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什么总能成功抓到困境反转股? 应几个朋友的要求,今天就聊聊我做困境反转股的思路,这两年...

 tlyzsophia 2021-07-22

来源:雪球App,作者:六道沉沦,(https://xueqiu.com/4938501744/191011999)

应几个朋友的要求,今天就聊聊我做困境反转股的思路,这两年确实做成功了几只涨势不错的反转股,也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今天在此写下来,一是为了记录自己的总结,二是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我们直接切入正题,先说说什么是困境反转股,我的理解就是公司当下遇到了困难,导致营收大幅下滑,出现连续亏损,陷入了经营困境,这种困境的起因多种多样,但大多数可归于下面两种情况:

第一是公司资金链问题,

第二是管理层问题。

公司资金链出问题有很多种原因,比如同行业竞争加剧,经营成本变高,毛利率变低,导致营收和利润双双下滑。或者公司扩张激进,融资渠道出现问题,导致资金链断裂,又或者是控股股东非法挪用上市公司现金用作其他项目等等。

而管理层问题无非就是企业掌门人没有进击力长期不作为或者错误的定制了公司的长期发展战略,导致本来很优秀的公司归于平庸,最后一直处于半死不活的状态。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我们都暂且都归为管理问题,A股的很多ST公司都是因为上面的两点原因被戴帽。

要做这种股票,其实风险挺大的,如果看走眼最后公司退市了可能会导致本金的全部永久性损失,但是如果看对了,带来的收益也是非常可观的,少则翻上一倍,多则翻个四五倍或者十来倍也不是很难的事,所以这对于个人的投资能力和眼光要求极高,我是不建议一般人去做的。

但是市场上既然存在这种获取巨大收益的机会,不做的话又有点可惜,那如果做的话有没有一些规律可循,是不是有一些可以借鉴的经验来提高反转股投资的成功率呢?

我的答案是有的,六哥从去年到今年两年不到的时间就发掘出了两三只,获利丰厚,今天就毫无保留的把我投资反转股的一些经验告诉大家。

先说第一支股,就是今年大火的舍得酒业,随便截几张图我去年在东财论坛舍得 $舍得酒业(SH600702)$  吧发的帖子看一下,不管是对于20年净利润的预测,还是对于最后股价上200的预测,都成功了,当然去年我关注到的时候还叫 ST舍得,那时候股价刚从35一波跌停到25后立马快速翻倍又冲到了50多,看着k线走势很奇怪,我就跑去研究了一下公司,把公司近五年的年报拉出来仔细看了一遍,然后又看了几篇专业机构的研报,就大概弄清楚了舍得存在的问题,在60回调到50左右的时候直接就冲了进去,当时股价从20多起来已经翻了一倍多,我敢在那个价格往里面冲是有一定把握的。

第二支股是广誉远,广誉远我就不多介绍了,我从22块开始买拿到现在,股价在22块时我就开始让身边的同事买入,并且随后几天就出了两篇长文分析,到今天为止股价也已经破了历史新高,直奔50。

站在当时来看,这两家公司确实属于质地很烂的公司,财报也没法看,当时被不少人唾弃,特别是我看好舍得上200的时候,一堆人骂我是不是刚从精神病院跑出来的,为什么我敢在这样的股票上下重仓买入,还让朋友同事买

这种自信是来自于深入的研究和长期的经验认知,其实仔细研究之后,从这两只股票上来看,我们能发现一些共同点:

第一,都有着巨人的品牌婴儿的股本特征,

第二,公司都是因为资金问题陷入困境,且都是由控股股东造成的上市公司资金危机。

第三,公司都是当地政府重点关注的企业,

第四,公司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像舍得和广誉 $广誉远(SH600771)$  远这种公司即使遇到很大的麻烦,也是很难倒闭破产的,他们都是当地的名片,小而美的企业,毫无疑问的是政府肯定会出手干预,只要政府出手,最后要么是国资委控股,要么是引入知名大股东,像舍得就是引入复星,广誉远由晋国投控股,那从这一刻起,公司的性质就彻底改变了,虽然这个时候对公司的业绩还没有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但是公司的股权价值已经发生了改变。

在这里我需要再引入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公司股价涨跌的内在逻辑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

六哥的回答是有2个:

第一,公司的业绩,

第二,公司的股权价值,

这两个点直接决定了公司的股价高低,第一点很好理解,公司业绩大增,一般情况下股价肯定涨,但第二点该怎么理解,有的时候公司只是因为一个概念而业绩没任何改变但公司股价却疯起涨?比如今年的很火的小康股份以及光伏概念股森特股份,为啥这些概念股能翻四五倍而且股价依旧坚挺,而有些概念股可能涨个几倍后股价马上又打回原型?这里面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小康股份和华为合作后,森特股份和隆基股份合作后,公司性质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公司股权的内在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个时候即使没有业绩支持,但在股权内在价值的增长下公司股价也能连续上涨到一个合理位置。当然还有最近比较火的万东医疗也是这样一个原理,美的集团入股后股价飙升。

