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工匠日”想到的

 江南小窗 2021-07-23

      最近在学习强国中,有一道题。“工匠日”是哪一天?我还真心不知道!后来求助了“度娘”,才知道,这是2019年4月3日经杭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决定设立的,全国首个工匠日!

       曾经,工匠们都是很牛的,有真才实学、看家本领!

       我的爷爷是一名工匠——木工!他在世的时候常常不无得意地说“阿拉是上海木工。”言下之意比我们安徽的木匠水平要高!不过,水平到底怎么样,孩童时的我并不清楚,但我知道,单位最难做的工艺活一定是爷爷做,他敢对领导拍桌子,因为手艺好,他是八级工,整个单位1000多人为数不多的几人之一!在七十年代,爷爷的工资是90多元,在当时,已是高工资中的高工资,很多夫妻俩才拿60多元!

     爷爷是工匠,匠人精神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爷爷做事专注!爷爷工作的地方叫木工房,里面各种木工工具井然有序,擦拭得干干净净。进入工坊,爷爷会系上一条宽大的蓝色围裙,戴上一副蓝色护袖,泡上一大杯浓酽的茶!他做工时不说话,一声不吭,抿着嘴,很严肃,目光如炬,严肃得让人有点紧张!好像在做一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别人不能打断他的工作,否则会发脾气。从爷爷身上,我懂得了全神贯注的含义!

      我喜欢去爷爷的木工房,喜欢看爷爷弯着腰用各种型号不同的刨刀刨木板,喜欢看那些刨刀刨出来的刨花,弯弯的、卷卷的,像极了女子的大波浪,散发着木头所特有的阵阵清香!一块粗黑的木头,在爷爷的灵巧双手里,脱胎换骨,变成一块块待用的月白色材料,真有趣!

      爷爷做木工活讲究,做出的活计漂亮!他做活计不喜欢用钉子,而是用榫卯万年牢。那榫卯跟钉子相比,简直太高端大气上档次了。我很奇怪,怎么随便插一插,就那么严丝合缝,那么浑然天成。家里的躺椅、小板凳、小矮桌,都是爷爷的杰作,光滑油亮,看不到钉眼,堪称完美!家里老的五斗橱、小床头柜用了许多年,抽屉从来没有卡过、涩过,柜门从来没有翘过,永远推拉自如,使用方便!

     后来,好像机械加工蔚然成风,许多机械的工具应运而生,家具都是成批出厂,再后来,出现了塑料制品,不同程度取代了一些木制品,比如大小的塑料凳!爷爷的好手艺也就束之高阁,爷爷也似乎落寞了许多!但爷爷还是喜欢琢磨着自己的工艺,经常做各种有趣的小物件送给左邻右舍!小板凳,小矮几,小脚盆,小木头的物件仍然能带给我们些许不同的感受,温暖、朴素、舒适、干净、自然、有质感。

      家里还有爷爷做的小板凳,如今,堪称宝贝!认真、专注、坚持,是我在爷爷这位老匠人身上看到的品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