚁,彼此用触角碰撞一下对方,想从对方的反应中判断是敌是友,思量一下自己下一步的行动。心理描写生动传神,恍然若见。包括砌墙时的心神不宁,完工后的欲盖弥彰以及重新掏开洞穴时的心理挣扎。尤其是当他目睹女人的神秘之时的那种矛盾,震撼中夹杂着不平,那种满心的欣悦与得意却无法与人分享时的纠结,最终都化作了对自己的惩罚,让自己更苦更累,让自己无暇去思考,这也是对自己罪行的最好掩饰。这是这份情欲的第二个阶段。用文中的话说就“无法挽回,不可救药”。(P17--23)

沉沦于欲望的渴望之中的杨天青对于叔婶之间的矛盾有了更多的关注,有了更多的了解,有了更多的沉思,多了几分反抗,多了几分仇恨,多了几分爱怜。因为随着对婶子的更多更深入的了解,杨天青已经将这个可怜的女人纳入自己的保护范围之中,虽然他目前还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女人(姑且这样称呼), 但是他为此积聚力量,等待时机。(P29)

对比天青出门时(P31)和归来时(P37)两人的对话,我们可以发现菊豆的语言变化了许多。由充满母爱的关切之语变为带有些许抱怨的冷幽默(虽然这幽默背后的原因让人辛酸)。这是促使两人情感发生升华的媒介,是催化剂,是加速器,为下文的嬗变做好了铺垫。(P39)

杨金山出于一种对失去的二十亩地的不舍和对自己无能的隐痛,所以不断地折磨着菊豆,并且是那样的心安理得(P33)。作者不厌其烦地记录他们房事过程及对话(P28、P43、P11、P47、P65),目的是让仇恨在杨天青的胸腔不断酝酿,不断发酵,不断膨胀。当然,这也激发了人们对杨金山的愤慨,对仅仅是愤慨而已。在那个时代,人们对此几乎毫无办法。P11和P47中关于杨金山的心理描写都是采用了同一手法。(P43)

关于菊豆和杨天青的第一次私情,作者描写的极其文雅,完全没有了与杨金山在一起的粗俗与不堪,仿佛是人间至爱一般。却不知悖于人伦的藤蔓上所结的终究是苦瓜,不管它经历了多时的风吹雨打。经受多少的人性考验,多少内心的反复和痛苦的折磨。(P61)

不知该如何评价杨天青,是不是如菊豆所说的“人后冲牛胆子”?这个小伙子说是老实胆小却做出如此胆大妄为之事,说是豪气万丈但面对自己心爱的女人被人折磨却隐忍不发,低眉顺眼,卑贱的让人不齿。85页趁着杨金山中风瘫痪在床,溜进正屋的天青更是让人不齿,可没办法,本是孽缘,不偷着暗地里往来,难道可以光明正大,笑话!故事的悲剧根源就在于此。(P81)

杨金山在瘫患之后接连受到两次打击,菊豆偷人,他想置其于死地,虽拼尽全力,却以失败而告终,落得个火烧面门;天白是孽种,他想取其生命,以解其辱,同样以失败而告终。杨天青不允许叔叔死,因为他若死了,将失去了遮羞布,所有的黑暗将再无遮挡,曝晒于烈日之下,那样他和菊豆就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所以,他必须想尽办法延缓这一天的到来。(P95)

作者为什么要不厌其凡地写两人的避孕措施,受尼姑庵老尼姑的捉弄(这厮也忒可恶,自己不食人间烟火,所以痛恨这世间的饮食男女,出手也格外很,辣椒面子都用上了)。两人自己创新研发(肥皂、蒿子叶以及醋),似乎是想告诉人们性欲是世间快乐的创造者,也是瘤苦的源泉。(P103)

天青终究是目光短浅,没有接受菊豆关于二人私奔的建议。我在幻想如果他们私奔了,性格倔强的天白会怎样做?毕竟,那是一个狠角色,在菜窖里找到自己的生身父母时,恨不得用刀劈了这两人(P135)。而这时,天白也不过十岁。当然,那句“狗日的,轻些”也让人不由得心头一紧,因为杨金山死时他还未上小学,能有如此心智不能不让人心生畏惧(P111)

和电影中杨金山跌入染布池中淹死相比较,小说中的杨金山的无疾而终也许是更具有讽刺意味。因为这样的死更让人羡慕,而这羡慕本身就具有很大的欺骗性。也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你亲眼所见到的,亲耳所听到的未必是事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