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国风音乐撞上虚拟数字产业链!

 消费界 2021-07-22





当国风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时,当国风融合新的设计元素时,当国风与诸多行业组合创新带来新赋能时,那背后是否有一片经济蓝海?

国风音乐,是一种曾被称为“古风歌曲”的小众音乐形式,逐渐地古风歌曲吸收融合了带有古典气质的流行音乐、民谣、世界音乐等音乐类型的部分特征,曲风更加多样,外延更加宽泛。于是,凡带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音乐,渐渐都被统称为国风音乐。
 1 

国风音乐 元素融合

在专业音乐人看来,国风音乐并非一个“音乐类别”,而更像是一种“音乐现象”。它是传统音乐元素和文化元素的一种现代转化。这一概念有很强的包容性,表现形式也十分多元。在内容上,既包括民族器乐,也包括流行歌曲。在音乐风格上,除了传统的五声音阶之外,亦可包含说唱、摇滚、民谣、电音等元素,能满足广大听众群体的不同口味。

近年来,国风音乐正逐步进入大众视野。2015年在人民大会堂上演的“结绳纪”国风音乐盛典,2016年在“鸟巢”举办的国风主题演唱会,可以说是国风音乐发展中的标志性事件。以国风音乐为主题的音乐会越来越多,据统计每年不下500场。

而在互联网上,国风音乐视频播放量节节攀升,仅视频弹幕网站哔哩哔哩一个平台,就可实现每年1亿次以上;在抖音上,一个唢呐演奏者有几百万粉丝也不是什么稀罕事。2018年底,还出现了一档以国风音乐为卖点的选秀类综艺节目《国风美少年》。有专家判断:国风音乐已迎来真正的爆发,将成为华语流行音乐热点。

对于“90后”“00后”等年轻人来说,国风不只是音乐,更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态度。甚至连时尚界都开始主打国风元素。可以观察到,这些小众圈层之间已出现“共融”趋势,如二次元、国风、虚拟偶像等元素融合。面对年轻人带火的这一市场,各大音乐视频等公司与平台也瞄准该领域不断布局,寻找国风+IP的商业价值。

 2 

从价值链理论到虚拟价值链 

迈克尔·波特在其《竞争优势》一书中最早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认为价值链是“企业在一个特定产业(业务单元)内的各种活动的组合”,并用它来分析企业的竞争优势。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侧重于分析某个企业的 价值活动和竞争优势。

后来,价值链的概念被广泛运用到管理学实践中,价值链理论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企业的发展模式。在此背景下,又有学者提出了“虚拟价值链”(Virtual Value Chain)的概念。他们认为,现代企业在两个世界里竞争 :一个是管理者能够感知的物质世界,另一个是由信息符号构成的虚拟世界。

传统的价值链理论适用于现实物质世界,而在虚拟世界中有另一条独立的虚拟价值链。在传统价值链中信息只是一系列增值活动中的辅助元素,不是价值本身的来源,而在虚拟价值链中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利用信息为消费者创造新的价值,在他们所构建的虚拟价值链中,企业创造价值是需要通过对各项活动收集的信息进行收集、组织、选择、合成和分发五个步骤的操作来增加它们的价值。

就数字音乐产业而言,大部分实体产品已经退出了市场,并且其产品的本身就是信息或符号。比如,一首歌通过一次的录制以数字格式存储,之后就能被复制和传播无数次,且复制的成本很低,所以利用好这些“信息”, 企业就能通过多次交易反复创造价值。

 3 

数字音乐 产业价值链 

随着数字音乐产业的出现,传统的音乐产业价值链发生了改变, 数字技术影响了音乐产品的传播形式、生产过程和销售市场,也颠覆了原有价值链上各主体在音乐产业内的地 位,为产业生态带来新的生机。

1. 数字音乐产业价值链相较于传统,其产业链条缩短,但各主体间的关系更为复杂。

在数字音乐产业中,传统唱片公司原本的核心地位衰落,生产商和发行公司在市场中将被逐渐淘汰,因为艺人、制作人和唱片公司可以直接与数字音乐零售商链接,从而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

