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格兰金雀花王朝约克公爵理查:从无依孤儿到开国高祖(下)

 巴西太守 2021-07-22

奈何明月照沟渠

虽然事业上受到限制,但塞西莉随三约来诺曼底了,于是,三约的家庭开始开花结果,儿女双全。

他后继有人了,但是,他在诺曼底呆不下去了。

主和派得势的结果就是,1445年,诺曼底总督一职换成了一索的弟弟第二代索默塞特公爵埃德蒙。二索比一索更糟,不仅无能,还腐败。而作为主战派的三约,不仅被调回本土,还被任命为爱尔兰总督,任期十年!

小编之前说过,三约的母族莫蒂默家族从三边到五边已经祖孙三代担任爱尔兰总督了,这当然不是巧合,因为老克公夫人是北爱尔兰伯爵领的继承人,而三边又是老克公的独生女婿,所以莫家还兼着北爱尔兰伯爵,在爱尔兰也有很大的地产,而这爵位和地产又都已经随着五边的死归了三约。所以,让三约和莫家祖孙三代一样继续担任爱尔兰总督,是有理可循、冠冕堂皇的。

由于二索的无能,1450年,诺曼底失守,难民涌回英格兰,群情激奋,亨六不得不把二索关进伦敦塔作为人身保护。

正好,三约以打理财产为由从爱尔兰回到了本土,他趁机号召群众,呼吁进行改革、惩治二索。但是,效果不理想,风头过后,二索竟然堂而皇之地复出担任加来总督。

后来,三约考虑到亨六结婚七年还没有子女,就生出了觊觎之念。

亨六的国内摄政四叔格公早在1447年就被控叛国死于狱中了。至此,亨六的叔叔们无一在世,而且没有一个有合法的存活后代,亨四一系只剩亨六一人了。

但三约也知道,自己和亨六的关系比出身亨四的父亲老兰公一系的二索还是差了些,所以亨六才对二索那么偏心,就算亨六没有子女,被优先考虑的储君也很可能是二索而不是自己。所以,他想更进一步,必须除掉二索。

然而,并没有什么贵族支持他这么做,连老天爷也在和他开玩笑:1453年,王后怀孕了,并生下太子爱德华。

同年,卡斯蒂永一战,英军为法军所败。亨六受到打击,精神失常,且在短期内没有恢复,这就使得国会不得不采取一些紧急措施。

三约终于压倒了二索,成为了摄政的护国公;他将二索投入伦敦塔,自己担任加来总督,并将自己的妻兄也是丈母娘琼公主的长子第五代索尔斯伯里伯爵理查提拔为财政大臣。

虽然三约视二索如仇敌,但客观上,二索其实帮了三约的忙。

前面说过,珀西和内维尔两家本是姻亲,而且其实彼此结姻也不止那一次,像三约的岳父老西伯,就是珀家的外甥;但是,为了利益分配,两亲家最终反目成仇,到了国王都调解不过来的地步。

虽然三约是内家的姑爷,但内家原本并没有兴趣帮他。然而,当两家对立的时候,二索却代表国王站队珀家,气得内家集体站到了姑爷三约这一队,彻底解决了三约得不到贵族支持的烦恼。

清君侧,挟天子

1455年,亨六康复了。

成年国王恢复行政能力,本当是国家之福,然而,史学家罗宾·斯托雷说:

如果亨利的失常是一个悲剧,他的康复将是国家的灾难。

亨六立刻罢免三约,推翻三约的政策,重新重用没用的二索担任加来总督。眼看三约下台,五索伯也只能辞职。

亨六还打算在莱斯特召开一次大国会。

大国会不在都城开,却在远离都城的地方开,亨六庇护二索之心昭然若揭,三约及其以五索伯及五索伯的长子第十六代沃里克伯爵理查(爵位来自妻子)为代表的妻族感到不安,他们决定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等二索反应过来,去莱斯特开会的道路已经被三约截断了。

亨六和二索的“御林军”只有大约2000人,匆忙组建、装备低劣;而三约的军队不但有人数优势,还装备精良,更有对苏格兰、威尔士的作战经验。

亨六决定谈判。他让老格公的大外孙白公汉弗莱去谈判。白公是三约的连襟,白公的同母异父弟又是三约的姐夫,也许三约会买面子。

但亨六和白公始终拒绝交出二索,三约一伙越发怀疑这是缓兵之计,于是年轻人十六沃首先不客气了,对御林军发起了突然袭击。

不到一个钟头,战斗结束。

虽然从只死了50人来看,第一次圣奥尔本斯战役都不配称之为战役,但它却宣告了玫瑰战争的开端。

三约很满意,死者虽然少,但是权重大。

二索死了。

同时死的还有急惊风的儿子、年过六旬的珀家二诺,和他的外甥第八代克利福德男爵托马斯。

前面说过,二诺、白公、三约都是老西伯的女婿。相比之下,白公幸运得多,虽然身负重伤,但好歹有命在,眼看要被追杀的时候,三约又出面救了他。

三约大获全胜,贵为万乘之尊的亨六也成了俘虏,甚至脖子还中了一箭。

但三约知道,自己的能力还没到改朝换代的地步,一旦亨六不幸驾崩,最大的受益人并不会是他,而是太子,甚至王后。到时候太子登基,王后玛格丽特势必作为太后摄政,不可能放过他这个杀夫仇人。

所以他反而得保证亨六的生命安全。

三约决定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将妻族都安插在了重要岗位,比如十六沃,就担任了加来总督。

问鼎之志

1456年,亨六康复,三约还政。

他不怕国王翻脸了,再翻脸还能把二索复活不成?

