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乔吉拉德营销天下4做销售人的思考, 销售从业圣经,乔吉拉德商学院连载更新

 乔吉拉德 2021-07-23

从黄经理的“中国零售业管理培训中心”出来之后,没过多久,培训中心的一个老客户徐总给我打来电话。他的意思是看好零售培训这一行的前景,心中也有我当时进入这一行时豪迈的梦想;现在正想要自己成立一个零售培训机构,因为之前和我比较谈得来,于是打电话来问我,有没有意向和他一起开办一家新的公司,把培训事业再做起来。徐总出资,我以资金和技术入股,成立自己的培训公司,由我全权负责管理和运营方面的事务。

我首先确认自己不是在做梦,我意识到,这一年多的努力终于没有白费。徐总之所以找上我,是因为之前跟培训中心合作过几次,都很愉快;尤其是和我沟通的时候,双方都很认可对方的观点,算是比较谈的来的合作伙伴。但徐总不知道的是,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和我在背后付出的努力不可分的。不管怎么样,我终于有机会以我自己方式去完成我的梦想;人一辈子有几次机会,可以全力去追逐自己的梦想?而现在我就拥有了一次机会。

可惜,我的第一创业,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期间发生的种种,多说无益,我在这里也不想再提起,但我仍然要感谢这段经历,奠定了我对销售更深入的思考。更重要的的是,我从销售本身,进一步探求到了营销的领域。

是的,这是我深入思考的课题——“销售”与“营销”的相关关联。很多人不明白营销和销售有什么区别,往往将二者混为一谈。其实这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又是差异巨大的。简单来说,营销和销售,就是战略心法和战术应用的关系。营销是心法,是全局和整体,需要建立起整体的思维方式;销售是应用,是直接使用的方法。只懂营销而不懂销售,那是有心法却不能应用,只能纸上谈兵而无法用于实践;只知销售而不知营销,那是能应用却无心法,始终只能在低水准低层次徘徊。

(选填) 图片描述

从这里可以看出,营销和销售既有区别又紧密相连。营销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包括产品销售、客户服务、市场调研、市场推广、品牌策划等诸多方面,是一个综合体。而销售只是营销的一部分,或者也可以说是营销的一个环节;但是营销最终又必须通过销售来实现其意义。可以说没有销售,营销就没有任何意义。

再进一步地说,营销是一种战略思考,以创造力为中心,需要以长远的眼光确定大的方向和目标,并以切实的有效的战略达成中短期目标。营销的这些特性,会进一步激发、训练我们长远的商业目标及把握市场机会的能力。销售是一种战术思考,注重的是销售的技巧与方法,关注的是现有商品的销售和销售目标的实现。

所以,营销和销售的起点以及思想完全不一样。做销售的人员主要利用企业已经有的很多产品或服务来吸引顾客,服务用户的一种工作,是企业由内到外的一种工作模式;而我们说道的营销正好相反,他是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建立和创造客户群为主要宗旨,这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思维方式。

营销的结果和销售不同。营销完全是让产品“好卖”,是产品的行销策划、推广的一个大环境;营销主要是为了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做好产品的包装,使销售简单化。从某种意义上讲,营销甚至不需要产生直接的销售结果。而销售则属于一线工作,也就是说作为一个销售人员,接触的是客户和产品;要和客户进行沟通,将产品的优势转化为销量。这是销售最大的一个特点,营销则不需要如此。

当然,彼时的我还没有这样深刻的认知,我只是模模糊糊地触摸到了营销的影子,本能地感觉到了营销和销售的不同;但要精准地进行关联区分,我还没有那个能力。要直到我第一次创业的培训公司倒闭之后,我先后跟随杜云生老师和刘克亚老师工作学习,得到这二位大师的指点,我才真正将销售和营销有所领悟。

杜云生老师是国际知名的销售大师,他的巨著《绝对成交》堪称销售领域的圣经。我跟随杜云生老师,学到了一身的实战销售技巧;可是后来在刘克亚老师这里,他教我的却尽是一些我当时觉得很虚无缥缈的东西。刘老师是国内营销领域的顶尖大师,他的《超高价营销》可以说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无数人从中汲取到了丰富的营养。为什么却总教我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呢?

说真的,刚开始我还不太理解,总在心里嘀咕,老师是不是对我有什么偏见,为什么不教我实用的东西?直到后来,我自己能够独当一面了,我才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因为我之前在杜老师那里已经学到了丰富的实战技巧,所以刘老师是进一步帮助我建立起对于营销的全局观念和整体认知。

从这个意义上讲,营销也许不能直接产生效益,但对于直接的销售有着“兵法”般的指导的意义,是更加高深的范畴。可也正因为如此,企业往往是重销售而轻营销;无论公司还是个人,都希望急功近利地赶快成交。营销这种“心法”体系的东西,实在是太多遥远。营销和销售有什么区别?谁关心!对于自己有什么意义么?

