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聊斋志异《江中鬼》原文、翻译及赏析

 nqj0108 2021-07-21

  聊斋志异《江中鬼》原文

  王圣俞南游(1),泊舟江心。既寝,视月明如练(2),未能寐,使童仆为之按摩(3)。忽闻舟顶如小儿行,踏芦席作响,远自舟尾来,渐近舱户。虑为盗,急起问童。童亦闻之。问答间,见一人伏舟顶上,垂首窥舱内。大愕,按剑呼诸仆(4),一舟俱醒。告以所见。或疑错误。俄响声又作。群起四顾,渺然无人(5),惟疎星皎月,漫漫江波而已。众坐舟中,旋见青火如灯状,突出水面,随水浮游;渐近舡(6),则火顿灭。即有黑人骤起,屹立水上(7),以手攀舟而行。众噪曰:“必此物也!”欲射之。方开弓,则遽伏水中,不可见矣。问舟人。舟人曰:“此古战场,鬼时出没,其无足怪。”

  (1)王圣俞:《蒲松龄集·聊斋文集》七,有《六月为沈德甫与王圣俞书》,称其为“琅琊望族”,知为山东诸城一带人。其他待考。

  (2)如练:月光洒泻,如匹练垂天。练,白色熟绢。

  (3)按摩:中医疗法之一种,可治疗疾病、解除疲劳、帮助入睡。

  (4)按剑:手抚剑靶,准备自卫的警戒动作。

  (5)渺然:水天远阔的样子。渺,远貌。又通“淼”。

  (6)舡(xiāng香):船。《广雅·释水》:“舡,舟也。”

  (7)屹(yì义)立:矗立不动。

聊斋志异《江中鬼》原文、翻译及赏析

  聊斋志异《江中鬼》翻译

  王圣俞南游,一夜船停在江心。睡下后,见江中明月如练,他睡不着,便让童仆为他按摩。忽听船顶上芦席发出声响,像小孩走路的声音,从船尾过来,渐渐接近船舱门口。王圣俞怀疑是盗贼,急忙起来询问童仆,童仆也听见有动静。二人一问一答间,见一个人伏在船顶上,垂下头来往舱里窥视。王圣俞很惊愕,拔剑呼叫仆人们,一船人都醒了。王圣俞讲了刚才看见的情形,有人怀疑他看花了眼。一会儿,脚步声又响了起来,众人四下里寻视,渺无人影,只有疏星皎月,漫漫江波而已。

  众人正坐在船上,忽见一朵灯笼状的青色火苗冒出水面,随波飘游。渐渐靠近船时,火一下子熄灭了,却有一个黑人骤然冒出,屹立在江面上,用手攀着船走着。众人鼓噪呐喊,说:“一定是这个东西了!”想用箭射它。刚要开弓,黑人忽然钻进水中,看不见了。众人询问船家,船家说:“这里是古战场,鬼时常出没,没什么奇怪的。”

  聊斋志异《江中鬼》赏析

  《聊斋志异》中的作品并非篇篇都是佳作,有些篇什与六朝志怪并无多大差别。这不仅表现在短小的篇幅上,也体现在“神道设教”的性质上。《江中》即为一例。

  本篇仅二百余字,并且文中所述,只不过是月夜水上遇怪罢了,与六朝志怪中“称道灵异、张皇鬼神”的作品无异。

  但是。它仍有胜过六朝志怪的地方。例如篇中注重夜景描写,就没有停留在“粗陈梗概”的阶段。“月明如练”,用词恰切而形象;“群起四顾,渺然无人,惟疏星皎月,漫漫江波而已”,则使人如身临其境,略感寒意。虽只寥寥数语,稍加点染,却很好地烘托了江夜遇怪的氛围。

  王圣俞是真实人物,《聊斋文集》卷七有《六月为沈德甫与王圣俞书》。本篇显然是一则传闻的记录,并非出于蒲松龄的虚构。

NQJ0108·欢迎您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