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庆幸在茫茫书海中遇见

 记忆的瓶子 2021-07-21

作者|Pinky   公众号:记忆的瓶子Pinky

读过育儿书籍三四十本,自己最喜欢的有两本,一本是《孩子:挑战》,当时读完这本书,整理了六篇读书笔记读《孩子:挑战》,了解这些问题后,让孩子不再成为挑战》。整理读书笔记的时间都远远大于读这本书的时间了,只因为那本书实在太经典了。

另一本最喜欢的书就是这本《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与作者的另一本《正面管教》相比,理念一致,只是这本书的实用性、实操性要强很多。


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书中很多让我忍不住频频点头的理念及观点,发自内心的认为“就是这样子。”这篇读书笔记篇幅偏长,但是真得都很棒,整理出来以供需要的爸爸妈妈参考~~

1. 正面管教,和善而坚定

真正的“管教”需要的是“教”。正面管教是建立在教、理解、鼓励和沟通的基础之上的,而非惩罚。

惩罚的目的是为了强迫孩子为他们所做的事情“付出代价”。管教的目的是帮助孩子们通过他们所做的事情来学习。

对很小的孩子的管教,主要是决定你自己怎么做,而不是期望你的孩子怎么做,打下一个相互尊重而有效的养育方式的基础。

正面管教的原则将帮助我们与孩子建立一种充满爱和尊重的关系,并且会帮助我们在未来很多年里一起生活和解决问题。

鲁道夫·德雷克斯(孩子挑战这本书的作者)一直在呼吁父母和照料孩子的人对孩子运用和善而坚定的方法。和善表明的是爱,以及对孩子的需要和局限的尊重。坚定提供的是条理、安全和教孩子。

和善表明的是对孩子及其独特性的尊重。坚定表明的是对情形的需要的尊重,包括一个孩子学习社会技能的发展需要。

通过理解并尊重你的孩子的性情,将能够帮助孩子实现其作为一个有能力、自信、满足的

人的最大潜能。而且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或许将得到更多的休息、更多的欢笑,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和孩子有更多的了解。

☔️我想说

不得不说,和善而坚定地管教方式适合于很多方面,和善代表着我们对宝宝的爱,坚定则代表着原则与规则。

比如说我女儿xier想吃雪糕、巧克力,我都会同意,仅仅是因为她喜欢吃,我想满足她的愿望,可是一次一天只能吃一个,不能多吃,这就是我们一直坚定地遵守的规则。就这样一个月顶多也就三五块雪糕冰淇淋吧。

2. 神奇的镜像神经元,榜样的力量

研究发现人类大脑中有“镜像神经元”的存在,它感知身体的动作、面部表情以及情绪,并让大脑准备好重复它所“看到”的。

当我们和宝宝玩藏猫猫时,他的镜像神经元会帮助他搞清楚如何模仿我们。当我们生气、兴奋或焦虑时,孩子的镜像神经元就会“捕捉”到我们的情绪,并在他自己身上造成同样的感受。

镜像神经元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我们很容易彼此一起哭泣、欢笑或发怒。它还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作为父母所做的事情要比在教孩子时所说的话更有力量

镜像神经元的作用是双向的。如果我们在对待孩子时是平和的,他就更有可能也平和。当我们在孩子出生后的头几年看着他的时候,孩子也在看着我们,而我们做出的榜样要比话语更清晰。

明智的父母们和照料人会利用一个孩子想模仿大人行为的本能愿望,向孩子示范所需要的技能,并欢迎孩子的参与和帮助

镜像神经元,一旦一个孩子看到一个行为,那些神经元会立刻传送信息。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希望孩子文雅、和善、体贴,那么,作为父母,必须拥抱孩子而不是打孩子;必须显示出同情和安慰的行为,而不是不耐烦或惩罚;必须倾听,而不是愤怒地抨击。我们的技能会变成孩子的技能。

☔️我想说:

榜样的力量的确很强大,宝宝出生后至入园前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模仿的对象基本上就是爸爸妈妈。

忽然想起来在xier刚会走路的时候,她走在路上,模仿我走路甩手的姿势,简直不能再像了。

她现在说出来的话大都是我之前跟她说的话,当我在楼梯上晾晒衣服的时候,她会提醒我“太高了,危险,妈妈快点下来,xie要过来保护妈妈”。而这些都是我跟她说的话😂

在日日夜夜的相处过程中,我们的孩子真得会成为另一个我们,而这就是镜像神经元的神奇效果,也是模仿的作用,榜样的力量。


3. 大量地朗读图书

给小孩子大声地朗读图书,可能是父母能做的最有益的活动。即便是婴儿,也可以坐在我们的腿上盯着看彩色的纸板书,而学步期的孩子通常喜欢和我们依偎在一起读故事。

阅读可以成为学步期孩子每天的生活中最喜欢的时刻,小孩子们通常都会热切地想沉浸在书籍所打开的迷人世界中。

要把一起读书作为你们睡前惯例的一部分。很多父母发现,这一温馨的惯例会延续到远远超过孩子的学步期,并且为未来几年提供一段温暖而亲密的时光。

☔️我想说:

自己是从xier出生就开始亲子阅读的,一直以来特别庆幸早早地走在亲子阅读的路上,三年全职妈妈,陪孩子一起哭过笑过,可是印象最深的却是过去三年多美好的亲子共读时光。

xier坐在我怀中,一起翻看着各种绘本,一边阅读,一边窃窃私语交流着,乃至有一段时间,xier多次跟书中置气,都历历在目,仿若昨日,给孩子读书,会一直保持下去🥳


4. 听音乐

音乐对发育中的大脑似乎有强烈的影响。并不在意孩子听的是莫扎特还是儿歌,但旋律和节奏会影响他们。音乐似乎能激发创造性。在唱歌或听音乐时,轻轻地扶着宝宝让他在我们的腿上蹦跳,有助于孩子的大脑建立“听”节奏的回路。

不要只依赖于录好的音乐,还要唱歌给孩子听。一开始,我们会一个人唱,但不用多久,学步期的孩子就会用一种奇怪的声音与我们一起唱了。

音乐还能安慰人。轻柔、温和的声音对于孩子们来说,就像对大人一样让人放松。在休息时或在就寝之前,试试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并看看你那忙碌的宝宝如何开始慢下来并平静下来。

字词游戏、童谣和简单的歌都是婴儿熟悉语言奥秘的好办法要让孩子听我们的声音,要经常对他们说话,要唱那些经典的童谣。我们说了什么或许不如给了他们试验声音和语言的机会更重要。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可以讲故事,帮助孩子理解故事情节、了解词的含义,并锻炼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想象能力的一种很好的方式,所有这些都是孩子今后学习和入学准备的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想说

无论是大宝宝还是小宝宝,当我们播放音乐的时候,他们都会跟着韵律摇摆晃动,感知音乐,仿佛与生俱来的天赋。

除了播放韵律感比较强的音乐之外,爸爸妈妈还可以多唱歌给宝宝听,宝宝都会喜欢爸爸妈妈的声音,即使是我这五音不全唱歌总跑调的妈妈,xier也总会给我鼓掌,说我唱得好听😂

所以一定要多给孩子播放音乐,多唱歌给孩子听,这样孩子更容易伴随着旋律,跟着爸爸妈妈的节奏一起唱起来。


5. 关掉科技产品,至少在大多数时间

电视、应用软件和电子游戏可能确实会改变孩子大脑的运转方式,而且电视开着时的背景噪音会造成孩子语言能力发展的迟缓。美国儿科学会建议不满两岁的孩子不要接触屏幕设备。

当父母和照料者花时间跟孩子们玩耍和说话时,大多数语言和情感能力就会得到自然而然的发展。做个深呼吸,放松下来,并提醒自己要享受这几年。

☔️我想说

很多电子产品科技产品是不利于宝宝大脑发育视力发育的,甚至在一本书中看到一句夸张地表达“电视是培养傻瓜的”,听起来比较极端,但是视频确实会影响宝宝大脑发育。

关于看视频看手机问题,可以看看我之前整理的这篇文章,里面有详细的分享,可以参考一下~~《孩子老是玩手机看电视,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引导?

