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水文大事记(二)

 涛儿—taoer 2021-07-22
(2011-09-27 21:21:47)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

秦代(公元前221年~前206年)

(1-24) 最早的测报雨量制度

   据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地虎秦墓出土的秦代竹简《秦律十八种·田律》(《睡地虎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载(译文):“下及时雨和谷物抽穗,应即书面报告受雨、抽穗的顷数和已开垦而末耕种田地顷数。禾稼生长期下雨,也要立即报告降雨量和受益田地顷数。如有旱灾、暴风雨、涝灾、蝗虫及其他虫害等损伤了禾稼,也要报告受灾顷数。距离近的县,由走得快的人专送报告,距离远的县由驿站传送,在八月底以前送达。”汉承秦制,汉代也有“自立春至立夏,尽立秋,郡国上雨泽”测报雨量的制度。(《后汉书·礼仪志》)

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

(1-25) 灵渠工程的水文效应

   秦始皇为了完成全国统一大业,克服进军岭南的运输困难,于始皇二十八年命监郡御史禄开凿灵渠,以沟通湘江与漓江之间的运道。是二干余年来岭南(今广东、广西)与中原地区的主要交通干线。灵渠由渠首、南渠和北渠三部分组成。渠首拦河坝拦断湘江上游(海阳河)以抬高水位,分水入渠,南渠与漓江沟通,北渠与湘江相连,以实现通航。拦河坝折成人字形,称大天平和小天平,平时水入两渠,洪水季节,将多余水量溢流排入湘江故道。在大、小天平的交点起和由上游海阳河深泓延伸砌成一长70米的导水堤(称作铧嘴),以劈水分流,平顺地导入南北两渠。两渠分水比例为1:2左右。海阳河多年月平均流量17.33立方米每秒,一般可保证通航的需要。灵渠上有多处分洪和节水建筑物,以保障渠道的安全和通航水深。整个工程形成有机的科学建筑群体,有效地实现了输水和通航功能。水文效应显著。

汉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

(1-26) 长江、黄河流域大旱

   据《汉书·五行志》载:惠帝五年“夏,大旱。江河水少,溪谷绝。”江、河系古代史籍对长江、黄河的通称。嘉庆《四川通志·祥异》引载此条,但具体地点不明。安徽地方志则有:“太平府(今安徽当涂县)大旱,江水少,溪谷水绝。”的具体记载。

汉高后三年、八年(公元前185年、前180年)

(1-27) 江、汉大水

   据《汉书·高后纪》载:高后三年,“夏,江水、汉水溢,流民四千余家。”《汉书·五行志》载:高后三年,“夏,汉中、南郡大水,水流出四千余家。”汉中郡治在今陕西汉中市,南郡治为今湖北江陵县。这是有关长江流域洪灾的最早记述。五年以后,即汉高后八年夏,又有“汉中、南郡水复出,流六干余家。南阳(今河南南阳市)沔水流万余家”的记载。

汉建元元年前后(公元前140年前后)

(1-28) 论述各河水质适于灌溉的农作物

   据《淮南子·地形训》(成书于汉武帝建元元年前后)记述:“汾水濛浊而宜麻;姊水(济水)通和而宜麦;河水中浊而宜菽(豆);雒水轻利而宜禾(小米);渭水多力而宜黍;汉水重安而宜竹;江水肥仁而宜稻。”这是先民们对各条河流水质适于灌溉的不同农作物所作的研究总结。

汉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

(1-29) 黄河第一次夺淮

   据《史记·河渠书》载:元光三年“河决于瓠子,东南注钜野,通于淮、泅”。当年堵口失败。这是黄河第一次南决夺淮。直到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始行堵合,计泛滥夺淮二十余年。

汉元狞三年至元鼎六年(公元前120年~前111年)

(1-30) 井渠之始

   据《史记·河渠书》载:汉武帝接受庄熊罴建议,“自徵(今陕西澄城县)引洛水至商颜(商颜山在今陕西大荔县)下。岸善崩,仍凿井,深者四十余丈,往往为井,井下相通行水,水颓以绝商颜,东至山岭,十余里间。井渠之生自此始。”又据《汉书·西域传》载:汉宣帝元康二年(公元前64年)“汉遣破羌将军辛武贤,将兵万五千人至敦煌,遣使者按行表,穿卑鞮侯井,以西欲通渠转谷,积居卢仓以讨之。”根据王国维(1877~1927年)的考证(见《观堂集林·西域井渠考》),“……卑鞮侯井,也是井渠,似已向西传播。井渠即坎儿井。”坎儿井是在干旱地区通过地下渠道,利用地下水灌溉农田,减少水面蒸发损失的好办法,在今新疆有很大发展。

汉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

(1-31) 修白渠引泾淤灌

   据《汉书·沟洫志》载:“太始二年,赵中大夫白公复奏穿渠。引泾水,首起谷口(今云阳县治谷),尾入栎阳(在今陕西临潼北渭水北岸),注渭中,袤二百里,溉田四千五百余顷,因名曰白渠。民得其饶,歌之曰:'田於何所?池阳(今陕西泾阳县西北)、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锸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言此两渠饶也。”说明当时泾河水含沙量大,引泾淤灌,增加土地肥力,得以增产。

汉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

(1-32) 司马迁著《史记·河渠书》首倡“水利”

   司马迁(约公元前145年~前87年?)所著中国第一篇水利通史文献《史记·河渠书》,叙述了从大禹治洪水开始,直至西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间的黄河决口、复堤及各地开渠引灌等史实,全文共1653字。文中提到黄河瓠子堵复决口工程盛况后说:“自是之后,用事者争言水利。”首次提出“水利”一词。

