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順、大連日記(中)

 Dyson丁丁 2021-07-22

接著來到白玉山,先逛了海軍兵器博物館,再登上了白玉山塔。

看到了一元錢可以爬上69型坦克,何樂而不為?


砲塔特寫



高平兩用機槍特寫


邊上是架破損不堪的海軍直升飛機,型號待了解


接著來到潛艇模擬館,除了潛望鏡,啥也沒看明白


 又花了一元錢登上了“海鷹”號


駕駛室特寫


14.5毫米雙聯裝機槍?


螺旋槳特寫


旁邊的潛水鐘,潛艇事故救人用的


接著開始攀登白玉山塔,這是現在的白玉山塔,後面的照片是百年前的白玉山塔


當年日本人戰勝俄國人後,在此建塔紀念戰死的日本軍人,建塔過程中又死了不少中國工人!圖為白玉山塔入口


裡面的樓梯是當年向美國訂做的,66.8米的高度轉的讓人頭暈


到塔頂了,找到了當年乃木西典與東鄉平八郎合撰的銅質銘文,可惜幾乎難以辨識。在此俯瞰旅順軍港,老虎尾特別好辨認


接著來到赫赫有名的203高地。

百年前日本人就是攻克了此關鍵地點,為俄軍的投降奠定了基礎。後來日本人特地將此殘酷的徵地爭奪戰拍成影片《203高地》,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203高地標誌物之爾靈山塔,用當年戰爭中的彈殼彈片等金屬熔化後製作,由乃木希典題詞。如果說白玉山塔像日軍的砲彈,而這裡就像日軍子彈。當年的紀念物,正好成為了今天我們的警示!


附近的280毫米榴彈砲,當年日本人久攻不下,只好將守衛東京的巨砲拆了其中的18門運到此處。現在看看百年前的先進武器,簡直簡陋無比。


而這是附近俄軍的150毫米加農砲徵地


有著日本軍神之稱的乃木希典的兩位兒子均在日俄戰爭中殤命,其中次子乃木保典就在此地戰死,在山腰路邊找到了乃木保典的墓碑


日本人拍攝的影片《203高地》,下載了許久,直到從旅順回到上海以後才終於下載完成。


接著前往遼東半島盡頭之黃渤海分界線,可惜原有的石碑被海浪打壞了。今天天氣不是很好,天好時據悉可以看到黃渤海自然形成兩種不同顏色在此交匯,很是奇特。可惜了~

沿著眼前虛擬的線過去該是山東半島的蓬萊頭


抬頭可以看到遼東半島最南端字樣,當年北京體育大學張健便在此地下海,成為第一位橫渡渤海海峽的勇士!


轉了一圈,回到旅順新城區。這裡有中蘇友誼塔,旅順博物館,關東軍司令部舊址等古蹟可以欣賞,至此包車結束。

關東軍司令部舊址博物館


館內一些當年的文物


離開了令人壓抑的關東軍司令部舊址博物館,門口便是中蘇友好紀念塔


旅順博物館,早在日佔時期便是博物館,因此裡面的百年前的展櫃今天都成為了文物

這是分館



主館


入口


大門附近的遼代石棺,沒看介紹我就辨認了出來


因為早在1915年便是博物館,因此如今連裡面的櫃子都成了文物,非常有隔世的感覺

文物可以拍攝,圖為清代嵌琺瑯鳳耳四足蓋爐


漢代馬鈕錞于


由於進館晚了,轉了僅半小時就到了閉館時間,因此不得不離開,我也正好去火車站返回大連。

再見了旅順!


回大連途中與列車員聊了一路,他說聽我一番話,勝讀十年書,有這麼神奇嗎?


《中篇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