此外,数字音乐零售商逐渐取代实体零售商,且版权保护会更加受到重视,所以知识产权保护机构在市场中会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2. 传统音乐产业的三条价值链:唱片录制链—— 歌曲创作链——现场演出链。

与传统音乐产业链相同,数字音乐产业链同样可分为三个环节 :上游是创作,中游是传播, 下游是消费。

上游创作的主体是艺人、唱片公司、 制作人等,他们共同构成了音乐内容提供商。创作的音乐产品由实体唱片变为数字形式,通过中游的服务提供商和电信运营商在互联网或者移动通信网上传播,最后达到下游的用户。

相较于传统音乐产业的价值流,数字音乐产业中生产商和发行商的价值下降,但是互联网发行使得市场营销、版权、衍生品等方面增值。

3. 数字音乐产品具有可复制、 易传播、易检索、易存储、可修改、无损耗和可单独制作的优点,这些优点对价值链结构各主体的影响, 由此可见,数字音乐的产品特性改变了传统的音乐市场结构,是构建音乐产业新的价值链的关键因素。

虚拟价值链中的五项主要活动是 :收集、组织、选择、合成和分发,就数字音乐产业而言,音乐内容提供商对音乐产品的创作和录制属于收集和组织的步骤 ,消费者在网络上下载数字音乐产品,便实现了产品的分发。值得注意的是,这五项活动的开展并不像传统价值链那样呈现 固定的单线结构,现在每一个链条成员能同时参与不同的活动,具有更多样化的获利方式。

例如,唱片公司不再局限于作为音乐内容的提供商参与收集和组织的活动,它们也能够自己建立在线销售平台直接面向消费者,进行组织和合成的活动,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因此,现有的产业价值链更为复杂且更具有灵活性。在某种程度上,各链条主体不再需要遵守明确的分工,他们可以选择进行其他的活动,有些企业甚至能同时参与其他产业的价值链活动。这一方面增强了音乐市场的活力。

 4 

国风IP的商业价值释放 

以古风为代表的新型网络文化输出,依照日本二次元文化的商业结构下,形成了自己的集群。在传统的二次元文化中,所谓的萌点,是吸引人的、不可移植的消费元素。 

在数字音乐与人工智能结合之际,非常典型的超级IP就是虚拟偶像歌姬洛天依。
 
灰色头发、绿色眼眸,身着古色古香的水墨长裙,再配上一把油纸伞……少女洛天依看起来温柔可爱,而且声音甜美。很多人迷上她是因为视频网站B站的首届跨年晚会,当时她与著名琵琶演奏家方锦龙以AR形式实现跨次元合作,一曲俏皮可爱的《茉莉花》成功“破圈”。
 

实际上,她是一个拥有电子声库的虚拟人物。这个声库来源于上海禾念公司基于日本雅马哈Vocaloid声音引擎开发的声库软件,词曲作者只要在属于洛天依的声库软件中输入曲子和歌词,就能输出她演唱的歌曲。

这个电子声库吸引了大量二次元音乐制作人和二次元爱好者,洛天依也不可思议地迅速成为一个拥有超高人气的虚拟偶像歌手。目前,洛天依拥有原创作品近万首,核心粉丝人数近千万,内容曝光量超过十亿次,她与著名京剧演员王佩瑜合作的《经典咏流传》演出,仅24小时内网络播放量就突破200万。

与其他众多虚拟偶像充满浓厚的日系风不同,洛天依诞生之初就有着典型的中国特色,最初形象征集了众多本土爱好者的意见,比如身上的中国结,发饰的碧玉等,名字本身则意为“华风夏韵,洛水天依”。


洛天依的本土化更体现在作品上,出道至今,洛天依拥有很多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代表作,如与三国有关的《权御天下》、书写历代奇女子的《万古生香》以及描写中国美食文化的《千年食谱颂》等,都拥有很高的知名度。
 
“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兴起,让文化的交流传播越来越快捷,人们对娱乐文化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加大。洛天依的成长依托于人们对于娱乐文化服务的需求急剧增长,也依托于互联网视听平台和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洛天依的运营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更多人领略虚拟偶像的魅力,也感受国风数字音乐产业的无限可能。

消费界,中国消费行业专业门户,立志做中国消费行业的开拓者,陪伴和助力中国1000家消费品牌的崛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