6. 假借“爱”名义

我们对孩子做的很多事情(或阻止孩子做的很多事情),都是以“爱”的名义做出的。“我打孩子是因为我爱他们。”“我(在如厕训练,或早期阅读,或体育活动,或学习成绩方面)逼迫我的孩子,是因为我爱他们……”

“我每天工作很长时间,是因为我爱我的孩子,并希望他们能够拥有我以前没有的一切。”“我为我的孩子们作决定,是因为我太爱他们了,不能冒险让他们作出错误的选择。”

☔️我想说

“我做这些都是为你好”,如此耳熟的一句话,真不知道到底是“为孩子好”,还是“为自己好”,假借爱的名义,为自己的行为做开脱,比比皆是。

所以我努力着提醒自己,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我不仅要爱护她,更要尊重她,完全做到很不容易,却一直会走在努力的路上!

7. 让宝宝有自己的时间

婴儿需要自己的时间进行独自探索。当我们看到一个婴儿凝视着自己的手指或者玩自己的脚趾时,他是在探索。很多宝宝会满足地坐在自己的婴儿座椅上,目不转睛地盯着忙碌其他事情的父母。

千万不要误以为你的宝宝需要持续不断的刺激,关键还在于“平衡”。提供刺激—说话、低语、唱歌固然是好事,但并不是所有时间都如此过度刺激实际上可能会让婴儿暴躁,而过多的刺激可能会对大脑的最佳发育起反面作用。

如果宝宝在我们跟他玩耍或说话时把脸扭向一边,他可能是在让我们知道他需要一些“安静时间”来休息和调整。

☔️我想说

看到书中的这段话,忽然想起来每次跟长辈视频的时候,他们会不停地让xier跟他们打招呼,各种“快喊**”,“怎么不喊**呢”?“怎么不打招呼呢?”即使xier正在专注于自我玩耍中。

又想起来自己小的时候,跟邻居家的玩伴一起在路边玩耍,当时外婆骑车经过,我没有看到,因为没有打招呼而引发的风波。

还想起这几天带xier看幼儿园的时候,老师给xier拿出来一些贴纸还有小印章,让她贴着玩盖着玩,当老师问xier问题的时候,她是如此专注,根本没有理会老师跟她说话,我和先生忍不住提醒xier:“老师在跟你说句话呢。”

结果老师直接说“她正在专注的做事情呢,不要打扰她……”当时我对这家幼儿园好感分立马增加很多。

孩子正在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情,有很多人会无视忽视这一点,尊重孩子就从允许宝宝不说话,不强迫孩子打招呼开始吧!


8. 应当避免的管教方式

大声喊叫或说教,打孩子屁股或打手心,试图通过威胁、警告、贿赂或说教来让孩子顺从,所有这些方法都是不尊重的,并且会导致孩子的怀疑、羞愧和内疚,不仅在当时,而且包括未来。最终惩罚会造成更多的不良行为。

而且无情的批评、惩罚或羞辱也可能损害孩子的大脑和信任我们的能力,大脑中那些最常用到的连接会成为永久性的连接;而那些没被用过的连接则会被遗弃。

当我们知道自己对待孩子的方式所带来的长期

效果时,就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不仅能教给孩子东西并提供他所需要的条理性,还能让他知道他有归属和价值。

☔️我想说

我一直都是打骂教育的反对者,一直也努力以平等尊重的方式处理各种问题,虽然有时候会崩溃到哭一场,可是从来没有吼过孩子,会严厉地说,偶有不耐烦的语气,会情绪低落,但是会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

因为如果我能保持情绪平和,宝宝就会情绪稳定,如果我总情绪失控,宝宝也会学习模仿我,正是因为知道这一点,我会努力不让自己情绪失控。

9. 孩子的世界

婴儿不是缩微版的成年人。新生儿是从妈妈心脏旁边一个温暖而安全的地方降临到这个世界的,在那里,他的每一个需要都立即能得到满足。

突然之间,在一段不由自主而疲劳的脱离妈妈身体的旅程之后,他发现自己身处一个有冷有热,有嘈杂的噪音、移动的物体和明亮光线的世界。

一张张脸庞来来往往,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这个新世界遵循着他还无法理解的时间表在运转。随时能够得到的营养和舒适不见了。

为了让人给他喂食或让他感到舒适,他现在必须嚎啕大哭。睡眠、饮食以及其他简单的事情,都必须作出调整以适应他的新生活。

不仅如此,孩子的身高和能力对其行为也有很大影响。找个时间蹲下身来使你的视线处于和孩子同样的高度。我们会发现从低处看到的世界会有很大的不同!看一个大人的脸需要把头后仰—如果时间太长,这个姿势很不舒服。

大多数时候,小孩子目光所及之处都是膝盖、小腿和脚,能够引起成年人注意的唯一可靠方式就是拽对方的手或腿!想象一下,一个用手指着你并大声喊叫的父母从这么低的位置来看有多么恐怖。

确保孩子注意到我们在对他说话的最佳方式,就是进行眼神接触要把我们的高度降下来,和他处于同一水平,注视着那双充满好奇的眼睛,直接对他说话。

☔️我想说

看过这几段后,更加理解宝宝动不动就哭泣了,为了让爸爸妈妈给自己换湿漉漉的纸尿裤,为了让妈妈提供给自己母乳喂养,为了让抱抱,为了舒舒服服地睡觉……他们都得通过哭告诉爸爸妈妈,他们不舒服了,饿了,困了,其实小宝宝也很不容易。

知道这些之后,面对小宝宝动不动就要大哭一场,我们是不是变得更加淡然面对了呢?

多蹲下来跟孩子沟通交流,不要让孩子一直抬头仰望我们,那样真得很不舒服的。所以也一直有蹲下来跟宝宝说话的习惯,自己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不仅如此,当看高处的事物的时候,也会有意识抱起身边的xier,让她有足够高的高度看到爸爸妈妈正在看什么。


10. 耐心是大多数小孩子难以达到的美德

对于一个急切的孩子来说,时间过得要比对一个成年人来说慢得多。大人们必须要知道,时间的单位对于孩子们来说含义是不一样的

对于孩子来说,五分钟可能看上去就是永恒,而且他确信妈妈做每件事情所需要的时间都太长了。是的,孩子需要学会耐心,但父母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来让孩子学会

期望学步期的孩子们安静地坐很长时间,是不现实的,无论是在教堂还是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

☔️我想说

看到这段话让我想起之前看到的关于时间越来越快的一些理论,或者说是因为一年的时间在人的记忆中所占的比重改变,或者说是因为大脑通过记忆片段估量时间的长短。

一年的比重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低,随着长大所接触的新鲜事物越来越少,大都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所以时间感知上越来越快。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大人心中的一个小时跟孩子眼中的一个小时绝对感受是不一样的。xier喜欢极了彩虹,挑选了一个彩虹地垫,这几天她每天醒来都会开心地说一句“哇,彩虹要到了!”

