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董读诗:杜牧的《清明》凭什么成了清明代言诗?

 董点国学 2021-07-21

清明从唐朝开始就是重要的能放假的节日,清明诗很多,好诗也一抓一大把,比如:

南宋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明代王磐的《清江引·清明日出游》:“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唐代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宋代高翥的《清明日对酒》:“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那么多好诗,但大家偏偏最喜欢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要论慎终追远的哀伤和沉痛,杜牧的清明诗比不上白居易的,要说语言的清简优美好懂,吴惟信的不比它差,凭什么杜牧这首诗代言了清明?

这个,得从清明的文化根源去找,知道了清明的源流演变,你就知道,为啥人们最爱杜牧的清明诗。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陆续完善的,清明是节气里最晚出现的一波,战国时才出现,它是古人把一年分成二十四份的其中一个节点。在唐朝之前,清明都只是一个节气,但清明前后有两个在宋朝以前一直都很重要的古老节日:寒食和上巳。寒食就在清明前一两天,风俗是吃冷餐和墓祭,就是到墓地去祭祀逝者,上巳的传统则是踏青游玩漂酒杯释放荷尔蒙,这两大节日和清明挨得很近,慢慢就和清明合流了,寒食的冷餐墓祭被清明吸收,上巳的踏青游玩也被清明收编,但释放荷尔蒙的功能在宋朝被禁了。(想详细了解的请点击:清明、寒食、上巳的三国争霸战

唐朝的时候,寒食、清明、上巳三个节气会一起出场,也会单独出场,功能有时混合,有时分开。到宋朝以后,寒食、上巳都式微了,清明一家独大,成了融节气、墓祭、踏青三位一体的节日。所以,在中国的传统里,清明既是扫墓祭祖哀悼先人的日子,也是游玩踏青happy的日子。总之,清明既悲伤又欢快,既庄重肃穆,又嬉皮笑脸,看着好像很分裂,但中国人把它过得很和谐。

在清明节,人们会祭祖、扫墓、哀伤、断魂,但是,扫完墓、断过魂,人们就会开始踏青游玩、饮宴聚会、踢球、斗鸡、荡秋千。

因为有太多人刚扫完墓就欢快游乐,唐朝皇帝还看不顺眼,还下过几道诏令禁止民间在“送葬之时,共为欢饮”。662年,唐高宗李治发诏:“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槚,曾无戚容。既玷风猷,并宜禁断。”李治认为扫完墓就开心去玩,伤风败俗,不可容忍,要知道,孔子是“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扫完墓就游乐宴饮,有违圣人教诲。到732年,唐玄宗李隆基又下敕令,强调“于茔南门外奠祭,撤馔讫,泣辞。食余于他所,不得作乐。”几次三番地下禁令,可见这禁令不管用。到明朝,人们扫墓是“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这就是清明的传统。

除了清明,中国还有几个传统的扫墓祭祖的日子,如冬至、十月半、寒衣节,但这些日子都不象清明有这么浓郁的游乐宴饮传统。究其原因,这和清明在春天有关。逝去的先人是死亡和终结,但春天却是新鲜的生命和新的开始,活泼泼的天地之气在感召呢,看着郊外新冒的青草,刚抽的嫩芽,怒放的鲜花,这么桃红柳绿,姹紫嫣红,生生不息,人怎么抵抗得了春的感召?春天里的清明,自然就融合了扫墓与踏青、悲哀与欢乐、新生与死亡。

杜牧的《清明》就把扫墓与踏青、悲哀与欢乐、新生与死亡完美融合了。

来看看杜牧的《清明》是怎么融合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哀悼逝者的沉痛,通过“雨纷纷”的气氛渲染,和“欲断魂”的直接表述传达了清明的墓祭哀悼,但它表达得很含蓄,没有出现墓、祭扫、纸钱、黄泉等过于明确的死亡意象,而是用侧面的片段让人联想到全貌,这种表达方式类似“一枝红杏出墙来”,一枝红杏就让人知道里面必有满园春色。杜牧这种含蓄的写法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好处,就是给后面情感的转折留足了余地。他如果象白居易和高翥那样把悲痛写得那么直接,把死亡写得那么触目惊心,全诗的基调就定得太沉郁,后面的情绪就很难转得流畅自然,你这首诗就只能写清明的一个面了。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哀痛之后,要转了,酒家和杏花村都充满人间烟火气,酒家的意象自然和酒、美食有关,杏花村更有无限的美好想象和青春洋溢的活力,这表示诗人不想一直断魂,他要回到正常的生活,要吃饭喝酒,要放下悲伤,牧童告诉他前方有酒家,但是比较远,在远处的杏花林里。你想要的吃喝、玩乐,那里都有,但是,并不在眼前,还有点距离,你得走过去,走的过程,完成心情的转换,两种心情,得有个过渡,不可无缝衔接。

吴惟信和王磐的清明诗是直奔吃喝玩乐去的,只管欢呼雀跃,不需要转折,杜牧却写了从悲中恢复的行进过程,他也没有写恢复后的情形,到了杏花村会怎么样,他留给读者自己去补充,他只引导你往杏花村看去走去,这种写法言有尽而意无穷,婉转深远耐品。

短短的四句诗里,融汇了生与死,哀与乐,彼岸与此岸,完整且婉转优美地传达出了清明传统,它不代言清明,谁能代言?

在清明的第二天读这首诗,希望在这次疫情中失去亲人的人们在悲伤哀痛之时,也看看春光,看看充满生机和人间气息的杏花村。

今日很难,但前方有杏花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