汉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

(1-33) 岷江地震崩山壅江

   据《汉书·五行志》载:成帝河平三年二月丙戌,“犍为(治今四川宜宾市西北)柏江山崩。捐江山崩,皆壅江水。江水逆流环城,杀十三人。地震积二十一日,百二十四动。”同一时期,在南安县(今乐山)熊耳峡,亦发生“山崩地震,江水逆流。”其后,成帝元延三年(公元前10年)又有“蜀郡岷山崩,壅江三日,江水竭。”的记载。

汉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

(1-34) 贾让治河三策

   据《汉书·沟洫志》载:绥和二年九月,贾让应诏上书,提出治理黄河方策三种,后世称为“贾让三策”。上策是从黎阳(今浚县一带)改道北流,“徒冀州之民当水冲者,决黎阳遮害亭,放河使北入海”。中策是“多穿漕渠于冀州地,使民得以溉田,分杀水怒,……为东方一堤,北行三百余里,入漳水中,”从淇口至漳水筑石堤、设水门分水北流,由漳下泄。此策有三利:“若有渠溉,则盐卤下湿,填淤加肥;故种禾麦,更为粳稻,高田五倍,下田十倍;转漕舟船之便”。即淤灌改良土地,旱作改种水稻,可多增产和有通航之便。下策是在黎阳一带“缮完故堤,增卑培薄,”但势将“劳费无已,数逢其害,后患无穷”。

汉元始四年(公元4年)

(1-35) 张戎论黄河水沙关系

   据《汉书·沟洫志》载:汉平帝元始四年,“大司马史长安张戎言:水性就下,行疾则自刮除成空而稍深。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今西方诸郡,以至京师东行,民皆引河、渭山川水溉田。春夏干燥,少水时也,故使河流迟,贮淤而稍浅;雨多水暴至,则溢决。而国家数堤塞之,稍益高于平地,犹筑垣而居水也。可各顺从其性,毋复灌溉,则百川流行,水道自利,无溢决之害矣。”张戎根据黄河多沙的特点,提出在春季枯水时期,停止中、上游引水灌溉,以免分水过多,造成下游河道淤积而遭决溢之患;要保持河水自身的挟沙能力,排沙入海。这是史书上关于黄河的水沙关系和利用水力冲沙的第一次记载。

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

(1-36) 黄河魏郡决口

   据《汉书·王莽传》记载:始建国三年,“河决魏郡(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泛清河以东数郡”,经濮阳、平原、济南,流向千乘入海。当时王莽以为河水东去,从此他在元城(今河北大名附近)的祖坟可不再受黄河水害,末予堵塞,以致黄河又一次大改道。

汉永元二年(公元90年)

(1-37) 王充论水循环和潮汐

   东汉王充(公元27~约97年)所著《论衡》一书的“顺鼓篇”中说:“案天将雨,山先出云,云积为雨,雨流为水。”在“说日篇”中说:“雨之出山,或谓云载而行,云散水坠,名为雨矣。夫云则雨,雨则云矣。初出为云,云繁为雨,……”。在“物势篇”中说:“下气蒸上,上气下降。”对地面蒸发、行云、降雨的水循环现象作了解释。在“书虚篇”中说:“其朝夕往来……,其发海中之时,漾驰而已;入三江之中,殆小浅狭,水激沸起,故腾为涛。……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小大满损不齐同。”对河口潮汐的生成作了解释,并第一次指出潮汐生成的大小与月球的圆缺有关。比17世纪英国人牛顿(1643~1727年)提出的潮汐成因理论早1600年。(《论衡注释》,中华书局,1979年)

汉建光元年(121年)

(1-38) 许慎释“测”

   东汉许慎(约公元58~147年)于建光元年完成《说文解字》一书。对“测”字解释为“深所至也”。据段玉裁(1735~1815年)注释:“深所至谓之测,度其深所至亦谓之测。”前一句指测水位,后一句指测水深。“测”字从水,则声。许慎解释“则”字为“等画物也”,注中说:“等画物者定其差等而各为介画也。”即刻划的间距相等的意思。嗣后观读水位的设备以“水则”命名。(《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汉延熹九年(166年)

(1-39) 黄河水清

   据《后汉书·五行志》载:“桓帝延熹九年四月,济阴东郡,济北平原河水清。”黄河水浊,不易发生清水现象,一旦发生则认为是一种祥瑞的征兆,史必书之。清初顾炎武(1612~1682年)所著《日知录》中也提到上述记录,还记有“隋书言:齐武成帝河清元年(562年)四月河清。……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武阳郡河清数里。十二年(616年)龙门河清。……金卫绍王大安元年(1209年)徐沛黄河清。……元顺帝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十一月戊寅,黄河自平陆三门碛石下至孟津,五百余里皆清,凡七日。”

汉建宁元年(168年)

(1-40) 重造都江堰三石人“水则”

   据1974年3月在都江堰鱼嘴附近发掘出一个石人,身高2.9米,肩宽96厘米,重4.5吨,石像长袍的衣襟和两袖上刻隶书题记三行:“故蜀郡李府君讳冰,建宁元年润月戊申朔廿五日都水掾,尹龙长陈壹造三神石人珍.gif (884 bytes)(珍——“镇”之意)水万世焉。”(《文物》,1974年第7期),原李冰所立三石人水尺已毁,至建宁元年又重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