我说,“还得两天才能到”,她问“两天是多长时间?”,我说“两天就是睡一个晚上天亮了,然后再睡一个晚上天亮了”,她感觉时间好长,于是不死心地继续问“是不是吃完饭就到了啊”😂

坐地铁也是,最近xier迷上坐地铁,我发现她可以很愉快地坐上五六站,甚至十站以内都没问题,如果超过十站,她就会不停地问“快到了没?快到了没?”急切地希望到达,反而让时间过得慢了很多。

当然当我们赶时间上班,赶时间乘坐火车飞机的时候,那时候尤其感觉时光飞逝,恨不得让时间走得慢一些,再慢一些。

瞧,不仅年龄不同,时间的感知不同,心情不同,时间感知依然不同,耐心是什么?耐心就是允许时间不紧不慢地前进吧!岂止是孩子需要学习耐心,大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11. 提供可接受、有限制的选择

拥有选择能给孩子一种力量感:他们有权力选择一种可能或另一种可能。选择还能让孩子在认真考虑要做什么时运用其思考能力。

而且,当选择中包括一个帮忙的机会时,学步期的孩子当然常常会更喜欢选择。“我们到家之后应该先把哪样东西放好,冰激凌还是橙汁?你来决定。”加上一句“你来决定”会增强孩子的力量感。

要确保提供的选择与孩子的发展水平相称,并且所有的选择都是你乐意接受的。当你的孩子想做其他事情时,你可以说:“这不是其中的选择。你可以在重复你所提供的选择)之间确定一个。

给孩子选择,可以支持一个孩子自主感的增强,但是选择必须是恰当而明确的,并且所有选项都必须是你可以接受的。要确保我们能遵守自己的承诺。明智的做法通常是在说之前先仔细考虑一下。

☔️我想说

提供可接受有限制的选择,这可是我惯用绝招。让xier洗脸的时候,“你是洗脸还是擦脸?”或者是“你是现在洗脸,还是读完这本书再洗脸?”

收拾玩具的时候,“你是自己收拾,还是让妈妈跟着一起收拾?”睡觉的时候,“你是现在上床睡觉,还是玩十分钟再睡觉?”

出去玩的时候,“你是骑滑板车,还是平衡车?”“你是拿个球出去玩,还是拿个泡泡机出去玩?”

我发现每天每时每刻,我都在给出不同的选择,而且给出的这些选择中,都是我完全可以接受的,这样让我们之间的亲子对抗,或者说是孩子说不的时候,少了很多。

毕竟我给孩子的是选择权,而不是决定他们做这做那。


12. 问启发式问题,以鼓励孩子思考

帮助孩子们发展思考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主的一种强有力的方法,是问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你当时想做什么?你认为为什么会发生这件事?你对此有什么感受?你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你不想这件事再次发生,你还能怎么做?”

当孩子们的年龄更小时,他们需要我们在启发式问题中给出更多的提示。比如如果一个两岁的孩子在自己的三轮脚踏车上不知道怎么下来了,这样问会鼓励他自己思考:“如果你从车上下来并且往后退,你认为会发生什么?”

这与告诉他从车上下来并往后退是不一样的。即便一个包含着线索的问题,也能够让孩子思考并作出一个决定。

☔️我想说

其实第一次读这本书比较早,当时正是因为看了这段话,在跟xier沟通交流中,我会格外注意不直接给出答案,让孩子有思考和观察的机会,这个环节尤其应该用在玩拼图的过程中。

比如xier第一次接触拼图是在14个月大的时候,她当时根本不知道怎么拼,什么规律,我没有噼里啪啦拼给她看。

而是坐在一起,观察拼图细节,会一边问“ 这块是不是少了猫咪的手,猫咪的手在哪里呢?“,一边假装寻找,有时候xier比我先找到,有时候我找到了,依然假装继续寻找,就为了给孩子足够的寻找时间。

当然,孩子实在找不到的情况下,老母亲就出手帮一把。

而拼拼图的时候,我也会各种比量,“这样对不对呢?不对,这样猫咪没有连上猫咪的手啊,那这样呢?”一边玩,一边引导孩子一起观察思考。

这么做的结果是,xier语言大爆发后,她会一边玩,一边自己说出思考的过程,也就是她为什么把这一片拼图放这里,依据的是什么😂

13. 给孩子提供帮忙的机会

学步期的孩子通常会抗拒诸如“上车”之类的命令,但会对一个“我需要你的帮助。你愿意帮我把钥匙拿到车那里吗?”之类的请求作出愉快的回应

如果我们能运用自己的直觉和创造性,那些很容易变成权力之争和战争的事情,就能变成欢笑和亲密的机会。

☔️我想说

同样的一句话,换一种方式说,就会收到不一样的结果,不仅适用于父母与孩子之间,同样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的各种沟通交流。

命令式要求往往易引起反感,学会说话是值得一辈子用心学习的技术,发自内心尊重的交流方式,也许更容易解决彼此的冲突吧。

14. 以尊重的方式教给孩子尊重

父母们通常相信,孩子应该表现出对大人的尊重,但是大人对孩子们的尊重呢?孩子们是通过看到实际中的尊重是什么来学习尊重的。

当我们提要求时,要尊重孩子,当打断孩子正在全神贯注地做着的事情时,不要期望孩子“马上”去做什么事,要给他一些提醒:

“我们再过2分钟就要离开公园了。你想再荡一次秋千,还是坐跷跷板?”要随身带一个小计时器,或者让孩子帮你挑选一种手机的提醒铃声。然后要一起设定一个商量好的时间。当闹铃响起时,就该离开了。

☔️我想说

如果我们想要获得尊重,必须要给予尊重,如果我们想让孩子学会尊重,必须要以身作则尊重他人,包括尊重我们的孩子。

因为我们就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孩子的很多行为习惯都是跟父母学习的,不信的话,就观察一下自己身边人的一言一行及其父母的一言一行。我们肯定能发现我们在某些方面是多么像我们的父母。

所以我们想让孩子做某一件事之前,一定要设身处地多为孩子着想,无论是要带着正在玩耍中的孩子回家,还是要举家搬家。

这段时间我一直在忙搬家,在搬家前几个月我就提前告诉我女儿xier,我们过一段时间要搬家去一个新的地方生活,那里有很多好玩的地方……

然后xier早早地有了心理准备,特别欢喜地跟爸爸妈妈一起收拾东西。

15. 自己平静下来的重要性

处理发脾气(无论是你的还是孩子的)的第一步就是要平静下来。深呼吸并数到10。研究人员告诉我们,专注、平静的呼吸有助于大脑的“整合”。

也就是说,大脑会重新连接,清醒地思考和寻找真正的解决方案的能力会得到恢复。一旦我们花时间冷静了下来,就要帮助孩子也冷静下来。而且他确实需要我们的帮助:情绪控制是需要他花若干年时间才能掌握的一种技能。

☔️我想说

作为自己带孩子三年半多的全职妈妈,崩溃的发生仅仅是瞬间的事情,甚至会躲洗手间大哭一场,也时有发生,可是唯独很少跟孩子发脾气。

看着孩子发脾气,即使守着她不说话,有时心情也会特别差,每每想发脾气的时候,会告诉孩子“妈妈现在心情不好,等一会才想说话”。

所以xier也会告诉我“xier现在心情不好,xier想躺一会”,“xier现在心情不好,xier想抱抱了”。

发脾气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更何况我们发脾气的时候,孩子就在学习着我们,知道这些之后,会不会更加努力控制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呢。

当然,这并不代表作为父母的我们不能发脾气,只是要尽量减少发脾气的次数,采用其他情绪发泄方式,比如说静静地呆一会。

16. 孩子发脾气时该怎么做?

