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成功排演红色经典《白毛女》,震惊了河南戏曲界

 京都闻道阁 2021-07-21

本阁作者文集:崔桂忠  杨德振  曹旭  

易书生  彭化义  师利国  赵萍 

文丨孙现璋

濮阳市老干部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13年7月,有老干部戏曲艺术团、老干部民乐协会、老干部艺术团等5个分队组成,有老年志愿者180人。大家觉得我担任过市教委主任、市委党校校长,认为我“官”大,推举我当队长。这个队长一无职二无权三无工资,我还要当好。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宗旨是“学习雷锋、无私奉献、为徳为善、益寿延年,把一生献给党的事业”。我写了一首打油诗,激励自己,“学习雷锋做奉献,开创事业新局面,老骥伏枥自奋蹄,点亮夕阳红一片。”

七年来,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经历了种种坎坷,经受了许多磨难,开展了很多活动,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模范人物,创造出不平凡业迹,得到省委老干部局充分肯定,被评为“先进社团”,得到市委、市政府有力支持。2019年荣获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受到领袖的亲切接见。

濮阳市老干部戏曲艺术团是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第三分队。濮阳是一个戏曲之乡,当时没有演出场地点,许多戏迷都是在公园、街头巷尾演出,松散无序。2003年,我退休后就召集十几个爱好戏曲的老同志成立了老干部戏曲艺术团,由退休戏剧工作者、河南卫视梨园春擂主和戏剧爱好者组成。没有资金,我拿出自己的养老金做启动经费,没有服装,我自掏腰包购买。办团初期,戏曲服装没法存放,戏曲道具得自己做。我蹬三轮车带着爱人去旧家具市场,买旧木箱子拉回来,油漆一下,焕然一新,共买了二十几个。到破烂摊上捡废材料,自己做道具,时间长了有人对我说:“孙主任,怎么混打瓦了,怎么拉起客来了。”教育学院的一位负责人,扶着我的车把,含着眼泪说“老领导,你要车我有车,要钱我有钱,你可别再捡破烂了。”剧团从最初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六十多人。2006年,我们克服重重困难,排演了大型反腐倡廉现代豫剧《清河湾》,没有资金,我带头拿出自己的积蓄五万元,同志们你一万他五千纷纷捐款,有个清洁工戏迷也跑上舞台捐款三千元。先后筹资40余万元排演《清河湾》,从省里请来的著名王导演,深受感动,当场宣布不要一分导演费。《清河湾》上演后,受到市纪检委的肯定,组织到各县区巡演,去山东济宁、聊城演出受到观众欢迎。《清河湾》代表濮阳市老干部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参加省戏曲大赛,一举夺得银奖。新华社《新华每日电讯》总编辑谢国记闻讯后,动情地说:“国家拿钱让正规剧团办不到的事,让濮阳老干部自己掏腰包办成了”,指示二版头条发表。

为了支持我的工作,老伴跟着我也没少吃苦受累。演员有个习惯,早晨不吃饭去演出每逢下乡演出,老伴每次都是四点起床,给大家熬粥、蒸包子、煮鸡蛋,装进保温箱,分给大家做早餐。十八年来,寒来暑往,从未间断,现已是七十五岁的人了,依然如旧。她把大家当家人,大家待她当亲人。演员们说:“大姐你那么大年纪,太累了,你比亲姐妹对我们还亲”,年轻的演员把她当成妈,说:“你对俺比俺亲妈还好”。

濮阳市老干部学雷锋志愿服务队汇集了各行各业热心文化,有才华的老同志,组建了戏曲艺术团、感恩文化促进会、民乐队、舞蹈队等多个文化团体。利用多种形式开展送戏下乡、书法展览、报告演讲、无偿献血、读书讲座等各种活动,戏曲艺术团从2003年组建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在省、市委老干部局关怀支持下,利用自身优势,编排了《清河湾》《白毛女》《三娘教子》《李钰》等大戏近30部,编排了《文明巷》《骗财记》《还账》《接婆婆》《赶婆婆》等一批戏曲小品,在社区、街道演出,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2016年,我们把歌剧《白毛女》改编成现代豫剧《白毛女》。没有资金我们几位老党员凑份子集30余万元,排演成功红色经典《白毛女》,震惊了河南戏曲界,先后获得“濮阳杯”第七届黄河戏剧节大赛优秀展演剧目奖、河南文华优秀剧目奖、濮阳文艺精品创作奖、2018年荣获全省戏曲大奖赛银奖。201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市委宣传部、市委老干部局支持下,《白毛女》在市、县(区)进行巡演,场场爆满,受到广泛好评。2019年12月1日,濮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锦印带队,《白毛女》在省人民会堂隆重公演,中国戏曲家协会副主席、河南戏曲家协会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省戏曲名家虎美玲、贾廷聚、胡希华、汤玉英等前往观看,对《白毛女》予以高度评价。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主任谢柏梁说:“《白毛女》体现了老同志一种艺术追求,一种生命境界,一种人生情怀,在全国范围内有较大的启示意义,可在全省演,甚至去北京演出”。国家一级编剧、著名剧作家张锡荣老师看了豫剧《白毛女》后,赋诗一首:“声情并茂演经典,青春焕发似当年,旧曲新唱醉知音,老树新花香满园。余热温暖万人心,晚霞映红半边天。不忘初心跟党走,老有所依为新篇。”

我们的队员在寒冬腊月大雪纷飞的三九天她们与严寒为伍;在炎阳似火酷暑难耐的三伏天,他们与汗水为伴;晚上睡学校、睡通铺,他们乐哈哈的说这是特色旅游。戏曲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演员用血和泪浇灌出的花朵。

七年多来,濮阳市老干部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各个分队,发挥自己特长,积极参与濮阳市各项文化活动,在艺术中心广场、在文化宫、在农村、在军营、在学校、在社区先后开展了3000多场志愿演出活动,观众达60万人次。我们每个礼拜五在市文化艺术中心广场,给广大群众无偿义务演出,无偿与宣传部、文化局有关单位在重大节日演出,每年节约经费几百万元。群众说“老干部艺术团,看戏不要钱,传播正能量,无私可对天。”

中央文明委一位领导在濮阳调研时说,濮阳的夕阳红点亮了龙都文化之光,所到之处,都能看到老干部志愿服务者奉献的身影,都能看到雷锋精神的影子成为濮阳现象。

(本文系作者在河南省老干部先进集体巡回报告会上的发言,略有删节) 

读完本文顺便点下面的“在看”,以资鼓励!您的“转发”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