果然,亨六认可了十六沃的加来总督一职,也保留了内氏父子的职位,做出一副政由约公、祭则寡人的姿态。

同年,苏格兰国王詹姆斯二世入侵,三约奉命率军北上抵御。

他这一走,后院出问题了:王后乘虚而入,还把朝廷搬到了考文垂,并且提拔珀西家族,打击内维尔家族。她要维护丈夫的王权,她希望太子顺当继位,像三约这样的威胁她是必须解决掉的。

詹二来的真及时,毕竟被三约视为仇敌的一索和二索都是他的亲舅舅……

1459年,王后重复了之前的套路:在考文垂召开大国会。

不敢参会的三约及其妻族也重复了套路:招兵买马,武力干涉。

但是,这一次他们失败了,三约逃回了爱尔兰,十六沃逃回了加来;而三约的夫人塞西莉和两个儿子乔治和理查则被朝廷劫为人质。

虽然塞西莉仍然坚称自己的丈夫是忠臣,但年底,朝廷仍然宣布将三约、五索伯、十六沃废为庶人,爵位、财产、领地全部没收。

然而,三约和十六沃仍然是事实上的爱尔兰和加来总督。朝廷的这一决定,迫使他们效仿当初的亨四,背水一战。

1460年,五索伯和十六沃父子首先为三约开路,率军进入支持自己的伦敦,打败了国王的军队,第二次俘虏了亨六,然后静候三约来主持大局。

10月,议会推翻了一年前的考文垂大国会,三约等人不再是罪臣了。但是,三约已经决定了,不满足于此,一不做,二不休。

在入京途中,他不仅作国王姿态,而且一直展示老克公的纹章,显示自己是老克公的继承人,应该比老兰公的子孙更有资格继位;又展示自己的皇家纹章,显示自己是金雀花王朝的宗室。

三约入京后住在宫中,更在进入议会大厅时把手搭在龙椅上,并自信地对坎特伯雷大主教说:

我不知道整个国家还有谁不是在等我来,而是在等国王来。

他以为,以亨六之不得人心和他自身积累的声望和支持,他可以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成为第二个亨四。

然而,现场一片沉默,连他的死党妻族五索伯和十六沃都没想到他竟然有如此的野心,他们之前真的以为,这位妹夫、姑父的志向,仅仅是清君侧而已……

于是,三约只能老老实实根据继承法提出:我是爱三次子老克公的继承人,而亨六是爱三第三子老兰公的子孙,他家超了我的车,我才是那个应该继位的人。

经过谈判,最终达成了《调解法案》:亨六可以继续当国王,但是他死后,必须正本清源,由三约继位。

三约不仅又成为了摄政王,还得到了威尔士亲王、切斯特伯爵、康沃尔公爵这些本属于太子的封爵,地位比以前更稳固了。他还把妻子塞西莉也接到了京城,他日他登了基,塞西莉就是王后。

天命难知

但是,苏格兰王又来了。这一次,不是詹二,而是他的儿子詹三。有迹象表明,他是王后及其支持者喊来的救兵,啊呸,盟友。

三约、五索伯和三约17岁的次子拉特兰伯爵埃德蒙率军北上。

很快,他们发现,情况比他们预期的要复杂:老窝约克城已经失守还在其次,重要的是,支持兰家的带兵将领分别是第三代索默塞特公爵亨利·博福特、珀西家的第三代诺森伯兰伯爵、第九代克利福德男爵约翰,都红着眼睛要为他们在第一次圣奥尔本斯战役中死去的父亲报仇。还有其他一些嫉妒约家和内家的人也混在其中,想分一杯羹。

敌众我寡,三约突围失败;韦克菲尔德一战之后,49岁的他再也听不到1461年新年的钟声。

有说他被摔下马受了伤、力战而死;有说敌人活捉了他,给他戴上灯心草做的王冠嘲笑了他一番后再将他斩首。

他的同伴们也在劫难逃。拉伯被九克所杀。你杀得我舅公和爸爸,我便杀得你儿子。

五索伯也没能幸免。

兰军把三约的首级戴上纸王冠,用长矛挑在约克城头上示众:逆臣视此!

约公一党失去了领袖,故事到这里就完了?

并不是!

三约虽然死了,但他的长子爱德华还在,继承了他的衣钵,成为了第四代约克公爵,也成为了新的约党领袖和新的剑桥伯爵、边疆伯爵、北爱尔兰伯爵,从法理意义上也继承了父亲的王位继承权。

他宣称:朝廷背信弃义,杀害储君,他要为父报仇,讨伐朝廷!

同样想为父报仇的,还有他的表兄十六沃。

第二年,四约就把父亲的首级取了下来,换成了仇人三诺和九克(细心的朋友也许还记得四约和三诺是姨表兄弟),并在众人的欢呼声中登基为国王,即爱德华四世,开创了约克王朝。

约家的白玫瑰取代了兰家的红玫瑰。

司马光曾说,如果苻坚御人得当,慕容垂、姚苌都会成为前秦栋梁,而不会甘当叛臣、另立新朝、当开国之君。

同理,如果亨六是亨五一样的英主而不是偏心庸人甚至精神错乱的庸君,三约也会成为亨五所期望的朝廷良佐,而不会成为后来觊觎王位的野心家——当然,从他自己的角度,那是在夺回本属于自己的东西,要等亨六驾崩了才能兑现还亏了。

三约最初只是一个父族母族都凋零的孤儿,最后却成为了摄政王、王储、新朝奠基人、开国老祖。而他最大的支持,来自他的养父家族。

所以,在自家人都靠不住的时候,有个好干爹,真的很重要……

IOS系统打赏通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