  • 让自己先平静下来。

榜样是最好的老师,而且当我们自己平静时,将会对孩子的激烈情绪做出更有效的回应。花点时间做深呼吸。一旦孩子处于安全状态,可以离开几秒钟让自己想出办法。要尽一切可能来保持和善而坚定。

  • 保证安全防止损伤。

虽然发脾气可能是和小孩子一起生活的一部分,但损坏物品和身体伤害却不是。明智的做法是将孩子带到一个更安全的地方,或者,如果是在公共场所,则可以带到一个僻静的角落。

  • 不要大声喊叫或说教。

要平静地将孩子可能会扔或损坏的物品移到他够不到的地方。

  • 克制住试图“解决”孩子的发脾气,或用奖励来哄劝孩子的冲动。

提出将引起我们争端的物品给孩子,会教给他知道发脾气是达到其目的的一个好办法。要记住,发脾气是很正常的,但向孩子的要求让步只会导致孩子更经常发脾气。要保持和善、平静和坚定,并让暴风雨自己停息。

  • 不要纠结于孩子的行为。

发脾气很少会像看上去那样是针对我们的。要记住,孩子不是蓄意的或者“坏”,而是缺乏完全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

☔️我想说

孩子正在发脾气,如果我们也跟着发脾气,结果就是两个人对着发脾气,事情越变越糟糕。

偶有听到楼上楼下邻居跟孩子吼叫的声音,感觉那根本就不是解决问题的声音,而仅仅是在咆哮发泄的声音。

所以我会把孩子发脾气看成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也会允许她发泄情绪,虽然心中会有些许烦躁,但是总归是还是会平静对待。

忽然想起来前两天带xier出门玩,当时I do的销售人员送给xier一个印有标语广告的粉红气球,xier喜欢得不得了,一路拿到地铁,要带回家,结果安检人员拦下,说气球存在危险,万不得已,舍弃了气球。

过完安检,xier委屈地哭了起来,虽然跟她各种解释,依然还是特别委屈,就这么抱着进了地铁,她还在低声哭泣,各种转移注意力依然不好使,我放弃了,干脆任她趴我肩膀上抽泣。

到最后一站的时候,一个要给我让座的阿姨和颜悦色地说“姑娘,娃哭你也没发脾气啊”,我一愣,心想:“自己也没有发脾气的理由啊,娃的东西被迫放弃,如果再不允许她哭一会,那该多不讲道理呀”。

这么想着的同时,我脱口说道“我发脾气说话,她会哭得更厉害,我就这么抱着她,不说话,她过一会就好了”。

果不其然,像往常一样,抱着下车后,快到家的时候,xier就不哭了,我开玩笑道“刚才好像有个妈妈抱着的小宝宝哭了,那个小宝宝是不是xier呢?”

她回答道“那个小宝宝不是xier,是别的小朋友!”,我继续说道“那下次那个小朋友是不是碰到这种情况不哭了呀?”xier回答道“是呀!”然后一起手拉着手开心地回家了!

其实孩子发脾气的时候,让他们发泄出来,事情就解决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就是聊天式的沟通,这样做效果很好!关于孩子发脾气,大哭大闹,我是这么做的:《如何应对每时每刻都在大哭大闹大喊大叫的三岁小孩?


17. 在孩子发完脾气后该怎么做?

  • 让情绪缓和下来。

给孩子一段安静的时间,以便他冷静下来,歇一口气。要平静地谈谈刚才发生的事情,并向孩子保证,尽管他的行为可能是不恰当的,但我们依然很爱他。

  • 重新建立情感联结。

在这么剧烈的一场情感风暴之后,孩子可能需要一个拥抱。在孩子释放超负荷的情感过程中,发脾气之后往往会哭并抽泣。一个无声、安慰的拥抱可以帮助我们和孩子都感觉好起来。

  • 帮助孩子做出弥补。

在我们和孩子都平静下来后,造成的任何损坏都应该得到处理。乱扔的东西要捡起来,撕碎的纸片要收拾起来并扔掉,靠枕要重新放到床上或沙发上。大人可以提出帮助孩子做这些事情。帮助你的孩子修理破坏的其他东西,比如被损坏的玩具,也是恰当的。

  • 原谅并忘掉,提前计划。

一旦脾气发完并且造成的混乱被收拾干净,这件事就过去了。要将注意力集中在我们和孩子的关系上,以及搞清楚是什么导致了孩子发脾气。

  • 预防通常是处理孩子们情绪爆发的最好方式。

发脾气可能发生在孩子错过了午睡或吃饭、身处不熟悉的环境,或者要应对承受着很大压力的大人们的时候。了解孩子的性情以及日常生活节奏,将帮助我们双方避免很多此类的情绪爆发。

☔️我想说

熟悉孩子的父母都应该了解孩子的一些行为习惯,孩子为什么发脾气,在什么情况下会发脾气,在事情发生前能够尽可能避免是最好的了。

比如说,孩子中午十二点需要吃午饭睡觉,不睡觉就会闹觉而脾气不好,这样我们就可以提前做安排计划。

即便这样,依然难以避免孩子发脾气,那就允许他们发脾气,事后把孩子抱在怀里和颜悦色地来谈论刚刚发生的事,以及一起商量下次碰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18. 处理愤怒和抗拒

小孩子表达愤怒的方式让父母感到很害怕:大发脾气、扔东西、大喊大叫、打人、乱踢,甚至咬人。我们所有的人,不论成年人还是孩子,都需要表达并理解自己感受的方法

伤害他人(或自己)的行为,不是表达感受的恰当方式。父母和老师们可以做出努力,进入到小孩子的内心世界并进行理解。

可以运用积极的倾听来认可并澄清孩子的感受,并在之后教给孩子以可接受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愤怒。

孩子们是通过观察大人来学习的。当父母们安静地站着并做几次深呼吸,而不是立即对让人生气的事情作出反应时;当他们对一个试图打人的孩子不以打为回应时;

当他们走到孩子身边、蹲下身来看着孩子的眼睛并请他停止一种行为,而不是从房间的另一头大声嚷嚷时,他们就是在向孩子做出如何处理强烈感受榜样。

☔️我想说

这几段话说得依然是父母榜样的力量,以身作则,当孩子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的时候,当孩子打人的时候,走到孩子面前,看着孩子的眼睛,请他停下来,总比大喊大叫效果更好。

19. 尊重理解孩子的感受

  • 说出孩子的感受

要用一种平静的语气,将孩子的感受“映射”给他。我们可以说:“儿子,你看上去很生气!我看到你翘着下巴,紧皱着眉,握着拳头。”

  • 认可孩子的感受

知道是什么原因的时候。要开始教给孩子知道他有任何感受都可以,但有些行为是不可以的。

要试着说:“生气没关系,如果我是你,我也会感到很生气。但打我或伤害你自己是不可以的。怎样才能帮助你感觉好一些呢?”我们通常在感觉更好时,才能做得更好。

  • 为孩子提供表达自己感受的恰当方式

父母们通常会发现,以健康的方式表达出来的愤怒消散得会快得多。我们的感官也能提供平静下来的方式。做深呼吸,闻闻花香,听轻柔的音乐,抚摸柔软的泰迪熊,或者在一个水盆里拍水,都有助于情绪的恢复。

☔️我想说

当孩子愤怒的时候,发脾气的时候,大喊大叫的时候,总不会无缘无故地出现。这时候我们最好理解尊重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

首先要认可孩子的感受,等孩子平复下来,再聊聊以后还能通过哪些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


20.  关于“小毯子”和其他依恋物

全世界的孩子都依赖小毯子、最喜欢的填充动物玩具或想象中的朋友来帮助他获得安全感。父母通常都会怀疑允许自己的孩子这样做是否健康。

而且只需要稍想一下,就很容易理解我们这个世界对于很小的孩子来说有多么可怕。一个孩子对自己的小毯子的依恋可能会非常强烈。

它通常都有其独特的感觉和味道,而孩子通常都能知道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是否被替换或更换了。

尽管不安全感和恐惧可能会让父母们感到心烦意乱,但它们和其他情感是一样的。它们只是感受,并且可以用积极的倾听、热情和理解来处理。如果伴着一条特殊的毯子或一个填充玩具睡觉有助于一个孩子放松下来并感到舒适,会有任何真正的害处吗?