举上面这几个例子本质上还是为了说明股权价值的增加对公司股价的影响,所以舍得在引入新的大股东后包括广誉远由晋创投控股后其本质就跟小康股份森特股份一样,属于股权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个时候即使业绩没有跟上,股价也能大涨一波来填上由股权价值的增加而市值还没有增加的这个坑。

一般来说,这种由行业巨头出资控股或者合作的公司股价上涨是非常厉害的,有持续关注我组合的朋友应该知道,我前两个月组合里还一直持有着森特股份,当时股价从7块连续涨停到15左右开板,我直接在16就冲进去了,丝毫不担心回调,结果股价也是一路涨,我最后在28块左右清掉了,因为底部起来已经涨了四倍,结果证明我格局还是不够,现在40多了。其实万东医疗现在也处于这样一个情况,底部起来才翻了一倍,大家也可以保持关注。

上面这个问题我们就先点到为止,有机会再专门开一篇文章来探讨股价上涨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

回归正题,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抓住做困境反转股的几个要素,那就是首先要确定,公司在当前的困境下会不会死掉,像舍得和广誉远这种老牌企业,公司本身质地优良,就不可能让其死掉,政府出手的概率非常大

比如今年比较热的ST基础和ST海航,就属于有特殊资源的公司,这种公司最后政府必然会出手重组,概率是百分百,那在重组之前就有个大预期横在这里,股价就具备了充分的想象和炒作空间,结果就是涨涨涨,而如果是普通的民营企业,或者没有什么特殊竞争力或资源的国有企业,政府出面干预的可能性就不大,死了就死了呗,这个时候就不应该去堵他的困境反转。

第二个判断公司的困境问题好不好解决,比如舍得当时最大的问题是天洋集团,所以只要拔掉了这颗生锈的螺丝钉引入新的股东问题就迎刃而解,凭公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秀的老酒战略再加有钱有资源的大股东支持,那这件事成功的概率就很大。同样的还有汾酒引入华润后,酒鬼酒引入中粮后,公司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也为舍得酒提供了发展模式的借鉴。

所以选择困境反转公司最重要的是公司的底子是不是好的,底子好,我们才能去堵他的反转,如果像ST康美这种,虽然也存在国资接盘的可能性,但这种公司就不应该去做他的困境反转,当然还包括其他因为行业变坏或者公司竞争力变差,或者经常性的财务弄虚作假,又或者公司本身的技术产品就没有独到之处的,又或者这家公司的死活对政府来说意义不大的,可救可不救的,虽然有可能市场也会流传其重组概念,但我们应该远离。

这里要注意的一点就是,我们要尽量选择那些由政府出面牵头重组的企业,而不是那种由公司自己在市场上找第三方来参与重组的,这种很大概率是炒作概念做庄割韭菜的,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所以风险就比较大。

再来说说第二个因为管理层问题导致的公司困境,

有的公司本身很优秀,但因为管理层眼光有问题或者董事长好吃懒做,把一个根正苗红的好公司越做越差,导致公司长期在泥潭里挣扎,丧失了很好的发展机会,这里六哥也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泸州老窖

这家公司基本情况不用我多说了,关注的人都懂,老窖如果不是当初的xxx瞎搞走什么中低端路线,那现在a股的高端白酒代表就不一定是茅台了,凭老窖的历史底蕴和酒质是谁还真不好说,可以说老窖错失成为高端白酒龙头的机会公司旧的管理层负有主要责任。后面换掉之后,老窖聚焦高端白酒,凭着公司过硬的底子很快就又进入了白酒第一梯队,股价也是大牛走势。

第二个是同仁堂

同仁堂的情况跟老窖也差不多,这么好的一个百年民族历史品牌,这么多年股价一直趴在地上,跟前任董事长也脱不了干系,管理层3月份换动之后,公司股价短短一两个月就翻了一倍,这里面也是有一定联系的,市场先生看的比谁都清楚,所以,我个人认为,此时的同仁堂相对于以前来说是更具有投资价值的。

这种就属于管理层有问题的,如果我们能识别出公司发展的不好是因为管理层问题导致的,因为管理层的战略低能导致市场资金长期远离,股价起不来不是公司本身有问题,而是管理层的经营管理有问题,这一点对于长期跟踪公司的投资者来说是能察觉到的,如果换个优秀的董事长进来,公司就具备了反转的特性,股价也就具备了催化的因子,那这个时候就是我们进入的好机会。

今天就写这么多吧,用手机一口气码了3000多字,太难了,属于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可能不太连贯,大家能看明白我想表达的意思就行了。

最后打个小广告推广一下我的唯一公号,还请见谅,但小广告不白打,顺便给大家带来一只我最近研究的反转股,公司是国内某重要细分行业非常优质的公司,最近引入某知名央企参与控股,股价处于催化中,以我的经验来看还是很值得关注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