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利人

 hl1bwcdm 2021-07-22

毛利人Māori)是新西兰境内的原住民,属于南岛语族波利尼西亚人。其民族语言原本没有文字,1840年开始以拉丁字母作为民族语言之文字。民族信仰数泛灵的多神信仰。“Māori”这个词在毛利语语境中表示“正常”或“正常人”之意,当时的欧洲人进入新西兰地,毛利人便如此自称。外邦人则称呼“Pakeha”(原意有“反常人”的意思。)。多数考古学历史学者认为毛利民族是从库克群岛波利尼西亚地区而来。也有学者认为毛利民族及所有南岛语族的发源地最北可以追溯到西太平洋的台湾[6],毛利人的语言、文化及传统建筑与台湾阿美族很类似,文化上有许多共通点[7]

毛利人 Māori
Te Puni Maori Chief.jpg
一名毛利酋长的肖像
总人口
750,000
分布地区
 新西兰598,605(2013年)[1]
 澳大利亚126,000(2006年)[2]
 英国8,000[3]
 美国3,500[4]
 加拿大1,305[5]
其他地区约8,000[3]
语言
毛利语英语
相关族群
波利尼西亚人
南岛民族

现在毛利人总人口70多万人,其中新西兰有62万[8],澳大利亚有12.6万[2],英国有8千人[3],美国和加拿大有4千左右。

毛利语是新西兰官方语言之一。

文化编辑

在18世纪末英国移民大举到来前,毛利人主要从事农业渔业狩猎采集。毛利文化是新西兰的民族文化,反映在纹身战舞民间艺术上,他们擅长雕刻编织,其中雕刻包括木雕石雕,是为毛利艺术之精髓。

部落制度:毛利社会的基础编辑

 
关于毛利人的起源,当前较普遍获接受的理论是他们主要来源于台湾,经过数世纪在岛屿间的迁徙而来到新西兰成为波利尼西亚人的一支。
 
新西兰奥克兰战争博物馆中的19世纪毛利人雕像

在毛利社会中,无论是结婚、作战、宗教等,一切行动都以家族为准绳。各个部落都有建造得非常精细的“帕”(Pa),这是一种防卫性的山塞,内有堡垒,非常坚固。

由于部落间争战不断,许多“帕”都建造在山顶上,以保护部落的安全。这种坚固的防卫工事,早在毛利人的祖先在波利尼西亚生活时就已存在,不同的是新西兰的“帕”建造得更为复杂,规模也更大。

毛利社会也有阶级制度,分别为贵族、庶民和奴隶。武士和领袖是贵族的成员,他们行使权力,掌管部落一切事务。从他们的穿着、脸上的刺青就可以分辨出阶级的高低。贵族总是打扮得非常耀眼,并拥精良的武器。而奴隶通常是战争中被掳的人,他们从事低贱的仆役,祭典时甚至成为祭品。值得一提的是,毛利人十分重视手工刺青。木匠和手工匠通常都出身较高的阶层,而且由族群供养。

在信仰上,毛利人是多神论者,但他们相信有一位上帝(Io Matua Kore),这和其他太平洋的岛民并不相同,因此他们后来比较容易接受基督教的一神信仰。这也是十九世纪至今,许多毛利人愿意改信基督教的原因。

毛利人各族要战争前他们就先跳一种挑战威胁的舞名字叫“哈卡”(Haka)。这个哈卡的目的是表示他们勇士要开始宣战或把敌人吓怕和赶走。

在南岛的西海岸有一位女青年发现了一种绿玉,他们称为“软玉”(Pounamu)。这是被毛利人视为圣物的材料,许多人形像、小配件、武器等都用这种玉石制成。

食物编辑

他们吃的食物是从岛群带来的甘薯芋头山芋等蔬菜。毛利人也带了猪、狗、缅甸小鼠。老鼠后来就吃很多新西兰本土的鸟蛋。毛利人大部分是吃螃蟹龙虾鳗鱼等海鲜食物(但是他们带来的热带作物无法生长,因此改吃恐鸟)。