☔️我想说

xier到现在有五个一模一样的小毯子了,第一件毯子是在她几个月的时候入手的,没想到盖着盖着就离不了了,到哪里都要带着,睡觉必须搂着盖着。

没有毯子,她根本不会乖乖睡觉,盖着盖着,第一个毯子有点开线了,然后又买了一个,第二个又有一些磨损了,然后又买了一个。结果就是,xier每天晚上搂着三个毯子睡觉,少一个都不行😂

更夸张的是,三个毯子少了哪一个,她分得清清楚楚,而对于我来说,这都有不小的难度。

然后我偷偷地又买了两个备用,怕现在用的毯子破损严重,不能用了,到时别断货买不到了。

尊重孩子对某一事物的喜爱和依恋,谁都有自己喜欢的事物,更何况日日陪伴孩子睡觉的毯子了,除了理解尊重孩子之外,根本就不用做什么呀。

21. 安抚奶嘴

安抚奶嘴可以成为让一个婴儿满足自己的吮吸需要的一种有益方式,并且能在孩子烦躁或有压力时提供安全感。

事实上一个似乎已经放弃吮吸拇指或安抚奶嘴的孩子,如果遇到搬家或者看护环境或照料者的改变,或生活中的其他剧变,常常会恢复这个习惯。

大多数父母最终都会怀疑允许孩子吮吸拇指或使安抚奶嘴是否明智,尤其是当孩子越来越大的时候。美国儿科学会推荐在孩子出生后的第一年小睡和晚上睡觉时使用安抚奶嘴。

当孩子到5岁停止使用安抚奶嘴时,牙齿受到的影响通常是可以恢复的。如果我们担心孩子的吮吸需求,尤其是在涉及牙齿和畸齿矫正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向儿科牙医咨询来消除恐惧。

一般说来,大人越少大惊小怪,问题往往就会越快得到解决。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通常都会愿意把安全依恋物的使用限制在晚上睡觉或小睡的时候,尤其是在他们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理解和接纳的情况下。

通常,大多数孩子不用大人干预,到6岁时就会自动放弃自己的小毯子或安抚奶嘴。

☔️我想说

xier不喜欢安抚奶嘴,喜欢把妈妈的奶当安抚奶嘴,所以自己不用面对戒除安抚奶嘴的问题,需要面对的是断奶的问题😂

但是无论是安抚奶嘴的戒除,还是断奶,我坚持都应该是在顺其自然+合理引导的情况下进行。

22. 如果孩子们不该摸一样东西,它就不该放在孩子们能够到的地方。

爸爸的锤子应该收在工具箱里。重新布置房间并不总是很容易,但是还是可以做很多事情来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适合探索的环境。

要限制学步期孩子接近他能够到的东西,并提供一些适合探索的替代品。学步期的孩子探索和触摸仅仅是在做自己的成长任务,而这在他们的自主感中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我想说

如果学步期孩子碰到了不该碰的东西,那么原因只有一个:这个物品放错了位置,当然等宝宝大一些,这个情况会发生转变。

23. 教孩子,但并不期望孩子能理解,直到他能

没有人会期望一个婴儿能理解父母对他所说的全部爱的话语。父母们不会期望自己的学步期孩子理解刚开始给他读的那些书。

一个小孩子往往无法理解自己所做的事情(伸手去够电线)和大人的回应(马上打手)之间的联系。

让孩子看到怎么做,而不是不能怎么做。很多学步期的孩子都会经历打人的阶段。他们这么做并不是真的行为不端。这可能是因为他们感到沮丧并且不具有达到自己目标的能力。

很多孩子只是在通过“打”来探究各种可能性(比如,当他们在浴盆里拍打水时会发生什么)不要对孩子还手或责骂,让孩子看到能怎么做,而不是不能怎么做,会更有效。

当孩子处于即将动手的状态时,要加强你的照管。要迅速地抓住那只做出打人姿势的手,并说“要轻轻地摸”,同时做给他看。

教给孩子一条繁忙街道所具有的危险,而不期望他能理解,直到他大到能够明白自己学到的东西的意义。

我们可以在走近一个繁忙的十字路口时拉着孩子的手,让他看看马路两边是否有车辆来往,并让他在认为可以安全地过马路时告诉她。

即便他理解了只有在没有车辆经过时过马路才安全、他仍然需要照管,直到他大得多的时候至少要6~10岁,这取决于社区的环境。

☔️我想说

少说“不要怎么样”,多说要怎么样做,很多孩子是听不到我们说不的,一句话的“不”被无视了,就更加强化了去做本不应该做的事情。

比如说“不要打人”,就会变成“要打人。”一句“不要爬那么高”,就变成了“要爬那么高”。

那么应该怎么说的,拽住宝宝伸出去打人的手,告诉他“打人会疼,可以轻轻地握手”,“爬高危险,我们在矮处蹦吧”。

24. 培养孩子自主性,三个A

  • 态度(Attitude)

1)改变观念。认识孩子发展中的能力,然后,在做出回应前先让自己平静下来。

2)认识孩子有限的理解力。“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且是一个学步期孩子还无法完全理解的概念。

3)要接受每个孩子的发育时间表是不同的。每个孩子都会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成长。

4)要重视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要留出时间享受到达目的地或做事的过程,而不是只关注目的地或结果。

  • 氛围(Atmosphere)

1)提供练习的机会。要接受技能的练习可能会搞得很脏乱。要通过将任务分成很多细小的、简单的步骤,使其更适合孩子,以有助于孩子掌握。

2)鼓励思考。要通过问“什么”和“怎样”的问题,让孩子参与制订计划。

3)给孩子合适的权力。提供合理的说“不”的机会。

4)避免权力之争。给孩子一个拥抱,而不是陷入到“是”和“不是”的吼叫大战中。

  • 行动(Action)

1)要和善而坚定。说到做到,坚持到底。

2)通过行动教孩子。要少说,避免说教,代之以行动。

3)让孩子看到怎样做,而不是不可以怎样做。避免说教,通过示范恰当的行为来教孩子。

4)提供有限制的选择(所有选项都是可接受的):“你想穿红色的睡衣还是蓝色的?

5)避免开放式的选择,比如“你想去睡觉吗?”其回答有可能是你不能接受的“不”。

6)运用转移孩子行为和分散其注意力的方法—需要多少次就进行多少次。与学步期孩子一起生活,分散其注意力和转移其行为是最简单——并且最有用的养育工具之一。

7)花时间并耐心帮助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或者至少让孩子和我们一起做,帮助孩子们发展自信、对自己能力的感知和很强的人生技能,这就是健康的自主的全部。

☔️我想说

简言之,要想孩子自立自信就得尊重孩子,多提供机会,创造机会,让孩子有权利选择去做一些事情,再就是以身作则。

关于培养自信宝宝,我在这篇文章中有整理,感兴趣的可以看看《亲测有效|如何教育出一个自信的孩子?


