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逋:暗香浮动月黄昏,梅妻鹤子亦佳人(附音频版)|诗坛轶事

 王阔海作品 2021-07-21

    地点:杭州西湖上。

    时间:可能是公元1010年的某个秋雨蒙蒙的午后。

    湖面上一艘小船停泊着,船上身着一身白袍的中年男子正在垂钓,眼睛却虚虚地看着烟雾迷蒙中的白堤,那是白居易留下的工程。

水气并山影,苍茫已作秋。

林深喜见寺,岸静惜移舟。

疏苇先寒折,残虹带夕收。

吾庐在何处,归兴起渔讴。

    白袍男子吟哦着这首诗。

    小船上有一张檀木方桌,桌子上几张写着字的宣纸被一方端砚压住一角,毛笔上的残墨犹存。钓鱼线抖了一下,白袍男子慢慢收回吊杆,一条小鱼挣扎着被拉到船板上。白袍男子小心翼翼地摘下钓钩,把鱼从船舷的另一侧送进了湖水里。

    一只白鹤掠空而过,发出一声嘹亮的鸣叫。白袍男子收起钓竿,小船掉头向孤山划去,方桌上面一张写着字的纸被风吹起,飘飘荡荡飞了出去,飘向湖面,主人瞄了一眼,理也不理,继续划动着船桨。

    落在湖面的纸上显出“两岸青山”几个字,很快被湖水浸淫,模糊不见了。

    上面那首诗叫《秋日西湖闲泛》,幸而当天来孤山的客人有心,记了下来,不然就如男子的其它诗一样,写完就扔了,这是他的习惯。

    白鹤传来消息:家里来了客人。

    这是白袍男子和小书童约好的通讯方法:只要有客人造访,小童就会把白鹤放出来。白鹤找到主人,发出一声鸣叫后,盘旋一圈又回到孤山上那个种着梅花的院落。

    白袍男子叫林逋,北宋诗人,他就住在西湖湖心的小山上。

    这只白鹤就是他的儿子。他还有一个娴静的妻子,那是一树梅花,种在院子里,后人以梅妻鹤子指代林逋林和靖。

    由于诗的标签被文学史家贴给了大唐,宋诗一度以来被刻意忽略,仿佛宋只应该有词,又好像只有苏东坡、黄庭坚啥的才是宋诗大家,这是对宋诗重视不够的结果。

    我们对林逋的兴趣从他的“恋物癖”开始。

《山园小梅》

【林逋】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一个人对着一树梅花犹如对着自己心爱的女人,细细品味,看出她的风姿绰约,千姿百态,嗅着它的香味下酒,甚至与梅相狎相戏,这已经是古代很极品的恋物癖了。

    林逋出生于浙江奉化的一个贫寒的家庭,他出生的时候,他的国家名称还叫唐,史称南唐,写词的李煜是最后一个皇帝。长大以后到四十岁以前,林逋不参加功名考试,一直断断续续游历山水,但好像也就是盘桓在江淮一带。

    最后,他选中了杭州西湖,在孤山上结庐而居,邻庐而墓。

    林逋终生未娶,也没惹出什么风流韵事的传说,但是令人好奇的是,一个不接触女性的男子偏偏写出的诗还很香艳。

《宿洞霄宫》

【林逋】

秋山不可尽,秋思亦无垠。

碧涧流红叶,青林点白云。

凉阴一鸟下,落日乱蝉分。

此夜芭蕉雨,何人枕上闻。

    比这一首《宿洞霄宫》更有互动感的是下边这首诗。

《梅花》

【林逋】

几回山脚又江头,绕着孤芳看不休。

一味清新无我爱,十分孤静与伊愁。

任教月老须微见,却为春寒得少留。

终共公言数来者,海棠端的免包羞。

    林逋移情的能力真是很了不起,套用《红楼梦》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句子,他的诗词中抒发的情感真是真假莫辨、云山雾绕。

长相思·吴山青

【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边潮已平。

    后人从这首词中揣摩,林逋在独居孤山之前,一定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结未成”的恋情,可是除了这首词,人们找不到一丝一毫的线索。宋亡之后,有盗墓人曾经掘开林逋墓,只发现两件物事:一方旧端砚和一支玉簪。

    盗墓人失望至极,但是关心林逋私生活的人很兴奋,以玉簪推断,林逋在某一地与某一女子可能有过只开花不结果的相恋。

    这种揣摩有他的道理,很通俗、很市井,然而谁也难证其实。对于避开喧闹和功名利禄,一心归隐的人,他的视角和感受与庙堂之人是大不相同的,比如林逋专注的一个秋天的视角。

《孤山寺端上人房写望》

【林逋】

底处凭阑思眇然,孤山塔后阁西偏。

阴沉画轴林间寺,零落棋枰葑上田。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

迟留更爱吾庐近,只待重来看雪天。

    特别是颔联,把林间的寺院看成斑驳阴沉的画轴,把悬浮在水面上的小块人造田,看成七零八落的棋盘。首先,这种奇特想象就非得来自于清静无为的隐者心态,换一个市朝之人,非得出现建功立业、横刀立马的意象,这也是一种象由心生。

