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1,二月上旬的随想:春节老娘对话录

 三实居 2021-07-22

2021,二月上旬的随想:春节老娘对话录

似乎明白,似乎不明白

陪老娘出去走走转转,计划顺便买两盆鲜花。在电梯里我跟老娘说我的文章写得好早就有人肯定,当年在某某学院有个同事关雪东老师,是山西师范大学毕业的,父母都是大学的老师,她就对我说过。她看了我一篇小文章,对我说:“你是我见过的、实际见到过的写文章好的两个人之一,另一个是《山西日报》的一个记者。”

老娘忽然甩出一句话,憋的我没话说了——你光说写的好,可没挣到钱啊。

然后我们往下走,路过铁路边上一个小区,我说10年前我本来也可以在这个地方买房子,使劲努一努,多出一点钱就能够买到3室1厅的,但是如果我在这里买了,我可能就一辈子对对付付地住下去,不再想考虑换房子的事了,那也就没有机会住进现在的位置较好的新房子里了。老娘说那倒也是。然后我借题发挥,我说如果我写的文章想挣钱也是能挣到的,不是也发表过几篇得到过一些稿费吗?但是如果我一门心思惦记着要挣钱的话,我会不断地揣摩编辑的心理和报纸、刊物的需求,那样我的文章会越写越差。就像我当年勉强住进一个宽敞一点的房子,我这一辈子就那样了。

而且现在我也没有一步到位换特别大的房子,我就是想给自己留一个缺憾,然后需要不断的去弥补,我就会有更新的动力。——那么我写的文章也是这样,我坚持不去发表不去换钱,但是我一直在提高。最后我是要想用它换钱的,并且我是要换个大价钱。呵呵,老娘似乎明白了,但是似乎并不明白。

老娘启发我说出的两句话

老娘说到她现在打零工的服装加工厂,说当老板的也真不容易:一年、一年辛辛苦苦地干下来,厂子没有挣到多少钱。账目都比较公开,工人说:老板还不如带班的挣钱多呢。

我跟她一起分析原因,要说工厂供应的午餐也还算好,老板在节庆时候会请工人下饭店聚餐吃饭,但是这个花销并不算大;说来说去我们发现主要问题是这个老板不熟悉服装加工的业务。以老娘多年接触服装行业的阅历来看,服装加工厂还是真能挣钱的,但是这个老板似乎有一点粗放,或者说沉不下来、抓不住要点的感觉。

——创业的人一定要熟悉所投入的行业,要不很难挣到钱。实际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取得成功。

龙桑寺镇上有三家大的超市。其中一家比较突出,年前这一家又开了一处新店,是镇上最大的面积了,位置也好。此前县城有一家大超市想来租这个地方,这一家听说之后立即抢先租下来,租金一付就是三年的(38万)。结果他这新店一开就火,顶得其他店都很厉害。人们说幸亏他抢先租下那个地方来,要不看他家旧店现在这个样子,真是没有办法呀。

老娘早就认识这一家的投资经营者,她说这家人“鬼”——就是聪明/机灵的意思,是褒义。但是,我说光说他们“鬼”没有什么启发意义。“鬼”是定性的说法,让别人咋学呢?要说出他们之所以成功的独特的地方,并且是别人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

聪明人很多,你不要光看别人“鬼不鬼”,要看他们做决策时候投入的力度和速度。

我想,我是想多了

春节假期,我跟老娘东一头、西一头地闲聊,忽然说起那一年二叔家兄弟结婚,老舅纠结随礼轻重的事。当时老舅给老娘留了一百元,而我听说之后当晚给母亲卡里转了一百元,说是替老舅出了这份礼金,然后催促尽快把老舅的钱退给他。……想不到现在老娘彻底忘了这件事,我忍不住给她提示、还原那一段情景——钱我出得心甘情愿,可是就这样给遗忘了,很让人难过——我一下子就联想到我们那种批评、打击式的家教方式,孩子做的好事、有一点进步都被选择性遗忘了,记住的只有他们的错误、失败。

我反复提示之后,老娘想起来了。然后老娘给我说老舅也没有直接要那个钱,他要我老娘给他买布,做了两套装殓的衣裳。好像衣服做好了我妗子还觉得不是太满意,老舅说反正是白捡的,呵呵。

我忽然就想到那个小品:进店点的是水饺,然后换成面条,吃饱了他就走。你跟他要结账,他说你要啥面条钱,他说我是用水饺换的;你给他要水饺钱,他说水饺我没吃啊,你跟我要啥钱!……这样反过来想,老舅觉得人情钱他花了,他没收到钱,那当然是花了的。

这种事我当时怎么拜托老娘去做呢!应该转给表妹她们就好了。禁不住又想到当年范蠡让小儿子去救二儿子,而不是让大儿子去救二儿子——结果大儿子深感不平,泣血力争,范蠡只好放大儿子去救二儿子,而不再让小儿子去救二儿子,于是二儿子不出意料地送掉性命……这是有深刻的道理的。

胡思乱想之间,我渐渐陷入一种悲哀的感觉里。然后,忽然顿悟:我想,我是想多了,瞧这大过年的。哈哈哈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