25. 鼓励与赞扬

赞扬就像是垃圾食品,是甜的、大批量生产的,并且往往既不是针对个人的,表明“好孩子”或“干得好”的小笑脸印章可以盖到任何一个孩子的手上。

真正的鼓励是更有针对性的,会注意到并认可每个孩子的独特性。鼓励关注的是这件事,而赞扬关注的是这个人。

很多孩子在被赞扬时会形成一种信念:只有在完成一件事情时,他们才是“好孩子”。

赞扬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一件事情,而鼓励指向的是努力。也就是说,赞扬通常是有条件的,而鼓励是无条件的。

理解赞扬和鼓励之间区别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话语传递的爱和支持是有条件的还是无条件的?话语是否只能在这个时间说给这个人

我们对理发师、小狗和伴侣都可以说“干得真棒”。而“谢谢你给我做了这么漂亮的发型”“你戴这顶蓝色遮阳帽真的很好看和你平常戴的不一样”,这些话是不能互换的。

如果话语对于一个人、一个场合或一个情形是唯一的,就更可能是鼓励。

☔️我想说:

赞扬与鼓励可以理解为:基于个人的称赞和基于过程的称赞。

基于个人的称赞(以孩子为核心的称赞):“你真是太聪明了!”

基于过程的称赞(以孩子的努力过程为核心的称赞):“你一直很努力地拼图,现在终于完成了,真棒!”

研究表明,如果孩子们更多听到的是基于过程的称赞,那么他们在面对挑战的时候,就不会轻言放弃,会坚持在学习和生活中做到更好。

所以在称赞鼓励孩子的时候多使用具体的语言,多使用对孩子做某件事所付出努力的鼓励。


26. 无条件的爱和接纳的力量

所有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有梦想,而梦想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我们必须无条件地爱我们的孩子,以便让他们感觉到接纳和自我价值,这将使他们具有适应能力和自信。

如果我们想鼓励你的孩子,并帮助他发展归属感和自我价值感,就应该记住以下几个理念。

  • 接纳孩子真实的样子

孩子们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性情。他们拥有我们可能意想不到的能力,而他们自己的梦想可能与我们的不一致,而且有时候他们的行为真的让人很失望。

我们很容易把自己的孩子与街道另一头的孩子、亲戚家的孩子或者甚至他的兄弟姐妹相比较,并发现他在某些方面的不足。

我们人类并不擅长无条件的爱,然而,孩子们需要得到无条件的爱。即便是最小的孩子,也有惊人的能力感觉到父母的真实感受和态度。要鼓励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成为别人。

  • 对孩子的发展要有耐心

生长发育表是记录孩子们到某个时间平均来看能做哪些事情的一种很好的形式。问题在于,没有平均的孩子!

我们每个人都是独无二的,而身体的特征只是我们的独特性的一个方面。性情,正如我们已经发现的那样,就像指纹一样,是独特的。我们发育和成长的速度也是如此。

孩子的发育,爬行、走路、说话都有自己的步调,而很多童年早期的冲突都源自父母们没有耐心。孩子在准备好的时候,就会走路和使用马桶;毕竟,没有人看见过哪个孩子穿着尿布爬进一年级的教室。

  • 要意识到自我实现的预言

孩子们拥有一种实现(或辜负)父母期望的神奇能力。如果我们把自己闹腾的学步期孩子称作“小怪兽”,就不要惊讶他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成为你期望的样子。

同样我们可以通过让孩子知道我们爱他、接纳他,并相信他成功的能力,让他建立起自信。孩子总是能实现我们的预言和期望吗?不,当然不能。

但是,要记住我们的话语和看法对孩子具有多么大的力量。父母拥有的帮助孩子们发展一种健康的自我价值感的最有力的工具之一,就是寻找这些积极的方面。

当我们关注积极的方面时,积极的行为就会增多。鼓励意味着关注进步,而不只是成就。这意味着,我们要感谢孩子捡起了他的大多数玩具汽车,尽管他漏掉了角落里的几个。

这意味着,在孩子尝试坐到坐便椅上时,要给他一个拥抱,无论最终是否有结果。这意味着,我们要对一个自己穿上鞋子的孩子微笑,即便他把两只鞋子穿反了。

鼓励,对一个孩子说的是:“我看到了你的努力,我对你有信心。加油!”寻找孩子积极的方面并给予鼓励,是一种在孩子的童年时期

和青春期对你都有用的技能,并会帮助孩子重视自己的价值。

☔️我想说

爱他就要包容他,接纳他,虽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可以让自己潜意识中引导自己要努力这么去做。

说话晚几天,走路晚几天,成绩低几分,有什么大不了,人生是长线,眼下的计较不值得一提。

每次当自己不开心的时候,感到失落迷茫的时候,我也会告诉自己,现在这些都不算啥,很快就会过去,回头看的时候,肯定会发现:这只是一件芝麻小事而已。

所以我也在努力让孩子意识到这一点,现在xier的口头禅就是“没事没事,明天就好了”,被蚊子咬了,痒的厉害,自己拿个创口贴贴上,我问她“还痒不痒?”,她轻松地说道“没事没事,明天就好了!”

爸爸脚受伤出血了,她赶快翻出来自己的创口贴,给爸爸贴上,还告诉爸爸“明天就好了!”不知不觉间,xier竟然有了一些坚强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27. 学步期的孩子对“不”的真正“理解”是什么?

不到3岁的孩子对“不”的理解与大多数父母认为的不一样(而且孩子到三四岁时,也不会突然就神奇地完全理解“不”,这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与小孩子探索周围世界并发展自主感和主动性的发展需要直接相反的。

学步期的孩子正在学着将自己看作是单独的、独立的人。这是发展过程中一个自然而健康的部分,但常常也是对父母和老师们的考验。

大人们无法总是避免这些冲突,但是,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期望可以减少其影响。三种类型的“不”:

第一种是能避免说的“不”,争取做到不说“不”

  • 说出想要什么。

“不要扔积木!”换成“积木是用来在地板上玩的”,或者“看起来你想玩一些扔东西的游戏。你想要我帮你找一个可以扔的球吗”,可能会更有效。

当下一次要对孩子说“不”时,要问问自己想要什么样的行为。然后告诉孩子想要的。

  • 运用不包含“不”这个字眼的和善而坚定的话语。

认可感受:“我知道停止玩耍很难,而现在该吃饭了。”

表示理解:“我明白为什么你更想玩而不是去睡觉,而现在该睡觉了。”

转移孩子的行为:“你不想刷牙,而现在我不希望你的牙齿黏糊糊的。我要和你比赛,看看谁先到洗手间。”

提供一个选择:“你不愿意睡午觉,而现在该午睡了。该轮到你选书,还是该我了?”

提供一个选择,然后通过决定你要做什么来坚持到底。“我知道你想在商店里到处跑,而那是不可接受的。你可以待在我的身边,或者我们可以回车里坐一会儿,直到你准备好再试次。”

第二种是避免听的“不”,当要说“不”时,试着问问自己“为什么不?”,是否没有理由说“不”。

第三种是只能学会适应的“不”。孩子们需要学会说“不”。说“不”是种很有价值的人生技能。要给孩子提供以恰当的方式说“不”的机会。“

☔️我想说

孩子做很多事的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忍不住各种“不可以,不要”,有的时候每天都会说上几十个,上百个“不”。

可是“不”说多了也就不好使了,下次再碰上说不的场合,可以思考两秒钟,这件事真得需要“说不”吗?

