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玻璃心撑不起顶天立地的巨人,厚脸皮用在哪里才是给孩子正确的示范,速读速记分享

 速读速记 2021-07-21

小时候,爸爸妈妈下象棋,弟弟和我在一边看,记住些规则了就开始要求上场试试了。慢慢熟悉点了,弟弟和我开始厮杀,到底是大两岁,明显得我赢得会多一些。弟弟被吃了子就要求找棋(悔棋),我总是坚守原则,不找,气的弟弟就哭,后来索性不玩了。

我开始跟爸妈下棋也是输的多,偶尔也找棋,都让着我,慢慢的不找棋我赢得也多了,再后来他们都玩不过我,就开始向邻居L发起挑战了。

邻居L叔叔棋力很高,我完全被碾压,而且人家没有让着我的义务,第一次输的很惨,十多局全败,很不是滋味的回到了家里在那儿舔舐伤口。

怎么办呢?也没有能跟谁学习一下,去打败L叔叔。周围实在没有人能指导,在恢复心情一段时间以后,鼓起勇气又去挑战了。

在不断惨败的日子里,我开始记住L叔叔的棋路,开始不断琢磨怎样应对他的招式,实际演练复盘,逐渐开始赢了。

再以后,L叔也不是对手了,高手寂寞啊。

后来暑假,去二姑家住了一段,二哥要看果园,无聊经常跟人下棋。我一看来了兴致,要下一局,一上来直接败了,完全不知道怎么输的这么快,棋路太凶猛了。

第二局,二哥说让我車、马、炮,我毫不犹豫的答应了,不要怕我不好意思,我先有赢得希望再说。现实很残酷,还是贏不了。

以后的日子就是反复被虐的过程,好的消息是不用再让車、马、炮了,坏消息是,几乎没怎么赢过。

暑假过去,再也没有机会请教,这个爱好算搁置了。

小明一年级的时候给他报了一个围棋班,学了一个月因为别的课给他调了个时间,没几次说不想学了,我说为什么啊,得到的答案是跟不上。

好吧,我给送到围棋班,看了看实际情况,也跟老师了解了一下,确实,这个班学的早的都学了一年了,晚的也有半年了,小明学了一个多月的完全不是对手。

我说,没关系,我跟你一起学。买一副围棋,回家你教我(我是真不会)。

从此,开始了每天中午玩几局的生活(刚开始,下的快,后来一局都下不完,就该去上学了)。

刚开始,小明没什么信心,我故意输给他。自信来自于事实嘛,看到自己总是贏棋,小明自信满满。

有自信、有兴趣了,我也偶尔开始贏棋。我吃子的时候,小明就想找棋,我肯定不干啊,只要一同意了,以后就是惯例了。小明就想哭,想耍赖,我说你看我也没找棋,咱们赶紧下,你下局贏我啊。有的时候下局故意让他贏。

逐渐地,我不让着也赢不了了,小孩子就是进步快,容易形成思维模型。心说这不行啊,于是我复盘,调整心态,慢慢的主动权又回来了。

在父子两个的快乐时光里,围棋班的孩子们逐渐都成了小明的手下败将,即使是比他早学一年多的孩子也不是对手了。

暑期围棋班有集训,小明因为去山东旅游就没参加,回来开课跟集训班的同学一PK,果然吃力了。

于是父子午间大战继续开始了。

12月份的参加了市里围棋协会组织的比赛,同时也是业余段位比赛,小明这个学了不到一年的小孩在懵懵懂懂就上场了。

在赛场外面看着很揪心啊,哪个孩子都比他大,后来还跟一个四五年级的PK,我觉得运气不好,失败了可能会打击他,毕竟这么紧张的事情他没经历过,他会不会调节自己的状态呢?

结果竟然赢了,还拿了个没段位的小组第七,得了奖金,也顺利的拿到了业余一段。

孩子在小的时候总是希望坏事情不要发生,发生了也不想、不敢去面对,希望不是自己做的,找棋是例子之一,说谎话也是例子之一,不肯面对学习差的学科还是例子之一,这种玻璃心要在形成之初就给他(她)打碎,不然长大了,做家长了依然是个巨婴,不会解决这类问题。

巨人的心脏都是千疮百孔的,这样才会七窍玲珑,才会硬度韧性实足。

不要让找借口的厚脸皮有机可乘,造成家长和孩子的精力浪费在对抗上。厚脸皮可以用在不断追求、练习上。

取真经还要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呢,脸皮不厚怎么到极乐世界啊。

欢迎留言,一起探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