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刚修复的一组群众唱、听样板戏的年画,原汁原味,泥土气息好浓啊

 明gbqvx13q17f5 2021-07-22

看高清年画,品陈年佳作。

每一幅作品均经过高清修复,不添加任何的水印、商业标志和广告图标,确保把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年画海报作品,原汁原味的复原奉献给朋友们。

凡我所发,必是高清。

“样板戏”是由现代京剧等改编 而成的一种戏剧形式, “样板戏”的正式名称为“革命样板戏”。人们 耳熟能详,最具有代表性的有八部,被人们称为“八大样板戏”,主要包括:
《智取威虎山》、《白毛女》、《红灯记》、《红色娘子军》、《奇袭白虎团》、《龙江颂》、《沙家浜》和《海港》。


所有的“样板戏”都是在“京剧现代戏” 和小说、电影、话剧以及民族新歌剧的基础上产生的,而“京剧现代戏”,主要是从“沪剧”、“淮剧”和“话剧”等戏剧形式移植改编而成的。1966年,将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交响音乐”《沙家浜》,称为八个“革命艺术样板”或“革命现代样板作品”。

1967年,正式提出了“样板戏”一词。之后又出现了京剧《龙江颂》、《红色娘子军》、《平原作战》、《杜鹃山》等第二批“样板戏”。

我们根据朋友们的意见和要求,搜集了一批在那个年代,基层群众学唱和观看老革命样板戏的老年画,由于年代久远、保管不善,有的还是从墙上揭下来的,破损严重,泛黄褶皱。为了尽可能地恢复老年画原貌,我们进行了拍照、修复,很多老年画都是第一次上网展示,非常珍贵。

这批刚修复的基层群众学唱和观看老革命样板戏的老年画,近期我们将陆续上传。

刚修复的一组群众唱、听样板戏的年画,原汁原味,泥土气息好浓啊

《学唱革命样板戏》, 1975年

聊几句:这位打扮很精神的小姑娘,扮演的是现代革命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猎户小常宝,看那手势,那身架,那神情,一点不比专业京剧演员差啊!

刚修复的一组群众唱、听样板戏的年画,原汁原味,泥土气息好浓啊

《喜迎佳节慰亲人》, 1975年

聊几句:那个年代,每到春节,大队和学校都会组织村里的团员、青年和“红领巾”,广泛开展拥军优属慰问活动,内容形式丰富多彩,有的敲锣打鼓,挨家挨户为军烈属户送光荣牌,有的带着工具到军烈属家里打扫卫生,劈柴挑水,有的会组织宣传队,到军烈属家里慰问演出,致以新春佳节的慰问,演出的诸多精彩节目中,样板戏一直是经典必备的保留节目。

这位解放军女战士,应该是一名很专业的文艺兵,正在给准备登台的小姑娘化妆,旁边的小伙伴们有的提着花灯,有的背着锣鼓,杨子荣已经浑身上下打扮停当,马上要打虎上山了。

刚修复的一组群众唱、听样板戏的年画,原汁原味,泥土气息好浓啊

《我和奶奶齐上场》,党耕成、崔绍纲绘,1974年

聊几句:老奶奶和小孙女同台献艺,从打扮和手里提的红灯道具来看,她们演唱的是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红灯记》,剧中分别扮演李奶奶和铁梅。看奶奶的台风,真是宝刀不老、 风采不减当年哦!瞅瞅,小姑娘手提红灯,在音乐伴奏声中走上舞台,造型多专业,神情多老练!

刚修复的一组群众唱、听样板戏的年画,原汁原味,泥土气息好浓啊

《演出之后》, 1972年

聊几句:从画面上看,是样板戏《白毛女》演出结束后,一位观众老奶奶深有感触,来到后台,与参加演出的演员们进行互动,讲述自己在万恶的旧社会,同剧中的喜儿一样,被地主阶级剥削压迫,过着水深火热的非人生活,是亲人共产党、解放军来了后,打倒了地主阶级和反动派,解放了天下受压迫的穷人和劳苦大众。听了老奶奶的血泪控诉,演员们义愤填膺,纷纷表示要巩固胜利果实,彻底推翻旧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

那个年代,部队组织集体看舞台剧《白毛女》,一律不准带武器,这是有原因的。1951年, 老艺术家陈强到张家口表演样板戏《白毛女》,他扮演恶霸地主黄世仁。表演中途,大家正看得入神。一个小战士突然站起来,大喊道:“黄世仁,我一枪崩了你。”说着朝着舞台,啪 的就是一枪。还好旁边战士反应快,把枪口朝上抬了一下。排长急眼了,抓着他说:“你干什么,你?”战士急得一边哭一边说:“我打死他,我打死他。”排长说:“人家是演戏的,你打死人家。”这位小战士看得太投入了,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白毛女》的剧情很打动人、感染人,演员表演的也太逼真、太精彩了!

刚修复的一组群众唱、听样板戏的年画,原汁原味,泥土气息好浓啊

《我家的表叔也数不清》,傅琳 绘,1976年

聊几句:这幅图的标题很精彩,很妥当,可谓一语双关,寓意深远。

小姑娘唱的是样板戏《红灯记》中李铁梅的经典唱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歌词是这样的:奶奶,您听我说,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不登门,虽说是,虽说是亲眷又不相认,可他比亲眷还要亲,爹爹和奶奶齐声唤亲人,这里的奥妙我也能猜出几分,他们和爹爹都一样,都有一颗红亮的心。这段唱中的表叔,指的是地下党员,表现铁梅明白了革命同志之间的关系胜过亲情。

麦收季节,很多亲人解放军帮助老乡收割麦子,小姑娘看到这个情景后,深受感动,在劳动的休息时间,为解放军叔叔们表演一个节目,就是《红灯记》中李铁梅的经典唱段——《都有一颗红亮的心》,小姑娘灵机一动,有感而发,把剧中原词“我家的表叔数不清”,唱成了“我家的表叔也数不清”,表达了小姑娘对亲人解放军的感激之情,也充分体现出军民之间亲如一家的鱼水关系。

刚修复的一组群众唱、听样板戏的年画,原汁原味,泥土气息好浓啊

《军民喜看样板戏》, 1974年

聊几句:老百姓和解放军一起观看革命样板戏,军民同乐,亲如一家,鱼水之情,跃然纸上。

刚修复的一组群众唱、听样板戏的年画,原汁原味,泥土气息好浓啊

《学革命戏,做革命人》,1972年

聊几句:部队行军途中休息,宣传队的战士为同志们表演革命样板戏。威武的扮相、铿锵有力的唱腔,动人心魄的唱詞,充分表现出了共产党人的钢铁意志,精彩的演出赢得了一阵阵掌声。

那个年代,样板戏成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战士们政治思想觉悟的有力武器,对于激发爱国爱党的民族情怀、坚韧不屈的革命意志、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刚修复的一组群众唱、听样板戏的年画,原汁原味,泥土气息好浓啊

《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1968年

聊几句:1942年,老人家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说: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