比如说孩子想在洗澡的时候多玩两分钟,为什么不可以呢?当然孩子正要自己过马路,这种情况需要立马高声制止,小孩子过马路还是需要父母陪伴领着的。

再就是有很多比“不”更好的表达方式,孩子要伸手打人,可以抓住孩子伸出去的手,然后给出孩子选择,告诉他“打人别人会疼的,可以握手,或者轻轻地摸摸”。

当然,在该说不的时候就要果断说不,毕竟拒绝被安排也是自立自信的一种表现。


28.接触大自然的好处

研究告诉我们,与自然世界的接触能刺激早期的学习,并且实际上可能有助于预防诸如肥胖、抑郁和焦虑等问题。

我们看到、听到、闻到、触摸到以及感受到的,来帮助我们的大脑发育。大自然还照顾着我们的情感健康。

置身于大自然中,能抚慰我们的灵魂,排解我们生活中的压力,并帮助我们疗愈情感和身体。阳光能为我们提供必要的维生素,并缓解抑郁。

随着地球环境所承受的压力日益增加以及气候的变化,我们将需要最年轻的这一代人的积极参与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我们让孩子融入到自然世界中时,就增加了他深切关心他所居住的这个星球的机会,以及想为这个星球的福祉贡献自己力量的机会。

  • 开辟一个小花园,或者让孩子照料一盆室内植物。即便是在罐子里等待发芽的一些苜蓿籽都可以。观察一粒种子逐渐变成小嫩芽,直至能被拌进晚餐的沙拉、能让孩子接触到食物生长的神奇过程。

  • 如果没有地方作花园,可以抽出时间去参观附近的农场或花园。

☔️我想说

接触大自然,感受自然的力量,生命的秘密,这些都来自于大自然,让孩子在接触自然中尊重自然规律,敬畏大自然。



29. 全职带娃与职场妈妈都不易

在家全职带孩子的父母们会发现,每天与一个婴儿、学步期孩子或学龄前孩子的单独相处,会有神奇的发现时刻、温馨的分享时间,以及父母和孩子共同的珍贵回忆。

全职待在家里还意味着,当好奇的学步期孩子将整卷厕纸塞进马桶使水溢出来时的绝望,当学龄前孩子的尖叫声吵醒了襁褓中的妹妹时的歇斯底里,或者当挑衅的学步期孩子拒绝捡起积木后在房间里乱扔积木时的无助感。

上班的父母同样也会经历这样的时刻。事实上,无论过着怎样的生活,这些情形在孩子童年的早期都会发生。

选择在家抚养孩子的父母,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和经济收入,或是接受了更为简单的生活方式,应该得到认可、尊重和支持。那些工作的父母同样应该得到认可、尊重和支持。

问题不在于我们是否赞同别人的选择,而在于我们是否为自己和孩子作出了最好的选择。

选择上班还是待在家里,是一个复杂的决定,很少会有一个简单的“正确”或“错误”的答案。我们必须面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尽自己所能作出最好的决定。

☔️我想说

我自己是一位全职妈妈,到现在全职带娃三年半多的时间,深知全职妈妈的不容易,在这篇文章中,我有分享过自己为什么要全职带娃《娃是自己带,还是交给长辈带?全职带娃三年现身说法~~

没想到会引起很多妈妈的共鸣,不仅是全职妈妈,还有职场妈妈,也就是说,如果条件允许,其实很多妈妈都想自己照顾孩子,毕竟没有人比妈妈更爱孩子多一分。

如果说全职妈妈自己带娃,是身累多一些,那么职场妈妈除了工作,还可能要面对更多的育儿矛盾,心累可能会多一些,没有哪个选择十全十美,真真应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只想妈妈们都能遵从自己的内心,做出自己认为的最好的选择,足矣!

30. 寻找看护机构需要考虑的因素

如果我们像很多父母一样,需要为孩子寻找日常看护,就需要考虑许多因素。不要匆忙作出选择,要花时间参观不同的儿童看护机构。

  1. 看到了什么?

  2. 孩子们快乐吗?

  3. 他们在里面的一举一动自信吗?

  4. 老师们是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话吗?

  5. 老师是以尊重的方式和孩子说话吗?他们是在和孩子交谈,还是只说实用的话(“把玩具收好”、“坐下”)?

  6. 行为界限很明确,还是当孩子跑过来撞上一个老师时,她会忍着疼痛咯咯地笑?

  7. 老师们会坚持到底吗?比如,当一个孩子高高地挥舞一根棍子时,老师是对孩子大喊“放下那根棍子!”然后就继续与一位同事聊天?或者这位老师会走过去,在给这个孩子一会儿时间放下棍子后,平静地把棍子拿走?

  8. 老师们关注孩子,还是只顾着自己聊天?

  9. 展示的艺术作品是挂在适合孩子看的高度,还是只适合大人看的高度?

  10. 建筑干净吗?

  11. 有明显的安全隐患吗?

  12. 老师们看起来是很快乐,还是很疲惫?(当然、要记住即便最好的老师也会有艰难的日子!)

  13. 有足够的器材为艺术、角色扮演、搭积木、户外攀爬、玩沙和玩水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吗?

  14. 所提供的设施允许孩子们自由地玩、接触自然并活动身体吗?还是期望孩子们安静、待在室内,并且“当好孩子”?

  15. 孩子们是被限制在婴儿座椅里或者被安顿在电视机前面吗?

  16. 机构是否有执照,以及是由谁颁发?

  17. 该机构满足市政府颁发许可执照的要求、健康部门的规定,以及防火规范要求吗?

  18. 有成文的管教原则吗?

  19. 问题是以什么方式处理的?

  20. 看护机构给员工们推荐过管教方面的书籍或资料吗?

  21. 会定期举办父母课堂或培训吗?问问老师对一个打人、咬人或抢玩具的孩子会怎么做。看看老师们是否接受过如何处理出现的问题的培训。

  22. 该机构是否容忍打屁股的行为?

  23. 该看护中心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惩罚性的?是让孩子们看到怎么做,还是反复训斥不能怎么做?

除此之外看护机构的费用也是一项因素,但是,选择儿童看护不应该图便宜。所有的孩子—都值得我们投资。

还有要当心强迫孩子过早地学习学业和科技技能,是要遵循孩子的兴趣。如果孩子自己要求学,不大可能是在逼迫。

有些3岁的孩子发现数数或使用铅笔很有趣。有些孩子可能会自己学着阅读或恳求拉小提琴。无论什么样的环境或课程,都要确保孩子有大量的动手经历。

要确保孩子们有很多用来数数的物品,而不仅仅是在纸上临摹数字。当然,还要找到方法把自然融入到课程和环境中。

☔️我想说

正好最近在看幼儿园,也有了一点小小心得,其实除了以上提到的,我还会特别注意睡觉环境,玩具类型,监控系统,以及户外活动安排,图书藏书情况等。

关于这一点,接下来我想再单独分享一下自己的一点小看法🤔

31. 满足照顾人的需要

  • 接纳自己的感受

有时候确实需要感受自己的沮丧,并让自己发一顿脾气。我们可以感觉自己的感受,而无需感到内疚。

要尽最大努力记住,孩子今天的样子,并不是他以后永远的样子。照顾好自己,就是在等待自己走出沮丧时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

