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太阳小肠经

 昵称57807052 2021-07-21

 手太阳小肠经穴shǒu tài yáng xiǎo cháng jīng

      手太陽小腸經為十二經脈之一。與手少陰心經相為表里。五行屬火。手太陽小腸經起于手小指尺側端少澤穴,沿手背、上肢外側后緣,過肘部,到肩關節后面,繞肩胛部,左右交會并與督脈在大椎穴處相會,前行入缺盆,深入體腔,絡心,沿食道,穿過膈肌,到達胃部,下行,屬小腸。其分支從面頰部分出,向上行于眼下,至目內眥,經氣于睛明穴與足太陽膀胱經相接。《黃帝內經靈樞·經脈》:“小腸手太陽之脈,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筋之間,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上,抵鼻,至目內眥,斜絡于顴。”手太陽小腸經發生病變,主要表現為咽痛,頷腫,耳聾,目黃和肩部、上肢后邊內側本經脈過處疼痛等。


  小肠经诸穴歌

  小肠穴,十九中。路从少泽,步前谷后溪之隆,道循腕骨,观阳谷养老之崇,得支正小海,逐肩贞以相从,臑俞兮遇天宗,乘兼风曲垣中,肩外俞肩中俞,启天窗兮见天容,匪由,曷造听宫

  小肠经穴分寸歌

  小指端外为少泽前谷外侧节前觅,节后捏拳取后溪腕骨腕前骨陷侧,兑骨下陷阳谷讨,腕上一寸名养老支正腕后量五寸,小海肘端五分好,肩贞胛下两骨解,(曲胛下,两骨解间,肩后陷中。)臑俞大骨下陷保,(大骨下,胛上廉,举臂取之。)天宗秉风后骨中,秉风天外举有空,(天外,肩上小后,举臂有空。)曲垣肩中曲胛陷,外俞胛后一寸从,(即外肩俞,肩胛上廉,去脊三寸陷中。)肩中二寸大杼旁,天窗扶突后陷详。(颈大筋间,前曲颊下,扶突后,动脉应手陷中。)天容耳下曲颊后,颧髎颧面锐端量,听宫耳端大如菽。(耳中珠子大,如赤小豆。)

《黃帝內經靈樞·決氣》:谷入氣滿,淖澤注于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色夭,腦髓消,脛痠,耳數鳴。(按:此篇論精、氣、津、液、血、脈六名。)

《黃帝內經靈樞·口問》:目者,宗脈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液者,所以灌精濡空竅者也。耳中宗脈之所聚。……脈有所竭者,故耳鳴。(按:此指“液”主灌目精而濡養孔竅,可為本經主液作解。)

《黃帝內經靈樞·脹論》:小腸脹者,少腹脹,引腰而痛。(按:此篇論五臟六腑脹證。)

《黃帝內經靈樞·邪氣藏府病形》: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時窘之后,當耳前熱,若寒甚,若獨肩上熱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間熱,若脈陷者,此其候也。手太陽病也,取之巨虛下廉。(此篇論六腑病及取用下合穴。)

《黃帝內經素問·厥論》:手太陽厥逆,耳聾、泣出。項不可以顧,腰不可以俯仰,治主病者。(按:此篇論手足六經厥及厥逆。)

你身边的健康顾问。公众号联系人:赵先生,手机号:18568446039,微信号:HNayzds,抖音号:ay6392,地址:河南省安阳市吉祥春天12号楼5单元1楼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