要说当务之急,还是尽量多说服几个客户、多成交几个单子,让这个月的提成更丰厚一点、日子更好过一点,这才是正经事!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中国销售人共同的悲哀——为了眼前的苟且,不惜以未来的成长为代价!

(选填) 图片描述

每当想到这一点,我都感到无比庆幸。感谢命运,当时让我遇到杜云生老师,他一点一滴开始扎牢我的根基,让我在未来能走得更远;我也要感谢刘克亚老师,没有急功近利地让我去尽快投入“实战”,而是引导我走上更高的层次。虽然后来我跟随过很多位大师,都对我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给予了我难以言喻的帮助;但是,在我懵懂入门的时候,是杜云生老师和刘克亚老师,指引我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奠定了后来一切的基础。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销售人来说,他们是没有这样幸运的。我们毋庸讳言地说,在当今社会走上销售岗位的人,很多都是迫不得已才选择了这份工作。毕竟在大众的眼光里,销售这种事既辛劳又不稳定;对于很多人而言累死累活也挣不了几个,绝不是什么理想的职业。

所以,销售新人们根本不会关心什么销售;对于他们来说,最关键的就是尽快上手。他们往往会迫不及待地向前辈学习一些实用的技巧,以便迅速进入角色。这些技巧,往往都有着简单明了、一学就会、马上见效的特点。新人们掌握了这几个技巧,在最初的一些实践中,发现果然能奏效;尝到甜头的他们满心欢喜,心里不免会有这样的想法——卖东西还是很简单的嘛。可是,真的是这样吗?包括销售作为从古到今一切商业活动的核心,维系了人类商业文明数千年的延续,怎么可能如此简单?凭借着几个“一试就灵”的所谓技巧,就真的可以“一招鲜吃遍天”么?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别说是营销,就连销售都不及格。

现在很多销售新人,从刚入门学了几个实用的销售技巧,就准备开始靠着这几个技巧打天下了。对于他们来说,销售仅仅是“遇到某种情况、就用某种方法来应对”;这就好比是我们感冒了,自然知道吃感冒药。可是世界上的疾病成千上万,你只懂得用感冒药,万一得了其他病怎么办?同样的,销售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情况、各色人群;新人们刚开始工作范围较窄,来来去去遇见的,就那么几种情形和几类客户;短期学来的那些个技巧,似乎还十分管用。可是随着工作的推进、业务的扩展,所面对的人和事,都会越来越千奇百怪;这个时候你就会发现,你会的那两招已经不够用了。如果只是停留在用某种话术、或者某个促销手段,把东西“卖出去”。我会毫不客气地告诉他们——你连销售的门都没入!

要知道,销售(我这里就暂时先不说更高深的营销了),那实实在在是一门大学问。那绝不是几句话术、几个促销手段、几种成交技巧所能涵盖的。也许有人会说,销售大师的课我也听过,我见学习过他们的实战案例;我也曾经见识过自己公司里的销售前辈,那些大师和前辈在客户面前,所使用的话术或者手段,明明跟我是一样的。这难道有什么不同么?

当然是大不相同的。在你自己看来,你的话术、你的手段、你的技巧,和大师或者前辈,都是一个路数。但你有没有想过,同样的技巧,为什么很多时候你使出来就不管用?而在你惨败而归的时候,销售高手去对付这同一个客户,他们用跟你一样的技巧,却轻松地拿下了这个客户。你有想过是为什么吗?

从表面上看,面对同一个客户,营销高手和你使用的,都是同样的方法。但你是否发现,高手在使用和你一样的技巧之时,他们所选择的时机、前提、切入点、后续准备,与你是有着天壤之别的。就好比同样的两株鲜花,一株是插在花瓶里,脚下无根、没有扶助、毫无根基;而另一株是生长在树枝上,有树根输送上来的养分、有树干作为有力的支撑、有枝叶为它提供保护——那么这两株花,虽然看上去并无差别,但其命运自然是绝不相同的。

这就是新手和高手的区别。高手有丰富的经验、深厚的见识、灵活多变的应对思维,这些都是做好销售的根基。有了这样扎实的基础,同样的技巧到了他们手上,就能化腐朽为神奇。而新人们根基浅薄甚至毫无根基,所谓的技巧只不过是依样画葫芦,效果自然就很有限了。

(选填) 图片描述

以上这些,就是我在自己第一次创业期间,所得到的种种感悟。这里面有我自己的思考,也有来自现实的教训,还有些是别人的经验。虽然零散却颇为丰富,也是第一手最直观的感知素材。想来,我后来之所以能在杜云生老师身边迅速地成长,除了杜老师教学有方、以及我自己的努力,和之前的这些积累也是不无关系的。