为了在艰难时刻保持平静和关爱,必须照顾好自己。要采取一切必要的步骤处理面临的情形。一旦确信孩子们安全了,就要为自己寻求帮助。

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应对技能。给自己时间处理自己的感受。要花时间哭一场。这适用于所有的照顾人,也适用于所有的父母。

还要接纳孩子的感受。不要试图通过讲道理让孩子放弃其感受。适应能力是在处理逆境,而不是逃避的过程中培养的。

  • 从他人的智慧中学习。

尽管人们很少在养育孩子的每一个细节上都看法一致,但建立一个支持网络,一个养育过孩子的朋友圈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关于养育孩子和与孩子相处的价值无量的信息源。

要努力和那些与我们有同龄孩子的人或刚刚度过正在经历自己的阶段的人建立联系。不要害怕问很多问题。发现别人的孩子做了同样奇怪或令人震惊的事情,能够帮助你放松下来。

无论从哪里寻求支持,都要记住最终必须由自己决定什么适合自己和孩子。要把所能得到的知识和建议都收集起来,然后听从内心的声音,选择对自己最管用的。

  • 照顾好自己

照顾好自己就像照顾好小宝宝一样重要。可以考虑下面这几个建议:

1)聪明地安排时间

如果经常在夜里和孩子一起起来,就要在孩子小睡的时候尽量睡一会儿。

2)列出清单

把喜欢做的事情,或者希望能抽时间做的事情,都列出来。然后在孩子小睡或者由其他人照料时,把这些宝贵的时间用来逐个做清单上的事项。

不要在清单上列家务活和必须做的事情,而要写下能让自己放松的活动,比如蜷在沙发上看本好书、在浴缸里泡个澡,或者和一位朋友煲个电话粥。

3)定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找时间去做那些让自己感到有活力和快乐的事情,无论是骑自行车、打垒球、去唱诗班唱歌、鼓捣机器、在花园劳作或设计一条被子。

爱好和锻炼对心理和情感健康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在自己的健康上投入时间和精力,就会成为一个耐心而有效得多的父母。

4)睡前轻松地泡个热水澡。

跟伴侣轮流负责孩子的睡前惯例,以便自己至少每隔一天就能有一段这样的时间。

照顾自己真的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因为,如果不这么做、每个人都会痛苦。父母们常常把花时间照顾自己看成是“自私”。没有比这更错误的了。

相信我们:没有你的持续关注,孩子也会很好。事实上,孩子们和健康的、得到良好支持的父母们在一起才会茁壮成长

孩子们会感受到情感的能量;筋疲力尽并且满怀怨恨的父母不会帮助孩子成长,并且会渐渐耗尽所有家庭成员生活中的快乐。花时间滋养自己,会为每个人都带来改变。

☔️我想说

妈妈好,才是真得好,妈妈开心,宝宝才能开心快乐,家庭才能幸福,所以妈妈们都要照顾好自己,为了家人,更是为了自己。

养育路上,我们都会有各种情绪、各种想法,都很正常,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不用为此感到自责。 

学着让自己放松一点,每天做几件自己喜欢的事情,无论是运动,还是美食,还是阅读,只要喜欢就好。


32. 让我感同身受看哭的结语

有时候孩子的头三年似乎会持续到永远。你要不停地给你的宝宝换尿布、喂奶—而且,有时候,还要熬过很多个漫漫长夜—你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入孩子人生的下一个阶段。

就这样,你进入了孩子的学步期。你会忙着在家里各处做好儿童安全防护,努力保持平静和耐心,竭尽全力去对付这个活泼好动、充满挑战的小人儿,以及他时不时的大发脾气和不良行为。在忙乱的又一天结束时,你疲惫地坐了下来,筋疲力尽。

而且你几乎都等不及进入孩子人生的下一个阶段了。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着。你去问问那些大孩子的父母,那些正忙于学业和交朋友的孩子们的父母,那些已经成为独立的十几岁孩子们的父母,或者那些已经长大成人并组建了自己家庭的孩子们的父母,他们会告诉你:头三年过得太快了,比你身处其中时认为的要快得多。

转眼间,那些可爱的小衣服就可能小得穿不上了,小奶嘴和小毯子也被丢在了一边。曾经最喜欢的玩具躺在柜子里无人问津,而先前钟爱它们的小主人正忙于一些新的活动并结交新的朋友。这在现在可能难以理解。

但是,有一天,当你注视着那个自信、热情的孩子跑出去见他的朋友时,你会发现自己非常渴望现在所拥有的一切:一个对你如此依恋的甜美可爱的小宝宝;一个能把你的世界闹翻天,但一个眼神就能俘获你的心的总是忙个不停的学步期孩子;一个在这一刻还在试探你的耐心和毅力,而下一刻就会跑过来抱住你并在你脸颊上印上一个湿乎乎的吻的孩子。

在养育一个小孩子的过程中,你需要学习和记住很多东西;我们整本书都在探讨这些事情。但是,如果说有一点经验是我们想与你分享的,那就是:珍惜这些还属于你的时刻吧。要停下来感受酣睡的婴儿的神奇、好奇的学步期孩子的奇迹,以及无拘无束地傻笑所具有的感染人的快乐。

做一次缓慢的深呼吸,尽情地享受看着你的孩子学习、成长并探索他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的快乐。要多拍一些照片;要为开怀大笑、一起玩耍和简单的快乐留出时间。

最初的这几年在不知不觉间就会过去。我们的希望是,你在本书中已经找到了能运用的信息,让你和你的小家伙一起顺利度过这至关重要的头几个月和头几年。

这是一段极其重要的时间;你和孩子都在学习很多东西,而且你们都会犯很多错误。要记住,错误是一起学习和成长的大好机会。而有些时候随之而来的拥抱和眼泪实际上会让你和你爱的那些人更加亲密。

你必须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不是那些他们能触摸、抓握或玩耍的物品。事实上,孩子们可能在很多年里都不认识或感激这些礼物。然而,它们是极为宝贵的。

这些最好的礼物就是,你可以给予你的孩子信任、尊严和尊重。你可以相信他们、鼓励他们、教他们。你可以将自信、责任感和能力作为礼物赠予他们。

而且你可以通过和孩子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让他们看到怎样热爱和感激生活。要尽可能多学习;在你需要的时候要请求帮助。要忘掉那个幻想中的孩子。要观察、倾听并学会理解你拥有的这个孩子。

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相信你自己的智慧以及你对自己孩子的了解。没有什么事情能比养育孩子更有挑战性——也没有任何工作比这更有意义。

☔️我想说

现在xier三岁半了,每次看这段结语,都忍不住流下眼泪,因为孩子成长得太快了,远远超出我的想象。

当初嗷嗷待哺的婴儿,一转眼就要站在我面前保护我,当初才50cm的小婴儿,一转眼就98cm了,当初只会哭的小婴儿,一转眼就围着我说个不停了……

孩子长大的这么快,作为妈妈的我竟然发现还没准备好,虽然一直以来格外珍惜在一起的美好时刻,可是依然有点不知所措。

今天收拾东西,我问她宝藏盒还玩不玩,她果断地说“这个玩具有点小了,卖了吧,xier以后不玩了”😂

因为最近跨省异地搬家,家里卖了一些东西,所以xier现在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会提议卖了😂

瞧,孩子不仅长大得特别快,孩子的学习能力更是特别强,只想自己更加努力地跟孩子一起成长进步!


以上就是瓶子整理的《0~3岁孩子的正面管教》这本书的读书笔记,这绝对是特别值得详细阅读的一本育儿书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