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陕西发现唐代古墓,出土的墓志铭,揭开了李白“倒插门”的真相|陕西|古墓|真相|李白|唐朝|墓志铭

 醉花荫L 2021-07-21
李白是“倒插门”女婿?是的,你没有看错。这个观点自古就有,尤其到了现代,包括郭沫若在内的许多著名学者都这么认为。
按照郭沫若考证来的说法,有两点原因可以证明李白是赘婿。
第一,根据历史的记载,李白于27岁时娶了宰相的孙女为妻,不过一直居住在女方的家中,一直到妻子去世,李白才离开。
在古代,男方一直居住在女方家中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赘婿。要知道,李白不是没有钱,他在结婚之前就可以做到挥金如土,有记载的花销就达到了30万钱。所以他若不是赘婿,按照古代的礼法,应该自己购置房产,把妻子迎娶进门才对。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第二,李白出身很低。许多人可能会反驳,李白都能做到挥金如土了,怎么就出身低了?
其实古代的有钱人不代表地位高,“士农工商”从秦朝之后就被社会普遍认可,商人排在社会的最底层,而李白的家族世代经商,即便是有万贯家财,和宰相门第那也是绝不匹配,甚至可以说是天差之别。
不过也有人说,李白曾亲口承认他是凉武昭王李暠的九世孙,而当时的皇帝李隆基则是第十一世孙,那么李白属于皇亲国戚,这样的身份可不低了吧?
这一点并不可靠,因为李隆基曾经在天宝元年颁布了一道诏书,要收集所有凉武昭王李暠的后代,隶入宗正寺,编入属籍。当时的殿中侍史李彦允,就是因此被编入了属籍。
而李隆基和李白很早就认识,若李白真的是李暠的后代,怎么没有被宗正寺认可?
此外,所谓的李白是李暠后代的说法,其实并非是他本人亲口所说,而是李白的族叔李阳冰所说,并不能作为李白真实身世的依据。
所以郭沫若以及近代的众多学者通过以上两点认为,李白是一个“倒插门”的赘婿。毕竟其他的都可以勉强解释,唯独住在女方家中这一点,无法解释。即便是到了现代,也只有倒插门才会一直住在女方的家中。
不过说到这里,许多人或许不了解在古代“倒插门”是一种怎样的意义存在。
在古代,“倒插门”在法律上叫赘婿,因为女方为家主,所以依附女方而不能立户籍,也不用交税。因此人们认为这种赘婿,是为了逃避国家税务的一种低贱的人群。
而之所以叫“赘婿”,因为古代有一种疾病叫“疣赘”,指的是身上长出了一个瘊子,是一种多余的存在。另外“赘”还相当于质押,认为是男方因为家穷,出不起聘礼,或者是门第太过于悬殊,只能把自己抵押给女方的家中。甚至隋朝著名史学家颜师古还认为,赘婿其实就是一种没有期限的卖身奴隶。
也正因如此,古代赘婿的地位极其低下,和家中的佣人差不多。
不过话说回来,堂堂一个浪漫主义大诗人,“口一吐就半个盛唐”,居然是赘婿,这可真是让人情何以堪。
不过这个说法到了八十年代出现了转机。
八十年代初的一天,陕西发现了一座唐代古墓。古墓虽然不大,出土的文物也不多,但墓志铭背却揭开了李白“倒插门”的真相。
按照墓志铭的记载,墓主人是唐朝的一位官员,虽然常年居住在妻子的家中,但夫妻关系还是以夫为主,而这种情况就叫“未庙见”,是区别于赘婿的另一种婚姻形式。
而这种婚姻形式的产生,是因为文人在求取功名时需要跑官和要官。所谓跑官和要官,是一种以游历为方法,以宣传自己的文章来获取名气的一种做法。所以唐朝时期,许多读书人在成名前只能四方游历。
在游历的过程中,如果在异乡结婚,那就只能住在妻子的家中,而这种婚姻形式就叫“未庙见”。
当然,这种情况并非当时主流和倡导的婚姻形式,所以男方就需要承担一种义务,需要依靠自己的才华,为妻家挣得荣誉。
很显然,李白在这方面做到了极致,虽然一生在仕途上没有什么作为,但依靠自己的才华名满天下,受到世人敬仰,从而使得妻家也从中获得了各种好处。
所以,李白和宰相孙女的婚姻,并非郭沫若先生所说的“倒插门”。但归根结底,若不是这块墓志铭的发现,还真的无法解释李白为何一直住在妻子的家中。所以这里也就不好过多苛责郭沫若先生,毕竟墓志铭是他死后才发现的。
参考资料:《李白传》、《旧唐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