神话编辑

毛利人原本没有文字,早期的文学形式以口传文学为主,包括诗歌散文叙事和背诵族谱等。19世纪时基督教传教士发明了毛利语的书面形式,因此许多毛利神话、传统故事得以保存。毛利人社会仪式信仰世界观建立在一个精心设计的神话基础上,该神话是由波利尼西亚继承而来,并在新的环境进行了改编和发展[9]。毛利人是个以部落为主体的社会,对部落祖先相当崇敬,常将祖先神话为大自然的元素,如天空、风或海等等[10]。毛利神话中的人物不仅是虚幻故事的主角,在大自然更可以见到他们的身影,因此毛利神话就等同于自然界。

毛利神话依发生时间分为创世神话毛伊神话、塔弗基神话三个部分,其主要人物由神变为神人、再转变成凡人,人类意识在神话演变过程中逐渐被凸显、壮大。其中创世神话属于世界蛋(英语:world egg)类型。[11]

创世神话编辑

天地未开、混沌一片时,毛利人称此为第一纪元:空虚期。有一天,天父朗伊(英语:Rangi and Papa)与地母芭芭(英语:Rangi and Papa)苏醒了,成为自然界第一对夫妇。祂们紧紧拥抱在一起,繁殖了自然界生命力的各要素,祂们的七个儿子分别是:

  1. 森林之神他尼马夫达(英语:Tāne Mahuta

  2. 风神他弗利马提雅(英语:Tāwhirimātea

  3. 海神汤雅罗亚(英语:Tangaroa

  4. 战神图马陶恩雅(英语:Tūmatauenga

  5. 和平之神朗高(英语:Rongo

  6. 植物之神哈乌米雅(英语:Haumia-tiketike

  7. 火山神鲁亚木古(英语:Rūaumoko

天父与地母的七名儿子长大以后,由于长期蛰伏在父母相互紧抱的怀中,祂们之中有些开始抱怨起来。其中战神、森林之神、海神主张要把父母分开,风神反对祂们大逆不道的行为,而和平之神、植物之神及火山神则没有意见。主张分开父母的三位神祇各施武力,而看着兄弟大逆不道虐待父母的风神暴跳如雷,瞬间狂风暴雨大作,天崩地裂,更加速了天父与地母的分离。风神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不支败退,逃奔到天父那里去。从此天父与地母遍各处一方,遥遥相对,而祂们痛极而泣留下的情泪则聚成了汪洋大海

诸神的后裔编辑

森林之神将天父与地母拆散后,以祂的神威将花草树木昆虫都赋予生命,使自然界充满生机,又在地母芭芭怀中取出一团黏泥,捏成一名女性,祂将她命名为轩妮亚芙安妮(Hineahuone)。森林之神与她结为夫妻,产下一名女孩,他们替她取名轩妮蒂达玛(Hinetitama),又叫曙光之女(Dawnmaid)。曙光之女长大后,森林之神对她动了歪心,便让女儿取代了妻子的位置。曙光之女得知真相后羞愧万分,决心隐居黑暗的地底,并改名轩尼奴依蒂宝(英语:Hine-nui-te-pō),及为死亡女神(Godess of Death),自此以后曙光从东方升起,黄昏于西方落下。

海神统管了海里一切等水产。和平之神掌管一切耕种,特别是地瓜(毛利人之主要粮食),因而又被称为地瓜神。植物神主管一切野生植物。风神主管自然界的风力与雷暴,由于祂对战神的不孝行为仍愤愤不平,祂指使自己的子孙变成暴风台风与狂风继续与战神对抗。火山神成了主管地震的神祇,据说隐居的曙光之女变成为火山神的妻子,祂们夫妻一直陪伴着地母,火山神以火力给地母温暖,黑暗女使地母安睡。