    在外人看来很奇特的画面捕捉,也可能就是林逋的日常生活描述。在深秋游客渐稀的湖山一体的傍晚,寒烟是夕阳闲来无事玩出来的景致。

《北山晚望》

【林逋】

晚来山北景,图画亦应非。

村路飘黄叶,人家湿翠微。

樵当云外见,僧向水边归。

一曲谁横笛,蒹葭白鸟飞。

    特别是“樵当云外见,僧向水边归”这句,人在低处,遥望山上飘满了云雾,一定存在的那条蜿蜒的山路上,时隐时现一个挑着柴担的砍柴人,仿佛在云的上边飘行;远远地望去,往寺庙行走的僧人,好像是向着水边走去。这样的一副恬静的晚景,被一声笛音惊扰,藏在芦苇丛里的白鸟扑棱棱飞了起来,打破了画面的静止。

    后人说林逋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性孤高自好,也就是很自恋。

    一个天分奇高、学富五车又很自恋的人,是很难有朝夕相处的生活伴侣的,特别是从不背负名利包袱的林逋,精神性生活重于一切,那就更不能向世俗妥协了。

    可以设想,如果他娶了一个平常的官宦或富商家的女子,孤山的林庐可就一塌糊涂了。来自娘家的亲戚小孩会折梅为鞭,御鹤嬉戏,甚或那个愣头愣脑的小舅子会把他的鹤打死,串在枯树枝上吃烧烤都保不齐,那还不要了林逋的命?

    古希腊的神话中的自恋之神纳西索斯,因为实在看不到他人的美,于是迷恋水面上自己的倒影,最后因之而溺毙。在古代中国,如林逋这样自恋而高洁的文人着实不多见,太多的人挤在庙堂之上,分得皇室的残羹冷炙。

    与另一位大隐士陶渊明相比,林逋的内心没有陶渊明的纠结与挣扎,反而达观地对待不远的都市和芸芸众生,眼睛看着更高的云巅之外。这种精神极致追求的洁癖与倪云林也不太一样,倪云林有些过度,反到显示出一种病态,也或是他的一种故意标榜。

《华阳洞》

【林逋】

华阳山雨拂轻尘,独步烟霞访隐真。

笑傲太平云外客,安闲清世梦中身。

金章名重人称贵,布褐才高道不贫。

吟罢洞天风正淡,自知凡骨定逢人。

    这首《华阳洞》算是他很少的写到陶渊明范畴的诗,也不过是淡淡地一带而过,没有什么对安贫乐书的大肆张扬。
     陶渊明活着给自己写了挽歌,林逋在世时在林庐旁边给自己造了坟墓,还为这事儿写了一首七言绝句。

《自作寿堂因书一绝以志之》

【林逋】

湖上青山对结庐,

坟头秋色亦萧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

犹喜曾无封禅书。

   对死亡的达观态度,还有一点点自嘲和自讽,这就是搞“人梅恋”的林逋。说不好,当一个人专注于对某一植物的倾情之后,植物也许会做出隐秘的反应,毕竟它也有信息传递和反馈的功能。在生命层面上,林逋和梅是对等的关系。

    宋室南渡之后,杭州变成了帝都。

    皇室下令在孤山上修建皇家寺庙,山上原有的宅田墓地完全迁出,可唯独留下了林逋的坟墓。看来赵构还是给他的祖宗留足了面子,林逋在世的时候,宋真宗曾向他发出多次邀请而未应,只好嘱咐当地官员柴米油盐照顾;林逋去世后,宋仁宗赐给谥号“和靖”,所以现杭州西湖孤山上,面对北山路一侧有墓曰“林和靖先生墓”,还有一亭叫做“放鹤亭”。

    南宋灭亡后,有盗墓贼挖开林逋的坟墓,只找到了那个端砚和一支让后人浮想联翩玉簪。

    说不好,这只玉簪是买给林逋院子里那树梅花的呢,那就请你游览西湖孤山的时候,到林逋的墓上送一枝梅花,然后读一遍下面的梅花诗吧。

《梅花》

【林逋】

宿霭相粘冻雪残,一枝深映竹丛寒。

不辞日日旁边立,长愿年年末上看。

蕊讶粉绡裁太碎,蒂疑红蜡缀初乾。

香萏独酌聊为寿,从此群芳兴亦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