然而命运再一次跟我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就在我的内心感悟日益丰富的同时,我的培训公司却已经危机四伏。其实这次创业开局并不差,由于找回了以前的一些老客户继续合作,公司一开始的势头就十分的良好;员工也是斗志满满,工作热情高涨。我吸取自己从工作以来的教训,专门每天加班给讲解他们国外先进的管理技术资料;看他们学得辛苦,又亲自下厨多做些饭菜给他们加餐,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公司氛围——以前在餐馆受的苦也算是意外地有了点用处。

然而好景不长,运营半年后,公司刚刚步入正轨,内部矛盾就已经悄然滋生。我后来总结,目前中国企业,面临的最大的竞争不是面对竞争对手的竞争,而是对于公司的发展真正影响的是内部的互相倾轧。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层级划分,搞小团体政治!花公司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自己的一己私念!

而我作为公司的领导者,却偏偏是一个抹不下面子、凡事都讲人情的人,甚至于在公司亏空的时候拿出自己的钱来补贴公司。这次残酷的打击算是彻底的把我打醒了,让我明白公司和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公司有自己独立而完整的规章制度。不仅对于拉小圈子搞内部斗争的,绝不能容忍;我那种拿自己钱补公司亏空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看着是在帮公司,其实却是在破坏公司的自身的制度;靠人情来运营的公司是畸形的,根本也难以长久。这是我在这次悲惨的挫折中用血泪得来的教训!

像我这样的草根创业者遍地都是,这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中国的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企业为了生存,高度重视销售,这是合情合理的;你不能一味地指责企业太过于急功近利,这是大势使然,谁也无法 改变。但对于企业的内部管理和文化建设,却往往缺失。我清楚地体会到,企业的制度与文化是销售的有力保障,没有良好的企业制度,销售做得越成功、企业可能会死得越快——因为内部的争斗会更加激烈。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有意识地思考企业管理和销售之间的有机联系。我注意到,国内进行企业培训的机构很多,名师也有不少;但往往销售和管理是各自为政,很少有人能将两者结合起来。其实这二者是一内一外的关系,管理是对内、销售是对外;如果更加精进,就要涉及到文化建设和营销搭建了。从那时候起,我就下定决心,我要开创一个新的培训体系,将对外的营销及销售,和对内的管理以及文化建设,合为一体,从更高的层面来让销售及营销,真正做到所向无敌。

而且,没有良好的管理,销售也根本无法达到目标。就像我们在前面提到的那样,企业对于销售是高度重视的(当然很多还达不到营销的层面),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收入;然而与此同时,对于销售人员却是严苛甚至刻薄的。这就好比过去的军阀,对于手上的军队是高度关心的,但是对于军队里的一个个具体的士兵,却又是严酷的。这个看似矛盾的现状,正是源自于企业运营的无奈。而这,就是需要像我一样的培训者,来加以改变的,但此刻的我,显然还没有这个能力。

那时,我的理想是改变中国现在商业现状,尤其是销售领域的种种乱象;我还希望能够引导更多的人,从急功近利的销售,上升到更高层次的营销。而一个企业要做好这些,尤其离不开良好的管理机制与文化氛围;所以我必须将企业内部的管理建设,和对外的销售及营销结合起来,帮助企业文化和管理促进销售。

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不是只靠身体强壮和意志坚韧就能做到的,需要的是更加先进的管理知识,更加有效的教学手段。而这些学无止境,我也要时刻准备着,我想要成为商界特种兵,把我小时候的从军梦和现在的商场梦结合起来,要做就做培训界的精英,要做就做商界特种兵!首先就要成为自己心中的那个英雄!

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就要拼命去弥补,整整一年的时间我除了日常的生活必需,其他时间几乎都扑在了学习上。越来越感受到自己的文化知识的不足,专业的市场营销和人际关系学书籍越来越深,越来越难以看懂,记忆力再好的人看不懂死记硬背也没什么用,只有领悟了才是自己的。利用晚上的时间报了夜校,努力把自己的基础文化知识提升上来;经过这一年的努力,终于考上了北大进行深造。

此刻的我,已经有了亲身经历的直观体验,也有了来自学院派的理论知识。我现在所欠缺的,就是一位真正的名师,给予我直指要害的教导,将真正最核心最关键的内容,一一地传授给我。幸运的是,这时我遇到了杜云生老师;但反过来说,如果不是有之前的那么多努力和基础,杜云生老师也未必能看得上我,即便把我收入门下,我也不一定能学得这样出类拔萃。

其实,任何事情都是如此。学习无止境,机会往往稍纵即逝,不要说你没做好准备;等你做好准备,机会恐怕早就擦肩而过。回顾之前的一些工作,无论是在工厂的工作还是在培训中心,之所以我能够坚持下去,都有赖于小时候和在餐馆工地磨练出来的意志和身体素质。如今,我经过几番锤炼,我期待着在杜云生老师门下,能有进一步的飞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