人类起源编辑

战神眼看自己的兄弟都成主管,也有后代,只有自己一无所有。有一天祂在森林里遇到泥塑女轩妮亚芙安妮,知道她被森林之神抛弃,便说服她成为自己的妻子。泥塑女怨恨森林之神因为曙光之女的美色离弃自己,决心向祂报复,便接受了战神的求婚,与战神生下不少儿女,就是现在的人类。毛利人相信天父与地母的儿子中,只有战神的后裔最勇敢、最聪明,因为他们能捕鱼狩猎、种植耕作、自食其力,但继承了战神的好战性格,致使人类纷争不断。

有一天,好奇的半神人毛伊向死亡女神挑战后,世人便开始难逃死亡关。[12]

历史编辑

传说编辑

在毛利人的传说中,库佩是新西兰最初的发现者。

记事编辑

最初,只有一些岛民到奥特亚罗瓦专门猎捕恐鸟,他们一边点火烧森林,一边打猎,因此等到数百年后,欧洲人发现新西兰时,恐鸟已经绝种消失了。

大约公元1280年时,有七艘独木舟,从南太平洋的岛屿,同时来到奥特亚罗瓦。这是第一次计划好的移民,此后一两百年内,经历数次移民后,毛利人已开始定居于新西兰的北岛跟南岛各地。数百年来,毛利人发展出严谨的部落制度、阶级制度,和极高的艺术成就。在西方文明尚末到达之前,毛利人一直以他们的传统社会形态生活。

另外不同于许多国家受到压迫,或遭同化的少数民族,毛利人在新西兰拥有较多的话语权,其文化的保存亦较为完善,毛利语更受到了新西兰国家法律的承认。即便如此,现今毛利语仍然面临被新西兰的白人主流社会边缘化的危险,因为只有不到一半的毛利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毛利语,而许多毛利人已经不会讲毛利语了。

重大事件编辑

1835《新西兰独立宣言》编辑

18世纪末,英国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殖民地派捕鲸船往新西兰方向猎捕海豹和鲸鱼,以作商业用途。1791年威廉与安(William and Ann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抵达新西兰,开启后续船只大量进出附近海域猎捕的序幕。此时船员在上岸处理鲸油、鲸骨,并与毛利人做点买卖,事毕即离去。

后来新西兰特产的亚麻和木材被商人看上,遂登陆雇用毛利妇女制作绳索等,具有低利润高经济价值的商品。随着商人登陆的还有传教士、教师、官员,以及冒险家、水手、流氓等。良莠不齐的外来者造成毛利社会动荡不安,亦带来毛利人没有抗体的传染性疾病和武器毛瑟枪。

传染病造成毛利人口递减,外来者以低廉价格收购土地并定居此地。新西兰本非英国殖民地,但双方的摩擦愈发无法忽视,英国政府任命詹姆斯・巴斯比(James Busby)为首任新西兰驻扎官。1833年5月5日巴斯比抵达新西兰。[13]

1840《怀唐伊条约》编辑

怀唐伊条约》又称《瓦汤颐条约》(The Treaty of Waitangi])于1840年2月6日,由毛利人与英国皇室代表,在新西兰北岛东北部岛湾(Bay of Islands)的瓦汤颐(Waitangi])签署。

条约包含三大条款,英文版原文简言之有四个重点:

重点一、将主权割让予英国王室

重点二、酋长具有土地、房产、森林、渔场与财务的所有权

重点三、英国王室有优先购买土地的权力

重点四、原住民与英国子民享有同等权利

唐怀伊条约原文由英国草拟,之后才翻译成毛利文。英文与毛利文版本的辞令有些许不同,造成毛利人对条约内容的理解误差。比方重点一英文版使用sovereignty“主权”一词,而在毛利文版本却是使用kawanatanga“治权”取而代之。因此在毛利酋长角度这项条款的内文是“将新西兰治权交予英国王室”而非将主权割让的意思。整份条约有许多诸如此类的翻译手段,双方在认知不对等的情况下签署完成。[14]

