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议论为诗的上佳代表

 三实居 2021-07-22

议论为诗的上佳代表

题西林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西林:即庐山西林寺。寺在庐山北麓。
②庐山: 山名,江西九江市南面的一座山。因周武王时期高人匡俗结庐而居而得名,它三面临江,山势雄伟、风景奇丽,山上烟雾缥缈,人们很难看清它的真实面貌。
赏析:
我们之所以把这一首选为“议论为诗的上佳代表”是对比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类“急赤白脸”的寓言诗而言的,按照我们所说的“比例”——文章的结构中故事所占分量——这才是真正的诗。
宋诗的整体特点与特长就是“议论为诗”,但是毕竟要有个度。苏轼这首诗有“诗味”、有美感,因为他是真实生活的记录,而不是先听说了一个故事,然后凭半真半假的攀登就敷衍出一首诗。
然后,我们以苏轼这首诗为例,再次看看宋诗写景的特点。
我们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概写,一个普遍性的叙述、一个轮廓的描绘,而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给我们看到了具体的景象、具体的场所。如果用绘画的术语来说一个是大写意、一个是工笔或小写意。再进一步比较两首著名的“望洞庭”的诗,唐代刘禹锡《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与宋代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其一)》“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滪关。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也可以看出来,宋诗“描绘”的景象更辽阔表现手法是描述,而唐诗“绘画”的风景更具象表现手法是刻画。
回头再看“横看成岭侧成峰”,有人说“在四句诗中,诗人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警句的原因。”这句话提醒我们:宋代诗人是带着某些理性成分去看风景的——也就是“以文为诗”——而理性都是抽象的,这样苏轼难免要概括地描绘庐山的形象特征了,理性往往要得出一个结论,自然而然他又能同时准确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