1850年代“国王运动”编辑

1846年至1853年间,英国人运用《怀唐伊条约》的优先土地购买权,以极低价掠购大量新西兰土地

1854年中,一群反对售地给英人(anti-land selling)的毛利酋长,为了保著土地推选Pōtatau Te Wherowhero(英语:Pōtatau Te Wherowhero)为首任毛利国王。该王于怀卡托登基。两年后逝世,由儿子继任新国王。

然而毛利族的凝聚团结引起英人不满,英方策划了怀卡托战争(英语:Invasion of the Waikato)打击国王运动。[15]

知名人物编辑

·Nanaia Mahuta:现任新西兰外交部长

·温斯顿·彼特斯( Winston Peters ): 前任新西兰外交部长。

·华利. 朋尼帝托( Wally Penetito ): 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教育系高级讲师,硏究毛利语教学。

·Tuheitia Potatau Te Wherowhero VII: 现任毛利人国王。

·Calum Hood:到暑五秒(5 seconds of summer)贝斯手,为毛利与苏格兰混血。

·John Tamihere ( 约翰. 埃米塔尔 ):新西兰政治人物,二零一九年十月参与竞逐奥克兰市( Auckland city )市长。

·奇里·特·卡娜娃: 著名女性歌剧演唱家。

·Maisey Rika: 女歌星。

资料来源编辑

  1. ^ Statistics New Zealand. 2013 Census QuickStats About Māori. [20 December 20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08). 

  2. ^ 2.0 2.1 Hamer, Paul. One in Six?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Māori Population in Australia (PDF). New Zealand Population Review. 2008, 33/34: 153–176 [19 Ma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3-11-12). 

  3. ^ 3.0 3.1 3.2 Walrond, Carl. Māori overseas. Te Ara: The Encyclopedia of New Zealand. 4 March 2009 [7 December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6). 

  4. ^ New Zealand-born figures from the 2000 U.S. Census; maximum figure represents sum of 'Native Hawaiian and Other Pacific Islander' and people of mixed race. 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 (2003).Census 2000 Foreign-Born Profiles (STP-159): Country of Birth: New ZealandPDF (103 KB). Washington, D.C.: U.S. Census Bureau.

  5. ^ Statistics Canada (2003).(232), Sex (3) and Single and Multiple Responses (3) for Population, for Canada, Provinces, Territories, Census Metropolitan Areas and Census Agglomerations, 2001 Census – 20% Sample Data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Ottawa: Statistics Canada, Cat. No. 97F0010XCB2001001.

  6. ^ 從毛利人來自台灣的新聞談南島民族的遷徙史. [2019-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8). 

  7. ^ 踩到花蓮海水落淚 毛利人領袖:來台有如靈魂之旅. [2019-1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18). 

  8. ^ Statistics New Zealand. QuickStats About Māori. [7 August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9-21). 

  9. ^ Biggs, Bruce. The Complete English-Maori Dictionary. Auckland University Press. 2012: 447–448. ISBN 978-1869400576. 

  10. ^ 张, 瀞文; 缪, 静芬; 李, 根芳. 紐西蘭. 台北: 台英杂志. 2003: 31. ISBN 9576321948. 

  11. ^ Porselvi, P. Mary Vidya. Nature, Culture and Gender: Re-reading the folktale. Routledge India. 2016: 69. 

  12. ^ 林, 爽. 紐西蘭的原住民. 台北市: 世界华文作家出版社. 1998: 26~34. ISBN 957-98538-2-7. 

  13. ^ 蔡芬芬. 紐西蘭毛利人的主權. 台湾原住民族研究学报. 2012, 第2卷 (第4期): 65–86. 

  14. ^ Ian Hugh Kawharu. Waitangi: Māori & Pākehā Perspectives of the Treaty of Waitangi. Aucklan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ISBN 9780195581751. 

  15. ^ 李龙华. 紐西蘭史:白雲仙境.世外桃源. 台北市: 三民. 2005. ISBN 9571441643. 

参见编辑

外部链接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